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侧柏规范化育苗技术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侧柏规范化育苗技术

侧柏,又称扁柏、柏树,是柏科侧柏 属的常绿乔木,原产我国北部及西北部, 为我国特有树种。由于其特有的抗旱、抗 寒性,并具有对土壤适应性强、耐瘠薄的 特性,近年来,已成为辽西北半干旱低山 丘陵的主要造林优良树种,在建平县已被 大面积栽植。随着荒山绿化工程的不断扩 大,侧柏的用苗量逐年上升,为保证造林 用苗,现将侧柏规范化育苗技术总结如 下,供生产参考。 1 圃地的选择与整地 I.I 苗圃地的选择。侧柏幼苗喜疏松肥 沃的土壤,育苗地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 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沙壤土和壤 土,并且应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不宜选 择土壤过于黏重或低洼积水地,也不要选 择迎风口处的地块进行育苗。 1.2精细整地。选好育苗地,一般应于 秋季进行耙压翻耕,深度达到30~ 35 cm,结合整地施足有机肥,每亩施入 优质农肥5 000~7 500kg,春季整地时施 入50%的辛硫磷乳油制成的毒土,防治 地下害虫。 2浸种催芽 为了使侧柏种子发芽迅速、整齐,播 种前宜进行热水浸种催芽处理。又因侧柏 的种子空粒较多,催芽前应进行水洗,将 浮于水面的空粒捞出,再用0.3%~0.5% 的硫酸铜溶液浸种1~2 h,进行种子消 毒,然后进行种子催芽。适宜辽西北地区 的催芽方法是:将种子放入缸内,倒入 50℃~6O℃热水(两开一凉),边倒边搅 拌到不烫手为止,浸泡24 h后,捞出飘浮的秕坏 种子和杂质,用细孔筛把已膨大的种子和不鼓粒分 开,将未膨胀的种子再用80℃~90℃热水如前处 理,连续2~3次,大部种子均能膨胀。每次选出 吸水膨大的种子,要及时放入筐篓里,上覆湿麻 袋,放入湿暖通风处晾晒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1 ~2次。5~6 d后当种子有1/3~1/2裂嘴露白,即 可播种。 3播种 3.1播种时期。辽西地区宜春播,具体时间应掌 握在日平均气温16℃左右(即4月下旬)为宜。为了 避免晚霜为害,经催芽的种子最好在晚霜终止前几 天播种,恰逢晚霜过后出苗,最为安全。 3.2播种量。为了经济用种和达到适宜的密度, 必须正确掌握播种量。侧柏种子的空粒较多,经过 水选、催芽的种子发芽率有所提高,但为了保证苗 木产量和质量,播种量不宜过小,当种子的净度为 90%以上,种子发芽率为85%以上时,亩播种量要 保证1Okg左右为宜。 3.3播种技术。①畦播,畦长lO~20 m,宽1 m, 床高15 cm,每畦纵播3~5行,在整好地的畦内 先灌足底水,土壤松散后开沟播种,沟深2~3 cm, 播幅5~10 cm,播后及时覆土1~1.5 cm,再进行 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 以利种子发芽。有 条件的苗圃,可在覆土后进行覆草,以利保墒。② 垄距。垄底宽60 cm,垄面宽30 cm,垄高l2~ 15 cm。采用宽幅条播,先于垄上开沟,双行条播, 垄上行距15 cm,播幅3~5 cm,开沟时,深浅一 致,播种后覆土1~2 cm,然后用磙子轻压1遍, 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 4苗期管理 4.1 间苗、定苗与移植。经过催芽的种子,一般 经过10 d左右即可出土,20 d左右为出苗盛期, 出土发芽率为70%~80%。为了保证全部发芽,要 保持种子层土壤湿润,播种前一定要灌透底水。注 意不要灌蒙头水,以免降低地温和造成表层土壤板 结,不利出苗。在幼苗苗高3~4 cm时,进行首次 间苗,间去弱、小、残、次苗,以后根据情况再进 行间苗I~2次;最后一次在苗高1O~15 cm时进 行,这次间苗结合定苗,一般掌握每亩留苗10万 ~l2万株为宜。 4.2肥水管理。侧柏种子出土前忌灌蒙头水,出 苗后要适时灌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辽西半干旱 地区,全年可灌水4~6次。侧柏忌涝,雨季注意 排水,以防苗木根系腐烂。苗期追肥2次,在6~ 7日进行。每次每亩追尿素7.5 kg或硫酸铵10 kg, 施肥后要灌水。8月中旬后,控制追肥、灌水。如 秋季不起苗,越冬前要灌1次防冻水。 4_3松土除草。育苗地要保持土壤疏松和无杂草 生长。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一般苗木生 长前半期,每隔10~15 d进行1次松土除草,苗 木生长后半期每20~30d进行1次松土除草。 4.4病虫害防治。侧柏苗期易发生立枯病,在苗 木出齐时可每10 d喷洒1次0.5%~1.0%的等量式 波尔多液或l%~2%硫酸亚铁药液进行防治。 4.5防寒越冬。侧柏苗木越冬要进行防寒措施。 在辽西地区,越冬前应当灌1次封冻水。然后进行 埋土防寒。应当注意的是,埋土防寒不能过早,一 般应掌握在土壤封冻前的立冬前后为宜。撤防寒土 也不宜过早,一般掌握在土壤化冻后的清明前后, ・49・ 辽西北半千旱地区侧柏规范化育苗技术 辽西北地区沙棘林栽管现.状及其应对举措 摘要:沙棘是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优良树 种.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空间较大,但是,由 于受极度干旱、病虫危害加剧、土壤营养不良、产 权制度不尽合理等诸多因子的干扰和影响。辽西北 半干旱地区丰富的沙棘资源.濒于严重破坏,本文论 述了沙棘资源发展与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 相关的应对举措。 关键词:沙棘;栽管;半干旱地区;举措 沙棘林以其特有的防止水土流失水、改善生态 气候、果实药食保健等多功能的效应,成为北方半 干旱低山丘陵区的主要绿化树种。近几年,位于辽 宁西北部半干旱地区的建平县大力推进沙棘林的开 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至2009年末,建平 县发展沙棘林120万亩,占全县有林面积的31%。 但是,由于受极度干旱、立地条件较差、沙棘木蠹 蛾等病虫危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建平县的 沙棘资源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提出半干旱地区沙棘 林的栽管保护举措的意义十分必要。 1 沙棘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极度干旱威胁沙棘林的持续发展。辽西北半 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50~550 mm,依据沙棘 林的需水特点,该降水量基本能满足沙棘的正常生 长发育。但是,由于年降水多分布在7~8月份, 雨季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7O%~80%,并且水土 保持工程不到位,生长季节的沙棘植株需水得不到 有效地供给。因此,极度干旱是制约沙棘林持续发 展的主要因素。 1.2土壤瘠薄导致沙棘林生长衰退。早期栽植的 沙棘林,由于忽视了高标准整地,致使部分沙棘林 生长立地条件极差,土层较浅、土壤瘠薄、土壤有 机质有效养分含量极低,沙棘树不能及时有效吸收 土壤里的各种营养,沙棘树生长处于饥饿或半饥饿 分2次撤除。撤土后要及时灌返青水。 5苗木出圃移植 刺槐播种2年后即可出圃栽植。小苗要在翌年 春季进行苗木移植。移植时间应掌握在早春的3~ 4月份为宜。有时为了培育大苗,需前后移植2~4 次。移苗后培育1年,株行距掌握在10 cm X 10 cm,培育2年苗株行距掌握在20 cm×40 cm, 培育3年生苗株行距掌握在30 cm×40 cm。 122400辽宁省建平县林业局 于 勇 李星 ・50・ 状态,严重地影响了沙棘林的正常生长发育。 i.3沙棘木蠹蛾的危害加剧了沙棘林的损毁。近 几年,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沙棘林普遍发生了沙棘木 蠹蛾,严重影响沙棘林的发展。沙棘木蠹蛾以小幼 虫钻蛀沙棘主干,老熟幼虫转移危害根部,尤以老 龄幼虫危害严重。小幼虫十几头至几十头群集危 害,造成沙棘树木表皮干枯或木质部被蛀空,老熟 幼虫钻蛀根部,树根大部被蛀空,导致整株死亡 2沙棘林保护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2.1 改善现有沙棘生长环境,蓄积天然降水 在 半干旱地区无人工灌溉条件下,加强现有沙棘林土 壤水保工程建设,是保护与发展沙棘林的有效措 施。水保工程可采取沙棘树根际挖鱼鳞坑、或按一 定距离整修竹节豪、整修台田等工程技术措施,以 拦截蓄储天然降水,供给沙棘树用水。在无灌溉条 件下,尽量最大限度的利用天然水源。 2.2推广沙棘果实有序轮回采摘。沙棘果是二年 生枝结果,采果时将结果枝剪下以后,必连带一年 生枝,即翌年的结果枝也一并被剪掉,这样明年就 不可能再结果或很少结果。因此,人为地造成了沙 棘树隔年结果现象,使果实总产量大大降低,直接 影响沙棘果的经济效益。实行二年采果或三年采果 不仅能使树势得以恢复,还能实现每年都有果可 采。 2-3实施平茬复壮沙棘林。沙棘林生长到一定树 龄以后,会逐渐走向衰败,通过平茬可以形成大量 的根蘖苗,形成新林速度快,此举是树龄老化的沙 棘林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平茬的季节应控制在沙 棘树休眠期进行,并以早春2月效果最好。平茬树 龄因地段不同而不同,在半干旱地区的土壤瘠薄地 块,一般以lO年树龄即可采取更新复壮。土壤条 件较好的地块,可掌握在15~l8年树龄或以上进 行更新复壮。 2.4综合防治沙棘木蠹蛾等病虫害。沙棘林的主 要虫害是沙棘木蠹蛾、红缘天牛、沙柳木蠹蛾、芳 香木蠹蛾等蛀干性害虫。尤以沙棘木蠹蛾危害严 重。对沙棘木蠹蛾的防治,可在每年的6月上旬老 熟幼虫化蛹前进行人工诱杀,或7月上旬以后在成 虫产卵和孵化幼虫后未侵入木质部前进行防治比较 有利,药剂可选用50%对硫磷2 000~2 500倍液、 40%氧化乐果1 000倍液进行防治。对其他虫害的 防治,可以根据危害情况适时防治。 122400辽宁省建平县林业局 李星 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