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瑜伽体位法融入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

瑜伽体位法融入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

瑜伽体位法融入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随机抽取了女大学生55名(年龄为18.12+1.08),对照组(n=25)进行正常的形体训练课程学习,而实验组(n=30)则瑜伽融入形体训练课程进行一个学期的瑜伽形体练习,旨在探讨瑜伽体位法融入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生理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瑜伽融入形体训练可以增强女大学生的柔韧性,提高女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同时缓解精神压力。

关键词:瑜伽体位法形体训练
瑜伽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结合的运动,可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同时起到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

这些理念与形体训练的初衷是相吻合的,瑜伽不需要特定的场地,随时随地都可以,这就为瑜伽融入形体训练提供了基础[1]。

1 瑜伽与形体训练的对比分析
瑜伽是呼吸和动作的配合,能够起到拉伸和放松的作用,而形体训练也是一种拉伸,能够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形体。

但是他们之间又有不同之处,首先形体训练是没有呼吸的配合,它强调的是肌肉的控制,而瑜伽则要求达到身心合一,注重专注力。

2 女大学生生理形态机能发育特点分析
女大学生一般处于17-23岁的年龄阶段,已经步入成年阶段,这
一阶段生理发育相对成熟和完善。

步入成年之后的女大学生,身高增长变得缓慢,体重呈现一个增加的趋势。

骨质密度增大,能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如果进行一些适宜形体训练,可以提高柔韧性并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女大学生脉膊均值为77.28次/min,血压均值为105.79/57.8 mmhg,处在这一时期的女大学生可以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但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2]女大学生肺活量一般在2500~3100 ml,这一时期多进行有氧运动可增加她们的肺功能及最大吸氧量。

3 研究方法
3.1 问卷调查法
3.2 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所测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了处理。

3.3 实验对比法
3.3.1 实验对象的选取
本实验随机抽取了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女生50名,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情况如表1。

3.3.2 实验对象的训练
对照组(n=25)进行正常的形体训练课程学习,而实验组(n=30)
则瑜伽融入形体训练课程进行一个学期的瑜伽形体练习。

3.3.3 测试指标的选取
选取了女大学生30名进行瑜伽体位法练习,心肺功能指标:肺活量,最大吸氧量,心率,心输出量,心博出量。

身体组成指标:体脂重量,去脂体重(瘦体重)、体重。

柔韧性指标:坐位体前屈。

运动强度属于中等偏下强度,以最高心率60%~70%计算,通过主观感觉测量,记录学生感受。

运动频率及练习时间为每周2次。

3.3.4 生理指标的数据处理
把前后两次所测数据,采用spss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配对体验,以P<0.05为显著性标准,统计结果采用(±s)表示。

4 结果
4.1 心肺功能
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经过一学期的瑜伽融入形体训练课程后,5项心肺功能指标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正常的学习,5项心肺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或下降,呈现了无显著性(P<0.05)。

由此可以看出,瑜伽融入形体训练课程之后,对女大学生的心肺功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4.2 体重和身体变化
经过调查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女大学生的体重和身体形态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瑜伽融入形体训练之后的实验组体重明显减轻。

4.3 柔韧性
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坐位体前屈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由此可知,瑜伽融入形体训练课程对女大学生的柔韧性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女大学生的柔韧性。

5 分析与讨论
(1)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全力吸气后所呼出的最大气量,是反映呼吸机能的指标,能充分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好坏[3]。

调查发现,实验组的肺活量比对照组学生的肺活量有明显的提高,说明瑜伽形体练习可以使人体的肺功能得到改善,促进肺活量的提高。

经过6个月的瑜伽形体组合式练习,实验组最大吸氧量有显著的提高,所以瑜伽融入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的吸氧量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通过实验组6个月后的身体组成变化而看,融入瑜伽体位法的实验组体重有了明显的下降,由此可见,瑜伽形体组合式练习对于减轻女大学生的体重行之有效。

同时她们的柔韧性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屈平均值为14.04 cm,通过瑜伽形体的练习,可以增强女大学生的柔韧性。

6 结论
瑜伽形体练习能使女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得以良好改善,各项生理指标都有显著性变化。

长期进行瑜伽形体练习对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组成是有效的,表现为体重、体脂重量、体重指数明显下降。

同时瑜伽形体练习能提高女大学生的柔韧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