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Q Q Q: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工程技术
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桥面铺装的性能研究
韦志鹏 段振东 虞凌超
(1、浙江登峰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01 2、杭州市萧山区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0
3、杭州萧山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纤维增强混凝土简称纤维混凝土,是在素混凝土基体中掺入均匀分散的短纤维而组成的一种复舍材料。其主要工作机理是 利用均匀分散的短纤维来改善混凝土的脆性。在受力过程中,发挥纤维抗拉强度高、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的各自优势,从而显著提高纤
维混凝土材料的各项技术性能,使其具有优良的抗拉、抗弯、抗疲劳、抗冲击性能以及耐一磨耗、韧性高等特点。本文研究了聚丙烯纤
维对桥面铺装混凝土的改性作用与机理。
关键词:纤维增强;聚丙烯纤维;桥面铺装;改性作用;机理
近年来,随着交通和建筑等行业的飞速 发展,合成纤维作为次级增强材料在混凝土 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常用的合成纤维有:
聚丙烯P(P)纤维、聚乙烯(PE)纤维、聚酞胺伲 龙,AP)纤维、聚丙烯睛(睛纶,PAN)纤维、聚酷
(涤纶,PErI1)纤维、聚乙烯醇(维纶,PV户)纤维 等等。其中,由PP和PE等烯烃单体的均聚
物或共聚物制成的纤维统称为聚烯烃(poly— olefin)纤维。同其它聚合物纤维相比,聚烯烃 纤维(特别是聚丙烯纤维)具有耐化学腐蚀、湿 强度高、可加工性好、质轻、蠕变收缩小、价格
低廉和在低掺量下对混凝土的抗裂、增韧效 果显著等优良的技术经济效能。
1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特点 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混凝上有
诸多共同之处,即满足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 的要求,故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仍可 参照使用,但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有其
独特之处。
1.1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同时满足 抗压与抗拉(或抗弯)两项力学性能指标的要 求,可采用依据抗压强度计算水灰t ̄(w/c),
依据抗拉或抗弯强度计算纤维体积率(Vf)的
双控方法。 1.2纤维在混凝土中交叉与搭接,对流
动性产生了很大阻力,稠度显著增加,但往往 很干硬的纤维混凝土经振动后破坏了纤维交
叉搭接的结构,工作性会变良好。因此若掺加 纤维后混凝土很干硬,就要用维勃稠度来测 定其工作性。
1.3纤维混凝土原材料与基体强度等级 的选择与普通混凝土有不同的要求:混凝土 基体强度最好不小于C30;如前所述粗集料
最大粒径Dmax不能大于20ram,应为纤维长 度的1/2~2/3,常选Dmax、为15~20ram;含砂 率要高,一般为45%~5O%,高强混凝土可适
当降低;应选用优质减水剂,对抗冻性要求高
的可适量掺加引气剂;为改善纤维混凝土性
能可掺人适量矿物外掺料(如硅灰、粉煤灰、 磨细矿渣)、有机聚合物及二者混合物。
2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纤维混凝上配合比主要通过设计计算, 参照已有资料,通过试配确定。水灰比按抗压
强度设计,仍用水灰比定则,但需注意W/C 不能大于0.5,因wc/太高,影响纤维一水泥 基界面粘结和增强效果。水泥用量一般为每 立方米混凝土不少于36Okg,当纤维体积率
增大时,或基体强度提高时,为保证良好的工
作性,除提高砂率外可相应提高水泥用量。 3配合比设计方案 按强度等级C40、坍落度30ram~50ram、
砂率39%设计普通防水混凝土作为基准混凝
一74一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土,HSP高效减水剂的掺量采用水泥用量的 1%,聚丙烯纤维网采用0.45kg/m3,0.9kg/m 、 1.35kg/m 三种掺量。具体配合比方案见表l。
袁1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纤维网掺量(kghn ) 质量比 编号 [HSP掺量(%)] 水泥:碎石:Fibermesh[HSP】 C-1 0 l:1 42:2 23 O 42:0 000000 H一1 1 0 i:I 42:2 23:0 357:f0 01)
F-l 0 45 L 1 42:2 23:0 42:0 0009555 F.2 0 9 l 42盘23 0 42:00018999 F.3 l 35 1 1 42:2 23:0 42:00028444
4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的路用性能 4.1工作性 掺聚丙烯纤维网后拌合物的流动性尚能
用坍落度法测定,故本次工作性测定用坍落
度法。掺人I%HSP后,混凝土的和易性明显
变好,减水率达巧%。这是由于HSP掺入混凝 土后,产生了吸附、分散、润湿和润滑的作用 之故;聚丙烯纤维网的加入导致新拌混凝土
坍落度减少,且有随着纤维网掺量的增加流 动性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聚丙烯纤维 网的网丝很细,因而纤维网的总表面积就较
大,这样大的表面会吸附一定的水泥浆,使拌 和物变稠,流动性下降。同时,由于纤维之间
相互搭接,阻碍了颗粒间的相对滑移,也会导 致拌和物流动性下降。
4.2强度 掺HSP高效减水剂的防水混凝土的强 度均比普通防水混凝土有明显提高,抗折强
度28天提高6.1%,抗压强度7天提高9.7%, 28天提高8.1%。这是由于HSP高效减水剂 的加入,使混凝土的水灰比下降,从而使水泥 石内部孔隙率明显减少,结构更为致密,因而
强度和耐磨性显著提高。
4.3收缩性
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和掺ISIP高效减水 剂的防水混凝土在各龄期的收缩率均比普通 防水混凝土减小。普通防水混凝土6个月龄
期的收缩率分别是其14d龄期的.202倍、28d 龄期的1-41倍、45d龄期的1.O9倍。掺HSP 高效减水剂的防水混凝土6个月龄期的收缩
率分别是其14d龄期的1.86倍、28d龄期的 1.36倍、45d龄期的1.11倍,说明HSP高效减
水剂的加入,使混凝土结构更为致密,因而收 缩性能得到改善:就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而
言F~1在6个月龄期的收缩率分别是其14d 龄期的1.8O倍、28d龄期的1_34倍、45d龄期 的1.21倍;F一2在6个月龄期的收缩率分别
是其14d龄期的1.64倍、28d龄期的1.25倍、 45d龄期的1.17倍;F~3在6个月龄期的收 缩率分别是其14d龄期的1.63倍、28d龄期
的1.31倍、45d龄期的1.54倍。可见由于聚丙 烯纤维网的阻裂限缩作用,混凝土的收缩性 能得到较大改善。 4.4层间粘结性能
掺HSP高效减水剂的防水混凝土和聚 丙烯纤维网混凝土的层间粘结强度均比普通 防水混凝土明显提高,其中掺HSP高效减水
剂的防水混凝土提高幅度达17.1%,F一2提高 幅度最大,达100%。而且聚丙烯纤维网混凝
土的层间粘结强度有随着纤维网掺量的增加 而先增加后减少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聚丙 烯纤维网的最佳掺量为0.9kg/m,。这是由于
HSP高效减水剂的加入,使混凝土的水灰比 下降,从而使水泥石内部孑L隙率明显减少,结
构更为致密,收缩值变小,由于收缩值的减 小,可使层间粘结性能提高。由于纤维的限缩
能力,纤维混凝土的收缩率下降,从而使混凝 土层间粘结强度大幅提局。 4.5耐磨性与杭渗性
掺HSP高效减水剂的防水混凝土的抗 磨性与抗渗性均比普通防水混凝土有所提 高,其单位面积磨损量比普通防水}昆凝土减
少7.6%,渗水高度比普通防水混凝土减少 26.5%。这进一步证明HSP高效减水剂的加
入,使混凝土的结构更为致密,从而使层混凝
土的抗磨性与抗渗性提高。
4.6弯曲韧性
掺HSP高效减水剂的防水混凝土的弯 曲韧性比普通防水混凝土有所提高,其韧度 增加34.6%;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的弯曲韧
性比普通防水混凝土明显提高,且随着纤维 网掺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其中F一2提 高幅度最大,其韧性提高幅度达152%,而F一
3因掺量高导致纤维分散性差、混凝土致密
性下降,从而使韧性稍有下降。这充分说明适
量纤维网的加入,可使混凝土的柔韧性得到 明显改善。 4.7动载力学性能
聚丙烯纤维网混凝上的初裂次数和终裂 次数均随着纤维网掺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 少,且其抗冲击性能均比普通防水混凝土明
显提高,其中F一2提高幅度最大,其初裂次数 是普通防水混凝土C一1的5,4倍,终裂次数
是普通防水混凝土的5.125倍,AN是普通防 水混凝土的3倍。可见混凝土破裂前由于聚
丙烯纤维网有所拉长,承担了部分破裂能量, 从而使混凝土的柔韧性大幅提高,抗冲击能 力和抗弯曲疲劳性能大幅增加。 5结束语
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抗压 强度、层问粘结强度均随着纤维网掺量的增
加而先增加后减少。其中F一2与C一1相比提 高幅度最大,其抗折强度28d提高14.4%,
抗 工程技术 China New Techno—logie s and Pro ducts瞄囵团圜滠闭 ●嵋— ■■瞄■ ■-■■- ■
公路养护管理之我见
王磊 周东辉
(宿迁市华宇公路工程养护有限公司,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公路在使用过程中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对路面的日常养护必不可少,本文对公路养护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进
行分析,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关键词:养护;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公 路通车里程逐年增加,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 建设和发展,对公路养护的技术、质量和效率
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我段共辖养国省 干线公路202.668公里,线长面广,公路养护 管理工作难度大,因此如何解决好养护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道路的完好、畅通,是
我们急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1目前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交通流量剧增,加快了公路的老化 客货运量大幅提高,重型车、超重车,Et 益增多,公路负荷越来越重,磨损和破坏程度
增加,而原有一些公路,设计标准低,已适应
不了新的形式。 1-2养护信息化、机械化水平较低 公路养护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机械化 程度很低,养护管理单位缺乏对公路总体养
护管理状况的研究、了解和探索。 1-3内部体制建设不够完善 内部关系不理顺,工作效率低下,单位内
部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从而影响到养护工作 的总体水平。养护队伍不健全,不稳定,人员 素质偏低,职工总体素质不适应目前公路养
护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要求。养护管理人员专 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一般从事养护的技术
人员比例不足10%,掌握新材料、新技术、新 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养护的质量和水
平。再加上各级公路局存在“重建轻养”问题, 在资金的使用上,安排新建工程偏多,而养护
费用较少,致使部分已老化或损坏的公路得 不到及时修补,公路损坏程度有增无减,形成
了恶性循环。 1.4广大群众认识仅限于“修路”,忽略
了爱路、护路的重要性 没有认识到路的使用年限和质量的好坏 直接和他们的经济紧密相连的重要关系。有 些村民挖开路肩用来做浇田用的水渠;在路
面上打场晒粮、堆粪、堆土、种植农作物等。致 使路面裂缝、麻面、坑槽、边坡坍塌等公路病
害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如何解决以上公路养护中常见的问题, 可能是广大公路养护管理人员所面临的一项
难题,笔者结合自己在公路养护工作中的经 验,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和措施供大家参考。
2划分养护范围,明确各级养护责任 公路的养护特点,重点要以预防为主。要 对所有设施进行经常性、及时性、周期性和预
防性养护与维修,以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功 能。为此,将公路养护分为三级:_是日常维 修保养,按养护里程,以年养护定额费用下达
全年保养计划,分季实施,日常养护主要由县 级各公路段完成;二是专项治理,以预算形式 上报列项,批准后按批准的设计预算包干实
施,并以决算形式批准核销,以保证专项工程 的实施,此项任务由各地市公路局组织完成;
三是道路大中修,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大中 修工程。通过三年来的养护及专项治理,将养 护作业划分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 程、防护工程、交通设施、绿化工程六大类,并
按日常维修和专项工程这两种不同的养护作 业制定出相应的标准,落实具体施工单位,此
项工作应由省级公路局组织完成。 3对公路养护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3.1定期组织职工培训学习,提高养护
技术水平 加强对公路养护人员和路政管理员的培 训工作。每年春季组织养护人员进行公路养
护技术培训,将养护工作内容系统讲介,使职 工清楚平时工作都要做到那些方面,达到精
细化养护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目前养护的目 标是什么,让职工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方向。另 外要对路政员业务培训,全面学习相关法律
知识,做到“文明执法,依法治路”。 3-2公路的养护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养
护规范的要求进行养护管理。无论是小修保 养,还是专项工程和大中修工程,都要按照既
定的程序,做好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原材料 的质量试验,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
督,并对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 进行,确保养护工程能符合公路的设计标准,
维持公路的良好运营和服务水平。 3_3公路桥面铺装、通道面层、桥梁伸缩 缝、桥头搭板,水泥砼与沥青砼路面交接处路
面,水泥砼路面沉降、断裂,沥青砼路面网裂、 坑槽、沉降、车辙、拥包、泛油等病害,是公路 养护过程中经常要处理的技术问题,在工作 中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
新工艺。如近几年采用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用 乳化沥青、密封胶灌缝等,都有效地缩短了工
期,提高了养护质量和工作效率。 3.4做好公路的施工安全管理,确保过
境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公路养护管理的 目的,就是保持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确 保公路快速、舒适、安全、畅通。因此,施工现
场的安全管理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抓。
一方面要对上路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 训。二是要配备完备的施工安全标志设施,如
标志牌、标志车、反光锥,反光衣等,并按规范 要求进行交通控制和渠化管理。三是加强施
工现场材料堆放管理,及时清走施工废料,同 时做好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
3.5养护管理必须树立服务观念、环保
观念 公路养护是以方便广大人民出行便利为 目标,在日常养护中尽最大能力保证道路安
全畅通,各种养护作业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如采用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技术。 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技术是2O世纪70年
代开始发展起来的,经实践证明沥青路面旧 料再生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节省能源、减少沥
青、砂石料和其它原料的消耗;避免旧料废弃 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目前国际上再生工
艺及方法大致可分为:热再生、冷再生、厂拌 再生等,用于路面再生的机械有红外线路面 加热机、铣刨机、旧料破碎机、就地再生机等。 3.6建立一支专门养护队伍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公路养护队伍,减轻 重复设置和购买的浪费。若每个单位的养护
工作均自成体系,人员、设备利用率低和资金 浪费大的情况将普遍存在。建立一支专业化
公路养护队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避免 浪费,提高人员设备、资金利用率,使公路养
护更加专业化,在处理路面病害方面,质量能 得到充分的保证,符合公路的发展趋势和要
求。 3.7加强信息化管理
使用计算机对道路养护工作进行数据处 理分析,是养护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经济
的发展要求道路养护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
化。 总之,我国的公路养护正处在一个起步
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索我国公路养护作业的 发展模式,以适应我国公路快速发展的需要。 发展公路,必须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只有 科学、严格的养护管理,才能提高公路的运行
质量和经济效益,才能以高质量的服务标准 满足广大人民出行的需要。
参考文献 f11倪宝书.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研究.
交通标准化.009—04—23 『2]李美荣.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模式探讨.内
蒙古公路与运输.2009—08—30
压强度7d提高1.9%,28d提高7.0%,层间粘 结强度提高达100%。除抗渗和收缩外,聚丙
烯纤维网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均随纤维掺量的 增加而先变好后变差。分析表明聚丙烯纤维
网在混凝土中的最佳掺量为0.9kg/m 。 参考文献 『1].7-学森等.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基本力学
性能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3,30(7):52—54. 『2F4、家瑛.聚丙烯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抗折 强度、抗冲击性能影响研究『J].混凝土,1999.
『3】徐至钧.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J】. 建筑技术开发,2002,33(1):39—40.
【4]孙家瑛等.网状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渗透
性影响研究[J】.混凝土,2000,(5):46—48.
【5】王瑞敏,宋玉普,赵国藩等.混凝土的受压 疲劳性能研究fJ].土木工程学报,1991,(4):38一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一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