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紫砂壶的圆与方

浅谈紫砂壶的圆与方

浅谈紫砂壶的圆与方
安全期计算
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思想的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并由此
影响到中国人的审美倾向。方圆造型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深深烙在了中
国人的审美心理之中。地道的紫砂壶讲究的是“方非一式,圆非一相”。
“宜兴砂艺妙天下,抟泥重镂凝紫云。”
紫砂壶之所以和其它工艺品有很大的区别,是在于它既有实用性,也有欣赏
性,更具有收藏价值。人们收藏、欣赏和使用紫砂陶,正因为它特殊的材质所具备
的特殊性能,使作品更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紫砂陶质朴文静、雅致、素面素心,浮艳根本与它无缘,以它独特的拙朴,而
显出它高洁的美容美质。紫砂壶一般分光货、花货、筋纹货,其中以光货为紫砂茗
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经过漫长的紫砂发展史,创造了珠圆玉润、千
姿百态的名壶世界。
紫砂光货造型的完美主要反映在圆器造型的形式上。一把上好的紫砂光货名
壶,无论是整体、半圆、椭圆等形状,均需追求壶体的协调统一,视觉和触觉上的
平衡、和谐、韵律对比等。通过形式来体现超越自然形态的内在美感,所以在名壶
世界中,简练的几何形光货的上乘之作,经得起众人的挑剔,实非易事。
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思想的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并由此
影响到中国人的审美倾向。比如大到庙宇、小到玉琮和钱币的设计上,无不带上深
深的烙印。由此可
见,方圆造型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深深烙在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之
中。地道的紫砂壶讲究的是“方非一式,圆非一相”。比如紫砂壶的壶形,绝大多
数是以方和圆两种形式来表达,人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千百个紫砂茶壶,都离不开方
与圆这两种基本的形态。紫砂壶中的圆与方,圆方互济,其实是儒道互补,体现着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
好的砂壶,是集材质美、工艺美、造型美、功能美、品位美于一体的,是火与
土的艺术,每一件经过高温的烧制收缩,不可能产生一模一样的器皿,它的唯一
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缺乏作者主观能动的创作激情,就没有流淌的自
然美,无法让人感受作者的心境、艺术涵养造诣的表现。
圆,是中国道家通变、趋时的学问;方,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正
如古人所云:知欲圆而行欲方。紫砂壶就是在方与圆的千变万化中,阐释着这朴素
的哲理。
圆是最有弹性的几何形。它在紫砂壶的造型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几乎所
有的壶形都有圆的踪影。人们通常对圆形壶外形的基本要求是“圆、稳、匀、
正”,要达到珠圆玉润的地步。在圆壶中一般的情况是多个大小、弧度不同的圆形
的重叠、变化、映衬,以此构成壶体的“圆润”之美。有时是壶身、壶盖、壶钮的
圆形对照比,如大亨和程寿珍的掇球壶;有时是提梁和壶身的圆形对照,比如经典
的大彬提梁壶;更多的还有圆形把圈与壶身的对照。顾景舟《提璧壶》就是圆壶的
代表作。其壶盖面似一古雅玉璧而得名。壶体扁圆柱形,平盖,扁圆钮,扁提梁,
微曲线造型,结构严谨,刚中带柔,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是当代紫砂名壶之
一,也是顾氏毕生的经典之作,曾经多次制作,修改壶器造型,有“壶不惊人誓不
休”之感慨。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国微浮雕定型设计者高庄从
北京到宜兴与顾景舟交友,他们以紫砂陶优民土质及适用功能,精心合作设计提璧
壶。为达到器型点,顾氏自制十余种制作工具,使其壶坯轮廓造型端庄周正,结构
严谨,比例和谐匀称,线面简洁明快,节奏变化大度,制作一
丝不苟。提璧壶气度健伟,色泽紫中泛红,深沉朴茂,置放各种环境中品茗观
赏,都能显其神采。
方是比较理智的几何形状,方壶往往总给人一种或挺括周正、端庄大气或刚正
不阿、一丝不苟或挺拔清奇、坚硬利索的感觉。大家较为喜爱的壶形有六方提梁、
八方提梁、方斗壶、砖方壶、亚明方壶等。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明代《雕漆四方执壶》被称为明朝制壶高手时大彬方壶
的代表作。该壶呈方形,略呈上阔下敛状,矮足。这是一件紫砂胎朱红雕漆四方执
壶,朱红色漆层约三毫米,四面开光,内雕刻人物、山水、树石、花鸟等多种纹
样,漆质优良,刻工精细,展现出明代宫廷雕漆艺术华美丰厚的艺术特点。同时也
映衬出紫砂壶胎造型曲线的顺畅优雅,壶的底部为黑漆,漆层下刻有“时大彬制”
四字楷书款。此壶造型完全与扬州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出土朱砂四方壶相一致。
本人在近年的紫砂壶创作过程中,一直醉心于圆器与方器的创作与探讨。因为
做壶也即是做人,“方”代表着为人正直、品行方正;“圆”代表着圆满周全,为
人处事灵活变通。紫砂壶虽小,但蕴含的人生哲学却是奥妙无穷。创作时,须既有
平面的探索,又有起伏的思路。试想一个带有灵性的壶向你迎面而来,向你诉说表
达,这种强烈的内在言语不正是壶的“神韵”吗,
安全期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