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练习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练习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1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读我国四类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表,完成1~2题。

地 区 甲 乙 丙 丁

主要粮食作物 冬小麦 春小麦 水稻 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 亚麻、甜菜 棉花、油菜 橡胶、香蕉等

1.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区域位置和农业耕作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可能为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B.乙地可能为黑龙江北部,一年两熟

C.丙地可能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丁地可能为海南省,一年两熟

2.以下关于四地的叙述,有可能的是( )

A.乙地热量不足,不利于商品化农业发展

B.甲地地广人稀,适合商品粮基地建设

C.丙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山地、丘陵多,山区面积广

D.丁地的主要环境问题为黑土肥力下降

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甲地可能为华北平原;乙地可能为黑龙江北部;丙地可能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丁地可能为海南省。华北平原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黑龙江北部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三熟;海南省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据此选A项。第2题,乙地(东北平原)热量不足,但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商品化农业发展; 2 甲地(华北平原)人多地少,水资源不足,不适合商品粮基地建设;丙地多低山丘陵,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丁地位于我国热带地区,主要环境问题为酸雨。据此选C项。

答案1.A 2.C

枣树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土壤pH为5.0~8.6,枣树都能正常生长结果,有著名的“铁杆庄稼”之称。下图示意我国红枣主产区分布状况。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红枣主产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

A.水热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4.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和出口国,红枣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华人居住区,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造成非华人市场难以开拓的主要原因是 ( )

A.冷藏、保鲜技术差 B.交通运输

C.贸易壁垒森严 D.饮食习惯不同

解析第3题,红枣主产区分布在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第4题,我国的冷藏、保鲜技术和交通运输条件都较好;红枣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说明不存在贸易壁垒问题;“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说明主要原因是饮食习惯不同。

答案3.D 4.D

荔枝口味鲜美,但极不耐储藏。荔枝树喜温暖,不耐冰雪霜冻,极端低温若低于-2℃,则来年基本绝收。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三江交汇的河谷处,与岭南的荔枝主产区相距400余千米,是荔枝种植的一块“飞地”。下图示意合江县地理位置。据此完成5~7题。 3

5.合江县荔枝主产区的冬季气温接近岭南地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分布

C.地形 D.纬度因素

6.合江县荔枝的市场售价比岭南同类品种高2~3倍,是因为( )

A.荔枝生长期长,上市晚

B.气温日较差大,荔枝甜度高

C.光热充足,荔枝品质好

D.灌溉水源充足,荔枝水分大

7.唐诗曰“锦江(今成都市)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但如今四川荔枝产业仅分布在合江县,造成该空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生产结构的调整

C.饮食习惯的改变 D.气候条件的变化

解析第5题,合江县荔枝主产区的纬度较高,但是冬季气温接近岭南地区,主要是受盆地地形影响,气温较高,故选C项。第6题,合江县纬度较高,气温较荔枝的主产区低,所以生长期长,上市时间晚,所以市场销售价格高,故选A项。第7题,唐诗曰“锦江(今成都市)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但如今四川荔枝产业仅分布在合江县,说明过去成都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荔枝生长,而如今该地不适宜荔枝种植,造成该空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气候条件的变化,故选D项。

答案5.C 6.A 7.D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柿子树耐寒、耐旱,喜湿润,忌积水,适应性强。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全国著名的“柿子之乡”“柿饼之乡”。富平县汉初就有栽植柿子树的习惯,目前建有优质柿子基地0.67万公顷,年 4 产鲜柿4000万千克,制作柿饼800万千克,鲜柿、柿饼产量每年递增20%以上。柿饼是富平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明朝时,富平柿饼的制作工艺已十分成熟,并作为贡品进献皇宫;近些年更是连年出口韩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深受消费者喜爱。富平尖柿一般于10月下旬采摘,后经削皮、脱涩、软化、晾晒捏型、出霜等十多道工序,历时45天时间精制成个大、口味香甜的柿饼。下面两图分别为富平县位置图和富平县气候资料图。

(1)说出富平县发展尖柿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

(2)简析富平县成为“柿饼之乡”的原因。

(3)推测富平县柿饼晾晒的时间,并从气候角度说明理由。

(4)请为富平县柿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解析第(1)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需要结合柿子树的生长习性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回答。结合富平县气候资料图可知,富平县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结合图示等高线分布可知,富平县地势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等。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富平县成为“柿饼之乡”的原因主要在于产量大、品质优。第(3)题,推断柿饼晾晒的时间要结合材料中柿饼晾晒的时间要求回答,从气候角度说明理由,即可从光照、风力和昼夜温差方面回答。“富平尖柿一般于10月下旬采摘,……历时45天时间精制成个大、口味香甜的柿饼”可知富平柿饼晾晒的时间在10月底至12月初,此时段秋高气爽,降水少,光照充足,便于晾晒;且风力作用强,蒸发量大,便于风 5 干;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析出。第(4)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从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加大营销力度、发展相关旅游、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回答。

答案(1)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地势平缓,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等。

(2)柿子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制作柿饼的原料丰富;柿饼制作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先进,品质优良,市场广阔。

(3)时间:10月底至12月初。

理由:此时段秋高气爽,降水少,光照充足,便于晾晒;秋季风力作用强,蒸发量大,便于风干;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析出。

(4)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延长产业链,发展与柿饼相关的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培养品牌意识,加大营销力度,拓展市场;利用历史文化传统,发展柿子采摘、柿饼加工参观等相关的旅游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能力提升

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增量将达到5000万吨以上,因小麦、水稻等传统粮食作物增产潜力有限,而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农业部提出力争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667万公顷以上,做到马铃薯种植不与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抢水争地。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马铃薯优势区多位于( )

A.高原山区 B.平原地区

C.暖温带地区 D.湿润地区

2.华北平原没有成为马铃薯优势区的主要原因是( ) 6 A.水资源不足 B.耕地资源有限

C.种植技术落后 D.土地盐碱化严重

解析第1题,读图,结合我国地形区分布状况,图中马铃薯优势区多位于高原山区,A项对,B项错。图示马铃薯分布在我国多种温度带和干湿地区,C、D两项错。第2题,华北平原没有成为马铃薯优势区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有限,主要发展小麦、玉米的种植,B项对。马铃薯是耐旱、耐瘠薄的作物,水资源不足、土地盐碱化不是主要原因,A、D两项错。华北平原种植技术水平较高,C项错。

答案1.A 2.B

“秋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延迟到11—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每年7—9月平均气温为40℃,当地积极开展“秋延迟”栽培,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2017年秋,托克逊县“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5%。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需要劳动力多,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

B.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C.投入资金少,商品率高,收益高

D.冬季较寒冷,应尽早提前上市

4.在下列对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农户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

A.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

B.发展网络营销,形成品牌

C.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

D.发展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解析第3题,由材料“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可知,投入资金多,不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A项错误;“秋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B项正确;由材料“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7 可知,商品率高,收益高,C项错误;为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不能提前上市,D项错误。第4题,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是该地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但不是农户进一步发展的措施,A项不合理。

答案3.B 4.A

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邻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6.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5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说明淅川柑橘生长期内热量条件好。由图中看出,河南淅川邻近水库,水库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强,有利于柑橘生长,使柑橘上市较早;汉中北部同样有山地阻挡冷空气;多云雾,光照、热量不足,不利于柑橘成熟;影响柑橘成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