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农业科学2012(1):88~90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1002—1728I2012)Ol一0088—03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玉米覆膜滴灌栽培技术
.靖 凯 ,邓林军 ,侯志研 ,董 俊 ,董 越 ,尤小东
(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161; 2.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16l; 3.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161)
中图分类号:s513.04 文献标识码:B
辽宁省是我国的玉米生产大省,目前每年种
植玉米面积200万hm 以上,而辽西地区每年种
植玉米的面积占辽宁省的2/3,平均单产
6 000 kg/hm 。在耕地日益减少、粮食需求有增
无减的情况下,提高辽西地区玉米单产,对促进辽
宁玉米生产水平的提高、稳定粮食总产量,确保国
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膜覆盖与膜
下滴灌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玉米高产稳产提供
了有力的保证。
辽西北地区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年平
均气温7~8℃,10℃以上积温为2 900~
3 400℃,无霜期为135~165 d,5~9月份日照时
数为1 200~1 300 h,全区土地面积约为3×10
km ,耕地面积约为68.97×10 hm ,土地和光热
资源十分丰富。但年降水量仅为300~500 mm,
且降水变率较大,旱灾频繁。区域内年降水量的
总分布趋势为从东部到西部逐渐递减,东部的康
平、法库年降水量为450~500 mm,中部的阜新周
边地区为350~500 mm,而西部的朝阳地区仅为
300~400 mm,“十年九旱”是其基本气候特征。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2009年
以来,结合国家粮食丰产工程示范项目,在阜蒙县
大固本镇平安地村,开展了玉米覆膜滴灌高产栽
培技术试验与示范,现总结如下:
1 玉米膜下滴灌的主要操作技术
1.1地块选择技术 玉米覆膜滴灌适宜的地块为耕层深厚、土壤
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排水良好、有井灌条件、
收稿日期:2011—12—0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I6B12) 土地连片便于农机作业的地块。以1~1.3 hm
地为一个独立的输水管道设计灌溉单元为宜。
1.2 整地技术
整地是准备工作的第一步,特别关键,它直接
影响到播种质量、覆膜质量和玉米出苗、发育。整
地时期最好是秋整地,作业方式一般是先灭茬、后
旋耕,有的地块要旋耕两次,必要时人工拣净搂除
根茬残体。做到上实下虚,无坷垃、土块,及时镇
压,达到待播状态,为高质量覆膜创造一个良好的
土壤环境。田间调查表明,整地好的地段,覆膜质
量就好,出苗率也高;秋后产量也高。有条件的地
方,在整地的同时,可以施入一定的农家肥,一般
以3 000 kg/6671TI 为宜。
1.3品种选择技术
种子的选择,应考察以下几项指标:
1.3.1 生育期
选择比裸地品种生育期长7~10 d,生育积温
多150~200 oC的品种。辽西地区一般选用生育
期130~135 d,生育积温2 750~2 850 oC的品种
为宜。
1.3.2 种子质量
应选用增产潜力大、根系发达、抗逆性强、适
于密植的耐密型品种,种子发芽率不低于98%,
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含水率不高
于14%的玉米种子。由于玉米覆膜滴灌播种所
使用的是精量播种机,单粒播种;因此对种子的发
芽率要达到98%以上,种子选择相当关键。种子
包衣之前,要进行一次人工挑选。每667m 需要 第1期 靖 凯等: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玉米覆膜滴灌栽培技术
种子2~2.5 kg左右。
1.3.3种子的处理
选购回种子后,没有包衣的要进行包衣处理,
包衣后要进行晾晒,应该选择播前3~5 d,晴朗微
风的好天气,将种子摊开在阳光下翻晒2~3 d,以
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
1.4地膜的选择
地膜的厚度影响到覆膜的质量,应该选择厚
度在0.01 mm以上的地膜,幅宽一般在90 cm。
质量比较好的品种在残膜回收时也能节省不少的
工时。同时,应该考虑播种机的宽度,选择太宽的
地膜,容易造成浪费,太窄造成覆土效果不佳,辽 西北地区风沙比较大,破坏的程度也大,对地膜的
强度要求也比其它地区要高。所以,在选择地膜
的时候,应该把辽西北地区的气候因素考虑进去。
1.5输配水管网的设计
输配水管网包括主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
及连接管件。干管起到为滴灌系统输送水量的作
用。一般采用两级干管:主干管和分干管。主干
管由一条管线构成,分干管由若干条管线组成。
支管在滴灌系统中起控制滴灌带适宜长度,划分
轮灌区的作用。
1.6 播种技术
1。6.1 播种是玉米生产的关键环节
为保证出苗质量,播种应根据土壤墒情、结合
地温、天气情况选择适宜播期。辽西北地区一般
在5月5日左右可以开始覆膜播种,生育期长的
品种可以早一些播种。
播种应选择无风天气进行,2~3级风只能顺
风单向作业,顶风覆膜会影响覆膜质量,降低播种
速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4级风以上的天气不
适宜覆膜。
1.6.2机具选择与调试
根据辽西地区近两年使用情况来看,瓦房店
市精量播种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2BMJ-2型气
吸式精量覆膜播种机使用比较普遍。这种播种机
将开沟、施肥、播种、喷施除草剂、铺设滴灌带、覆
膜、覆土等环节,一次作业全部完成。
1.6.3 滴灌带的铺设与覆膜
覆膜、铺设滴灌带是将带、膜拖展,紧贴地面
铺平,将四周用土压平盖实,将滴灌带两端系扣封
死。视风力大小,每2~3 m长距离压一道腰土以 防风掀膜。铺设时滴头向上;地头两边留出相应
的富余量。在播种机两侧,可分别安排一人,拿铁
锹随时添土,检查地膜是否严实,发现有破损或土
压不实的,要及时用土压严,防止被风吹开,做到
保墒保温;机具到地头时可以帮助剪膜、剪滴灌
带,为调头做准备。辽西北地区更应该增加覆土
量,以防备大风天气的袭击;发现膜与土壤有空
隙,要及时拍打掉膜上水珠,防止透镜效应灼伤滴
灌管。
1.6.4种肥的施入 种肥的施入量,按照每667m 40 kg的标准将
三元复合肥添加到肥料斗里,同时,将防治地下害
虫的药物随肥料一起搅拌后施入。
1.6。5 除草剂的正确使用 目前使用的播种机具在播种、铺设滴灌带的
同时,可以同时喷施除草剂,进行膜下喷施。使用
量是裸地的1/3左右,使用效果与常规玉米除草
效果相同。应选用广谱性、低毒、残效期短、效果
好的除草剂。按比例为每hm 为40%的阿特拉
津胶悬剂1.5~2 kg和乙草胺1 kg。
1.7玉米膜下滴灌的田间管理技术
1.7.1 及时放风、引苗、定苗
播种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当玉米普遍出苗
1~2片时,及时扎孔引苗,引苗后用湿土掩实苗
孔。发生缺苗及时补种或补栽。玉米出苗后应及
时放苗,放出颜色正常、大小一致、没病虫害的苗,
并及时定苗,留健苗、壮苗,防止捂苗、烧苗、烤苗。
苗全、苗齐、苗壮,提高苗期的田间整齐度,是玉米
高产的关键;放苗后用湿土压严培好放苗口,并及
时压严地膜两侧,防止被风刮起。
1.7.2促控结合,培育壮苗
根据玉米苗期生长特点,可以通过蹲苗控上
促下,培育壮苗。蹲苗的作用在于给根系创造良
好的条件,促进根系发达,提高根系的吸收和合成
能力,适当的控制上部的生长,为下一阶段株壮、
穗大、粒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防止玉米
生长过快,造成徒长。
1.7.3视苗情、墒情浇水
玉米从抽雄前10 d到抽雄后20 d约30 d左
右的时间对水分最敏感,是玉米需水临界期,缺水
对产量影响最大。输水设备安装调试后,可根据
土壤墒情适时灌溉,每次灌溉1个轮灌区,达到预 辽宁农业科学
计灌透标准后,转换到下一个灌溉区。在转换时,
要先开启即将灌溉区的阀门,后关闭已灌溉完毕
区的阀门。
1.7.4追肥
一般选择在大喇叭口期追肥,此时,玉米营养
体生长迅速,需肥水较多,是决定穗数和雌穗完全
花数目的关键时期,这时肥水齐攻,既能满足穗分
化对肥水的需要,又能提高上部叶片的光合生产
率,促进粒多好减少空秆。追肥一般分两次进行,
以2次追肥效果为好,分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授
粉后灌浆期追肥,每次用尿素20 kg/667m 左右。
追肥方法是用滴灌设备追肥,先计算出每个灌溉
区的用肥量,然后将肥料在大的容器中溶解,再将
溶液倒入首部的施肥罐中,开启水泵,待肥液全部
用完。如果溶液一次不能全部加人到施肥罐中,
可重复加入,水泵停止工作再向施肥罐中加肥液
直至肥液全部用完。对缺锌地块根据测土配方施
肥推荐量,可在拔节期叶面喷施硫酸锌(0.1%一
0.3%)或其他含锌叶面肥;也可和追肥一起使
用。
1.7.5 病虫害的防治 辽西北地区玉米主要病虫害是早春地下害
虫、玉米螟和玉米大斑病。对玉米螟的防治,经过
人工投放赤眼蜂、白僵菌、高压汞灯和辛硫磷颗粒
剂四种方法对比试验效果证明,人工往玉米芯叶
里投放辛硫磷颗粒剂效果最佳。具体做法是:将
50%辛硫磷乳油500 ml和7.5—1O kg左右的细
沙子充分拌匀,在玉米的大喇叭口前期投放。病
虫害严重地块,隔5 d后再投放一次,投放量为每
500 ml 50%辛硫磷乳油可投0.2 hm 左右;这种
方法既经济,防治效果也比较明显。 1.8后期管理技术
玉米后期管理主要是水肥管理。玉米授粉
后,供应足够的水肥,促使养分顺利地向籽粒转
移,延长中、下部叶片的寿命,防止后期脱肥,达到
果穗及时成熟,籽粒饱满,减少秃尖,增加粒重。
1.9适时收获技术
玉米收获期的早晚对玉米产量有一定的影
响。有的地方习惯早收,根据试验表明,授粉后
50 d收获比42 d(常规收获期)收获的平均每hm
增产1 O18.5 kg,增产12.8%,授粉后46 d收获
比42 d收获的平均每hm 增产736.5 kg,增产
9.2%,差异比较显著。因此,玉米应该在籽粒线
消失时收获为宜。
1.10滴灌设备和残膜的回收
1.10.1 滴灌设备的回收
玉米收获之前,应该回收滴灌带,将主管道和
分管道有顺序地分解,清洗干净,晾哂,打好包装,
并投放鼠药,防止鼠害,以备下年使用。
1.10.2残膜的回收
收获后要及时清除残膜,防止白色污染。残
膜在土壤中很难分解,留在地里会对土壤和环境
造成污染。残膜遗留在地里对下茬农作物的产量 会减产10%以上;机械化回收可克服人工捡拾的
弊端,是治理残膜污染的发展方向。经过多次试
验,在花生收获机的基础上,改装了残膜回收机,
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
参考文献:
[1]王树安.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1994(5):177—199. [2]张志新.滴灌工程规划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 利水电 出版社,2007(7):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