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样内标含量计算公式同上。
即:m s =2%×0.2ml ×0.882g/ml ×lO00×100/10=35.28mg/100ml酒样在酒样中直接加入内标的方法:在酒样中加入lO μL的内标物,配成 25ml的酒样。
酒样内标含量计算公式:m 乙酸乙酯=2%×lOml ×0.809g/ml ×lO00=179.6mg/100ml混标样 m s =2%×5ml ×0.882g/ml ×lO00=88.2mg/100ml混标样建议:在这样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也可直接购买己配制好的混标待用。
●酒样和内标混合样的配制:在酒样中加入2%内标0.2mL,配成lOmL 的酒样溶液,混匀后待用。
di/ds —混标中各组分i/内标的密度(g/mL) ;1000—算成以mg为单位的系数。
例:计算混标中正丁醇的含量m 正丁醇=1%×lOml ×0.809g/ml ×lO00=80.9mg/100ml混标样 计算混标中乙酸乙酯的的含量混标中各组分i及内标含量计算公式: mi=ci ×Vi ×di ×lO00 ms=cs ×Vs ×ds ×lO00式中:mi/ms —混标中各组分i/内标的含量(mg/l0OmL); ci/cs —混标中各组分i/内标的浓度(V/V) Vi/Vs —混标中各组分i/内标的体积(mL) ;●2%内标的配制:吸取2mL的内标--乙酸正丁酯于1OOmL的容量瓶中,(因内标物易挥发,可在瓶内先放少量酒精),用55%-60%的乙醇定容。
●1-2%标样的配制:分别吸取乙醛、甲醇、正丙醇、仲丁醇、乙缩醛、正丁醇、异戊醇、(正己醇)、(糠醛)各lmL,乙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混标的配制:分别用移液管吸取标样lOmL和内标5mL,用55%-60%(V/V)的乙醇定容到1OOmL,混匀后(可分装)待用。
白酒香味成份复杂,除乙醇和水外,还有大量芳香组分存在。
构成白酒质量风格的是酒内所含的香味成分的种类以及其量比关系。
应用气相色谱法一、DNP柱测定白酒中醇、酯等组分(一)DNP柱直接进样法测定白酒中主要醇、酯成份白酒中醇和酯是主要香味成份。
吸取原样品进行色谱分析,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性高、快速;缺点是:极其微量的组分不易检出。
1样品的配制fi = (As ×mi)/(Ai ×ms)其中;Ai,As--分别为组分i和内标物s的峰面积;mi,ms--分别为组分i和内标物s的含量。
然后根据数据处理机的报告,编制峰鉴定表,将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含量输入,术出各组分的定量校正因子。
3定性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用标样测定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将测出的酒样中的各组分与标样对照,相同的保留时间作为定性的主要因素。
●定量分析:采用内标法计算。
将乙酸正丁酯作为内标物。
A.求定量校正因子先进标样,得出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
根据定量校正因子的计算公式:载 气 流速: 高纯氮20~30mL/min;氢 气 流速:40~60mL/min;空 气 流速:200~600mL/min;检测器灵敏度:108;进样量:0.4uL ~luL。
色谱柱:DNP混合柱(邻苯二甲酸二壬酯20%固定液,吐温-60 70%作 减尾剂,载体为白色硅藻土Chromosorb W-HP) 不锈钢柱,Φ3×2m;柱 温:90℃~100℃;汽化室温度:120℃~140℃;检测器温度:120℃~140℃;100/25—换算成以1OOml计算的系数。
注:也可在 1OOml酒样中加4O μL的内标物,或lOml酒样中加4μL 的内标物。
记住加入内标的量要非常准确。
有电子天平的厂家可采用称重法加2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色谱仪:GC-2000A型气相色谱仪(上海计算所色谱),配FID 检测器;数据处理机:CMDC-21B色谱工作站/CDMC-25型台式工作站;ms=(Vs/l00O) ×ds ×lOOO ×lO0/25=4×Vs ×ds 即: ms=4×lO ×0.882=35.28mg/lOOml酒样 式中: ms —就中内标物的含量(mg/lOOml) ;Vs/l000—内标的纯体积(μl 换算成以ml为单位的系数) ds —内标的密度(g/ml) ;1000—换算成以mg为单位的系数;化合物结构式密度相对保留时间定量校正因子乙醛C 2H 4O 0.7880.059 1.81甲醇CH 3OH 0.7910.0931.45乙醇C 2H 5OH0.791O.125乙酸乙酯C 4H 8O 20.8980.18 1.4正丙醇C 3H 7OH 0.8040.270.85仲丁醇C 4H 9OH 0.8080.320.81乙缩醛C 6H 14O 20.8250.349 1.3异丁醇C 4H 9OH 0.8060.430.68正丁醇C 4H 9OH 0.8090.590.73丁酸乙酯C 6H 12020.8790.69 1.1乙酸正丁酯CH 3COOC 4H 90.8820.8261异戊醇C 5H 11OH 0.81310.81乙酸异戊酯CH 3COOC 5H 110.876 1.30.83戊酸乙酯C 7H 14020.877 1.46 1.01乳酸乙酯C 5H 10O 31.0421.7 1.72糠醛C 5H 4O 22.61.2ms--酒样中内标物的含量(mg/100ml)(ms=4×lO×0.882=35.28 mg/100ml酒样)4白酒中主要醇、酯在DNP柱上的相对保留时间及其参数一览表:B.计算酒样中醇酯的含量根据公式:fi = (As ×mi)/(Ai ×ms) 推导出: mi = (As ×fi)/(Ai ×ms) 其中:Ai,As--分别为组分i和内标物s的峰面积; fi —组分i的定量校正因子;己醇C 6H 13OH0.816 2.760.7己酸乙酯C 8H 16O 20.872 3.060.92定量分析采用内标法计算。
将乙酸正丁酯作为内标物。
A.丙酸乙酯定量校正因子的测定准确吸取丙酸乙酯2mL,加入1OOmL的容量瓶中,用60%(VW)的乙醇溶液定容,配成2%的标准溶液。
准确吸取2%的丙酸乙酯标准溶液和2%的内标溶液各0.1mL于lOmL的容量瓶中,用60%(V/V)的乙醇溶液定容,进样分析。
(四)丙酸乙酯的测定在大多数酒中,乙缩醛的含量比丙酸乙酯大得多。
但有些酒中丙酸乙酯含量也不可忽视。
因丙酸乙酯和乙缩醛在DNP 柱上重合,因先预处理, 乙缩醛水解式:CH 3CH(C 2H 5O)2+H 2O 水解 2C 2H 5OH+CH 3CHO 1色谱分析条件同前DNP 分析条件。
浓香型白酒中己酸乙醋的含量是直接影响自酒质童的关键指标。
在浓香型白酒厂的生产控制中,有时不需要酒中的全组分,而只要掌握其主分析方法:采用DNP 柱+吐温60柱,将柱温升高至12O ℃,此时己酸乙酯的出峰短到十几分钟左右,由于乙酸丁酯和异戊醇分离度下降,故不适合作内标物值得注意的是:柱温提高后,原先分离不好的糠醛和己醇分离开来,但出峰顺序发生改变,己醇在糠醛之前出峰。
1恒温老化法:以柱温1OO ℃,低载气流量下正常流量的1/4老化24h. 2快速老化法:设柱初温60℃,恒温lOmin,以5℃/min 的速率升至115℃,恒温45min再降温到60℃,重复老化一次即可。
(二)杂醇油的分析杂醇油包括正丙醇、异丁醇和异戊醇。
白酒卫生指标中规定:杂醇油=异丁醇+异戊醇,如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比色法测定,正丙醇不显色,异丁醇(三)己酸乙酯、乳酸乙酯的快速测定吐温-60=M ×O.07 式中:M 为载体质量(g)以丙酮为溶剂,将混合固定液溶解后倒入己称重的载体中,要求溶液全部吸入载体后略有余量。
在水浴中蒸发至干,于1O5℃烘箱烘干1.2小●DNP 色谱柱的老化色谱柱老化的目的是为了除去低沸点杂质和低分子固定液,并使固定液在载体表面有一个再分布的过程,使之均匀牢固。
老化时,色谱柱的出 DNP 色谱柱的老化方法:补充:●DNP 色谱柱的制备:固定液配比和涂布 DNP =M ×0.2其他条件同前。
③定量计算--外标法定量以60%(V/V)乙醇溶液,配臵成1%(g/100ml) C 2-C 7有机酸标准混合液。
进样1μl酒样溶液,(注意进样量需完全一致),通过内插法,在标准曲线上求出酒样含量。
计算公式:②色谱分析条件色谱仪:GC-2000A型气相色谱仪,配FID检测器;色谱柱:BDS柱(丁二酸琥珀酸聚酯)或DEGS(丁二酸二乙二醇 聚酯)加2%磷酸为减尾剂,不锈钢柱,Φ3×2m; 柱温:150℃;汽化室温度/检测器温度:170℃二、酸分析白酒中主要含有较多的低级脂肪酸,如乙酸、乳酸、己酸以及含量较少甲酸、丙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庚酸、辛酸等,还有一些微量的(一)直接进样法有机酸类极性较强,挥发性和热稳定性较低,采用直接进样法,通常只能测定C 2-C 7低碳脂肪酸。
①样品处理取30OmL酒样,在酸度计的控制下,用0.5mol/LKOH溶液中和至PH7.5-8.5蒸馏除去挥发性物质(有机酸成盐而固定,留在残液中)至残液只剩lmL f 丙酸乙酯--丙酸乙酯的定量校正因子; ms--酒样中内标物的含量(mg/1OOml)(ms=2%×0.882×O.1×1000×(10O/5)=35.28mg/lOOml)C.计算酒样中乙缩醛的含量m 乙缩醛=直接进样法测出的乙缩醛含量—m 丙酸乙酯×f 乙缩醛/f 丙酸乙酯B.计算酒样中丙酸乙酯的含量准确吸取5ml酒样于lOml容量瓶中,滴加1:3的盐酸溶液2滴,用蒸馏水定容,在室温下放臵lh,然后添加内标溶液0.1ml,进样分析。
根据公式: f 丙酸乙酯=As×m 丙酸乙酯/A 丙酸乙酯×ms 推导出: m 丙酸乙酯=As×f 丙酸乙酯/A 丙酸乙酯×ms 其中:A 丙酸乙酯、As--分别为丙酸乙酯和内标物s的峰面积;丙酸乙酯定量校正因子的计算公式:f 丙酸乙酯=As×m 丙酸乙酯/A 丙酸乙酯×ms =As×d 丙酸乙酯/A 丙酸乙酯×ds 其中:A 丙酸乙酯、As--分别为组分i和内标物s的峰面积;d 丙酸乙酯、ds--分别为组分i和内标物s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