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樟树市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江西省樟树市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农业与技术第33卷第4期2013年4月 

江西省樟树市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钟敏,龚乃弘,廖敏,李鹰 

(江西省宜春市气象局,江西宜春336000) 

摘要:樟树市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西省中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处鄱阳湖平原南缘与赣中丘陵的过渡地带。利用1957~ 

2012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1949~2012年气象灾情资料,对发生在樟树市的暴雨和洪涝、大风、冰雹、干旱、高温、低温和冷冻、 

雷电等主要气象灾害的气候特征和分布规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气象灾害区划模型,利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对其中5类主 

要气象灾害分别进行了区划分析。经加权分析制作了气象灾害综合区划图。 

关键词:樟树市;气象灾害;特征;风险区蜘l 中图分类号:P429;P20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樟树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处鄱阳湖平原南缘与赣中丘陵的 

过渡地带,跨赣江中游两岸,属丘陵平原区;E1 15。06 33” 

一115。42 23”,N27。49 07”一28。09 15”;位于北 

亚热带南缘,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暴雨、干旱等气象灾 

害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衍生灾害,直接威胁着广 

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统计,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占整个自然灾害的比例高 

达90%,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3%。因此,摸清樟树市气象灾害的分布特征,找出发生规律, 

制作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进而科学设计城市规划、搞好防灾减 

灾、保障城市正常秩序和保证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市民生活 

的可持续发展等均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综合开发、合理利 

用低山丘陵丰富的气候资源和种植管理决策措施的制定,以及 

生产的区域布局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运用1957~2012年的樟树气象观测资料和1949—2012 

年灾情资料,根据江西省气象灾害指标对原始数据分类整理、 

统计分析,建立了樟树市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雷电、 连阴雨、高温热害、低温冻害、大雾等主要气象灾害资料数据 

库,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绘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 

2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樟树市主要气象灾害为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雷 

电、连阴雨、高温热害、低温冻害、大雾等,其中暴雨洪涝灾 

害损失最大,占气象灾害损失的40%以上,其次为干旱、大风、 

冰雹和雷电灾害影响。 

气象灾害风险因素是指对气象灾害风险I生大小起一定作用 

的因素。自然灾害系统是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共同 

组成的复杂系统,灾害风险往往是天、地、人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调查资料,统计气象灾害的发生范围、发生频率及发生强 

度,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和 

灾害防御能力,以樟树市历史灾情资料为依据,结合气象要素 资料,通过层次分析法找出评价因子的影响程度,建立气象灾 

害风险指数评估模型,计算气象灾害的风险系数,设定各种气 

象灾害风险高低的技术标准,形成各重点灾种的灾害区划结论, 

并应绘制出分灾种的灾害区划图;再综合分析各灾种区划,形 

成本区域气象灾害综合区划。 

3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樟树市一年四季均可能出现暴雨,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 

涝灾害,每年有5d左右暴雨日;大部分暴雨日出现在4—7月, 

占全年暴雨日75.3%;6月暴雨日最多,占32.1%;5月份次之, 

占21.2%。暴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最直接原因,特别是连续性、 

区域性暴雨和强降水,会造成严重洪涝灾害,还会引发滑坡、 

168 AGMC沈刀豫EANDLTECHNOL0GY 河岸崩塌等次生灾害;洪涝灾害多出现在4—7月上旬,有些 

气候异常的年份也会出现春汛、秋汛和冬汛;主汛期重度洪涝 

灾害为3 5a一遇;境内降雨多,外江过境客水峰高量大, 

易发生外洪内涝。 

暴雨洪涝重点防御区地势低、湖泊众多。经过多年的水利 

建设,目前基本上可以防御20a一遇的暴雨洪涝,当上游洪水 明显与本区域的暴雨或强降水叠加,出现江河水位高而无法排 

水,造成严重内涝。根据樟树市常规气象站与中尺度气象站的 资料进行分析,再结合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 

减灾能力三个方面建立相关指标,利用加权综合与层次分析法, 

得到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系数分布情况:由淦阳街道、鹿江街道、 福城街道构成的城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度最高,其次是洲上乡、 

大桥街道和张家山;店下镇大部和阁山镇南部风险最低。 

4千旱灾害风险区划 

樟树市干旱各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平 

均每年2-3次,春旱和冬旱较少发生;干旱发生跟副热带高压 

活动的强弱和脊线的位置及维持时间的长短与干旱天气有密切 

的关系,副高控制时间越长,旱情越重。大范围伏秋干旱的天 

气形势特征是:副热带高压强且稳定,脊线位于N25。附近。 

另外,副热带高压弱,位置特别偏南或偏东,持续受高空高压 

脊或低层大陆高压控制,也会造成久晴少雨,发生干旱。 

干旱风险区划主要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 

承灾体易损性3个方面,选取干旱强度频率、地形地貌、耕地 

面积等作为评价因子,得到干旱风险区划。张家山街道、昌傅 

镇发生干旱灾害的风险最高,义城镇、吴城乡、临江镇、刘公 

庙镇、经楼镇次之,城区的淦阳街道、鹿江街道、福城街道和 

永泰镇北部及阁山镇的中部发生干旱灾害的风险最低。具体见 图1。 

蚌埘啻量电定喜凡雠 射嘲 6 

蛾 媾 簿 

; B_ ; 4I m 啦 ■ 赫 

图1樟树暴雨洪涝、干旱、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 

5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樟树市是雷暴多发地区,年雷暴El数平均为56d,最多年 份达83d(1973年),3—8月雷暴多发,占总雷暴日数的87.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