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彭波
(开封眼病医院 河南开封475000) 论著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我国呈现人口老龄化趋势,随之青光眼发病率也逐年增长。青光眼分为原发性.先天
性及继发性,本文先叙述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基本知识,如分类及发病因素,然后结合医学实践中治疗的临床表现,详细列举了患者
的发病特征及治疗阶段,最后对治疗手段加以叙述,并重点介绍了药物手术结合治疗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旨在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
眼的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表现 治疗手段
【中图分类号l R 7 7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1)1 2(a)-O024—01
【Abstract]W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medical technology progress,our country’S population is ageing.Glaucoma
prevalence is increased year by year.Glaucoma is divided into primary,secondary and congenita1.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basic knowledge,such as classification and etiological factors,an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linical manifestati0ns,give a details to the patients treatment phases、diseases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method.At the end introduced the drugs for the glaucoma treatment and as first informati on. [Key Words]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Clinical manifestations;Treatment method
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分类及病因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周边虹膜堵塞小梁网,或与小粱
网产生永久性粘连,房水外流受阻,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
患眼具有房角狭窄、周边虹膜容易与小梁网接触的解剖特征。根
据眼压升高是骤然发生还是逐渐发展,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教授病因尚未充分阐明,但广泛
认为是眼球局部的解剖结构变异引起的。这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解
剖变异包括前房浅房角狭窄晶状体较厚位置相对靠前等表现,由
此,瞳孔缘与晶状体距离较近,房水越过瞳孔时阻力增加,推挤虹
膜向前膨隆,房角进一步变窄,阻滞瞳孔。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
体加厚、前房更浅,发病率逐渐增高。近年来随着医学进步,用
uBM活体观察虹膜形态和房角结构,进一步明确:瞳孔阻滞周边
虹膜异常肥厚堆积和睫状体前移位是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的发病因素。
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诱发机制与急性有共同之
处,如前房较浅房角狭窄等解剖变异但其程度较急性闭角型青光
眼缓解许多瞳孔阻滞现象也不如急性明显。导致周边虹膜逐步与
小梁网发生粘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房角粘连及房角狭窄都可能
进一步导致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2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2.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通过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此类患者
多见于40~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女性居多,且情绪波动大
者易发病。患眼常为远视眼,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发病
的不同时期,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临床前期。此时,患者可无任何不适,这就造成了诊断上的
困难,但一般可考察下列因素:可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家族
史、一眼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另侧眼等。
(2)前躯期。在劳累、精神刺激等诱因下出现阵发性视物模糊、
患侧头痛、鼻根酸胀等症状。以上症状经休息一晚后,会消失或缓
解,因而不能引起病人的重视。但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可再发,以后
发作愈来愈密,持续时间愈来愈长。
(3)急性发作期。此阶段眼压持续升高,表现为剧烈头痛、眼病,
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检查可见,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瞳
24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孔中度大、对光反射消失,眼底发现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
(4)间歇期(缓解期)。经一定时间的药物治疗或自然缓解,眼压
恢复正常,症状减轻或消失,但仍可发现周边部虹膜前粘连、瞳孔
无法恢复正常形态和大小。
(5)慢性期。如果急性期没有及时治疗,病情可转为慢性期。患
者自觉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眼压持续增高,视功能逐渐减
退,,出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的视野改变及眼底改变。也有一些
患者不经过前驱期或急性期而直接进入慢性期,此时视乳头和视
野出现青光眼性改变。
(6)绝对期。在临床上,该期的病人眼压虽高但无明显自觉症
状,也有的病人因眼压过高或出现角膜并发症而发生剧烈疼痛。
2.2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手段
临床前期和前驱期患者应尽快进行激光或手术周边虹膜切除
术,防止前房角关闭和急性发作。急性期时应采取紧急综合治疗
措施,应用各种药物,如缩瞳剂迅速降低眼压,保护视功能,但应
防止药物过量而中毒。也可以采用减少房水生成的药物,如0.5%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还可以采用脱水剂,用口服或静脉滴注
的方法。
除了上述药物手段,还应配有辅助治疗,如对全身症状严重
者,可给予止吐、镇静、安眠药物。对患者眼部滴用糖皮质激素,有
助于减轻眼充血和虹膜炎症反应。
药物辅助等治疗效果明显,但手术治疗仍是最终根治方法。应
尽早手术,根据眼压和前房角关闭范围确定手术方式。如果眼压
稳定在21mmHg以下,前房角开放范围达l/2周以上时,应进行激
光或手术周边虹膜切除术。
对于慢性期患者同理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滴用缩瞳剂
等。而针对绝对期患者,患者已达末期,应以解除痛苦为主,可采
用睫状体冷冻或睫状体激光光凝术等降低眼压。
参考文献
[1】李美玉.青光眼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7~314.
【2】周文炳.临床青光UE[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91~392.
【收稿日期】2011—08—3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