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便民自助服务终端系统建设解决方案

便民自助服务终端系统建设解决方案

便民自助服务终端系统建设解决方案(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目标 (1)第二章系统建设方案 (19)2.1信息显示系统 (19)2.2排队叫号系统 (20)2.3镇街网上预约服务的扩展 (26)2.4智能信息查询系统 (28)2.5系统接口及数据整合 (30)第三章系统部署、工期及预算 (32)3.1系统软硬件部署 (32)3.2项目工期 (33)3.3项目建设预算费用 (33)政务服务一体机自助服务终端建设解决方案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为提升社会民生服务总体水平,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广政务服务的有效应用,本次项目目标是整合政务审批服务、社会便民服务,为XX市民众提供全方位的自助办理方式,提高政务运转效率,为XX市居民提供更多的政务服务渠道,营造便捷的生活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1.2项目目标以智慧社区为核心,加快智慧型政务、公共服务、便民生活、社区金融等领域的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社会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努力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好实践和好抓手,实现增强公民自信,提高公民自觉,促进公民自律,发展公民自治,享受公民自由的目标。

搭建“幸福智慧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及建立便民服务进社区的工作,为XX城市社区居民和乡村老百姓提供一站式电子便民服务,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到家庭。

1.3建设思路1、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通过顶层设计,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政民共用的、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

实施顶层设计战略,通过统一的平台逐步整合现有平台和应用资源,规划约束政府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理清各级各部门建设管理职能,规范、调整和再造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流程。

2、整合资源、共享共建充分利用我市电子政务现有资源和社会信息化资源,将各业务部门和各街道联合起来,共建共用基础政务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政府数据中心和政务管理平台,实现人力资源、数据资源、服务整合和系统资源的有效整合。

3、数据集中、业务协同贯彻我市“数据大集中、业务大协同”的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交换与共享机制,推动各部门数据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在资源整合、共享共建的基础上,加快部门间的业务协作进程,提高政府的协同办事效率和整体服务质量。

4、立足应用、智慧发展在统一平台的基础上,统筹发展建设一批群众迫切需求、业务关联度高、社会效益显著的公共服务电子政务项目,立足各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应用的建设,智慧的发展我市公共服务体系。

5、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的主导作用。

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政府、企业、社会互动与合作,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电子政务建设,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提高电子政务质量与效益。

1.4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自助服务基础平台的搭建及基础民生应用功能的实现。

项目内容为开发一套包含软件及硬件的社区自助终端服务平台,可实现在终端机上为居民提供自助的政务事项办理服务(如计生服务、民政服务、交通在终端平台提供自助的政务事项办理(如银行卡办理、转账、取现等银行业务;电信缴费、查询、打印清单等电信业务;IC卡充值、资料修改等IC卡业务;自助购书、购票等电子商务;政府上网;水电费查询及缴费、医院预约挂号等社区民政服务)。

项目内容如下:1、硬件(1) 前端设备:带有触摸交互功能的自助终端,带有银行刷卡、身份证模块、A4纸打印机、二维码扫描、高拍摄像头、指纹识别仪、面部识别仪、GIS 定位模块等设备。

放置于各局行政办事大厅、街道办服务中心、居委会服务中心、社区会所等。

(2)传输链路设备:传输信号的信号线,网线,光发射机、光纤、光接收机、光猫、路由器、交换机(3) 后端设备:承载自助终端管理系统、信息发布、业务功能集成管理系统、多项应用功能服务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

2、软件(1) 自助终端管理系统远程管理系统:可对自助终端进行远程管理,对自助机运行中的画面进行截图,批量或指定独个终端进行远程控制开关机、控制音量,具备多级管理员权限操作。

(2) 业务功能集成管理系统功能管理系统:可集成各种便民的民生应用功能,可实现身份证认证及支付各类业务服务功能应用,针对民众在平台的使用,可进行统计及汇总。

(3) 业务服务功能业务服务系统:集成了多项定制开发的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的应用模块。

1.5应用前景1.5.1银行应用银行在自助领域是各行业中走在最前面的,但多来年来厂家各自为政的现状成为诸多银行的一块心病,如何统一自助服务系统,成为银行在自助服务方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本系统正好帮银行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统一自助服务。

本系统的业务无关和设备无关特性使得银行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保留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平滑地升级到通用自助服务系统,解决了银行的升级问题。

所以,本系统在银行业具有广阔市场应用前景。

1.5.2电信应用⏹电信运营商不必花大力气和资金建营业分支网点,既可以以小的自助服务厅的形式存在,来减少营业网点的投资,也可以以单个自助终端的形式摆放在各个报刊亭和其它公共场所(如:酒店、机场等地),从而达到将电信的优质服务延伸至大街小巷的目的。

⏹具备缴费、话费清单打印、综合业务自助等业务应用,可以极大地方便广大公众,想一想,如果走到一个地方就可以缴费、查询,而不用费事到营业厅去排队,该是多么方便和惬意!⏹增值服务对电信运营商而言是未来的主要盈利点之一,本系统支持电信的增值服务。

⏹充当“收银员”角色。

本系统为电信运营商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应用服务提供商可将自己的服务挂接本平台上,结算首先在用户与运营商之间进行,之后电信运营商再与应用服务提供商之间进行结算,这样,运营商就充当了“收银员”的角色。

1.5.3IC卡充值应用IC卡应用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何对IC 卡进行充值、资料修改等是运营商很头痛的问题。

本方案将协助运营商彻底解决此问题,利用自助电信IC卡充值、查询、资料修改等功能,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在自助终端上完成需要的工作,运营商也不必投资兴建充值网点。

1.5.4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尽管现在国内应用不是很成功,但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之间的差距已经在逐渐缩小,这说明电子商务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最终必将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

目前,由于种种因素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自助电信终端将为中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自助设备上,由于人们对运营商充分信任,他们将会使用自助电信设备购电子书、购票、购买MP3等数字产品,同时,由于此种方式将彻底解决配送问题,也将为电信运营带来极大方便。

1.5.5政府上网应用目前,政府上网工程正在全国内实行,说明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指导下,政府上网在我国虽然起步晚,但其发展非常快。

但就中国的电脑普及量来说仍然很小,能上网查看政府信息的更少。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政府上网的作用。

如果运营商运用本平台在政府和广大公众搭建一条“直通桥梁”,便可极大地推动政府上网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将充分发挥政府上网的作用,真正做到“政府上网,服务于民”。

1.5.6社区应用社区智能化、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发展也很迅速,大多数智能小区均已铺设宽带网,但目前却出现了“有路无车”的尴尬局面,虽然不排除内容服务商利益分成等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还在于没有用户,为什么呢?小区内家庭主妇多,对电脑不熟悉,只习惯于傻瓜式的自助终端,所以,小区内的电脑普及率很低。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自助终端如果铺进小区,不但可以加速小区内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提升小区的企业形象,还可以极大地方便小区的居民,因为自助服务系统所提供的服务都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1.6系统建设原则1.6.1稳定性系统采用的系统结构、技术措施、开发手段都应建立在已经相当成熟的应用基础上,在技术服务和维护响应上同用户积极配合,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整个应用软件系统应能够连续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应用软件中的任一模块更新、加载时,在不更新与上下模块的接口的前提下,不影响其它模块的运行。

系统应该能够立即检测到应用程序或者服务器的故障。

被证实的故障应该触发恢复过程,系统某个继续工作的服务器上重新启动应用程序或者整个服务器的工作。

系统应该可以全年稳定连续运行,故障时间不超过千分之一,导致业务连续停止时间不超过3小时。

一个月内不需要重启服务器不间断访问系统,系统的运行效率不会明显降低。

1.6.2安全性软件系统应具良好的安全性。

确保数据不被非法盗用和修改,对非法登录或系统故障等能采取多种检查和处理手段;采用故障检查、告警和处理机制,保证数据不因意外情况丢失和损坏;提供完善、可靠、灵活的权限管理控制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1.6.3便捷性系统必须能够比较方便地实现设计目标中所要求的功能,具有易于实施,易于掌握以及实施成功率高的特点。

系统应具有一致的、友好的客户化界面,易于使用和推广,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系统参数的维护与管理可通过操作界面实现;系统界面风格应与甲方已选用的应用软件保持一致。

1.6.4扩展性系统功能应易于扩充,且能灵活地适应于系统流程的变更。

系统应该真正符合三层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随着应用水平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系统应能满足新增的需求,而系统的体系结构不需做较大的改变。

此外,让一群相同或不同的服务器共同工作,平滑升级。

系统平台应能方便扩展,以支持有价值的新兴应用。

同时,多服务器集群协同工作,实时地监测服务器状态,自动负载平衡,以保证实现大用户量并发处理和高效的网页浏览速度。

支持系统功能和容量的扩展。

1.6.5先进性系统应具有较快的响应和处理速度。

系统需要满足以下性能:(1)在互联网正常环境下进行增、删、改业务(不含大对象数据类型)响应时间:5秒以内。

(2)在网络环境下查询操作的响应时间要求:8秒以内。

(3)系统设计支持的并发用户数:500。

(4)应用软件应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如:自动任务调度、自动故障告警、自动任务恢复等。

(5)具备相应容错手段,允许操作人员在有限范围内的误操作。

(6)所选择的软硬件平台和整体方案必须是业界的优秀产品,并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2.1系统总体架构整个总体架构基于C/B/S构建,总体划分成六大部分:接入平台、业务平台、基础服务平台、运维管理平台、终端服务平台和外部系统。

2.1.1接入平台在立式终端设备上部署终端支持系统、监控客户端程序和无线路由。

终端支持系统:通过WEB协议接入到业务平台,为社区用户提供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监控客户端:实时监控终端设备硬件状态、系统状态和网络状态等,通过TCP/IP协议访问运维管理平台,为运维管理用户提供终端所有状态监控数据;同时运维管理人员可通过监控客户端直接远程控制终端设备,对终端系统软件和硬件进行控制,如:文件发布,远程开关机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