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理视域下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

治理视域下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

菲律宾太历国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TARLAC STATE UNIVERSITYPH.D. DISSERTATION治理视阈下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摘要公共服务是公共管理研究的一项重要核心内容。

在中国近几年特别是自2013年中国新一届政府换届以来,强力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成为重大的现实要求,如何以新的视野和举措强化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促进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优化提升,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治理理论,积极探寻政府、市场、社会的有效合作之途,不断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变革创新,其理论蕴含的先进理念为思考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中国加速融入全球化、实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早日实现中国梦,以及致力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创新,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深刻背景下,政府必须改变单一化的公共服务治理结构,更加重视政府与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和私人机构的合作,与其他治理主体一道努力,创造一个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良性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努力实现服务主体、服务模式的多元化和服务方式的现代化,共同为民众提供更好更多的公共服务。

从西方一些国家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实践来看,政府对公共服务高度重视,并借助先进公共管理创新理论特别是治理理论,推动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为公共服务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国要积极借助西方治理理论及其最新发展成果,结合本国国情和社会响应,以“参与、互动、合作、服务”为核心,从服务思想理念、服务决策体系、服务供给模式、服务管理体制和服务运作流程等方面入手,实现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共进,以两方共强强化公共服务。

推进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对于当前与治理适用情境下的中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立足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实际状况,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做法,从治理视角提出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路径策略,提出涵盖文化治理、顶层治理、供给治理、行政治理、技术治理的一揽子治理措施。

此项研究将为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优化提升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对公共服务创新理论的丰富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公共服务、治理、创新研究目录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I)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III)图表目录 (V)第1章研究问题及背景 (1)1.1 引言 (1)1.2 研究目标 (2)1.3 问题陈述 (2)1.4 研究意义 (2)1.5 研究范围 (3)1.6 概念界定 (4)第2章相关研究及文献回顾 (8)2.1 相关文献回顾 (8)2.1.1 国外文献回顾 (8)2.1.2 国内文献回顾 (10)2.2 相关研究回顾 (12)2.2.1 国外研究回顾 (12)2.2.1.1 国外公共服务创新的代表性理论 (12)2.2.2 国内研究回顾 (17)2.3 本文研究的概念框架 (18)第3章研究方法、资料来源及本文的构架 (19)3.1 研究方法 (19)3.2 数据的收集 (20)3.2.1 调查收集数据 (20)3.2.2 问卷调研数据 (20)3.2.3 专题讨论数据 (21)3.2.3.1 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印象和评价 (21)3.2.3.2 公共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21)3.2.3.3 信息化程度需要大幅提升 (22)3.2.3.4 公共服务社会化得到广泛认可 (22)3.3 本文的创新 (26)3.4 本文的构架 (27)第4章治理视阈下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 (29)4.1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重大意义 (29)4.2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理论支撑 (31)4.2.1 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32)4.2.2 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 (33)4.2.3 治理理论对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借鉴意义 (35)4.3 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现状 (39)4.3.1 服务理念失衡 (39)4.3.2 管理体制失衡 (40)4.3.3 制度层面失衡 (42)4.3.4 政府信息失衡 (43)4.3.5 人员素质失衡 (45)4.3.6 公民社会失衡 (46)4.4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路径策略 (47)4.4.1 文化治理:创新服务理念,实现由传统型理念向现代型理念转变 (47)4.4.2 顶层治理:创新决策体系,实现由封闭型决策向开放型决策转变 (51)4.4.3 供给治理:创新供给模式,实现由单一型方式向多元型方式转变 (53)4.4.4 行政治理:创新运行机制,实现由无序型服务向规范型服务转变 (56)4.4.5 技术治理:创新流程设计,实现由分散型平台向集成型平台转变 (60)4.5 国外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经验 (66)4.5.1 英国推行公共服务外包创新模式 (66)4.5.2 法国推行重塑政府与公民新型关系 (66)4.5.2 法国推行重塑政府与公民新型关系 (67)4.5.3 德国推行公共服务多元化参与创新机制 (67)4.5.4 美国推行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 (68)4.5.5 加拿大推行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创新战略 (68)4.5.6 对推动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启示 (69)第5章概要、结论与建议 (70)5.1 概要 (70)5.2 结论 (71)5.3 启示 (72)5.4 建议 (72)参考文献 (77)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独创性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个人简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表目录表2.1 新治理范式 (8)图2.1本文研究的概念框架 (18)图3.1治理视阈下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 (19)表3.1调查问卷回收情况统计 (21)图3.2 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印象和评价 (22)图3.3 公共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22)图3.4 公共服务与信息化的关联度 (23)图3.5 企业计算使用率和联网率 (23)图3.6 对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接受程度(注:该项调查中存在弃权票) (23)表3.2 关键数据整理 (24)图3.7 本文框架结构图 (28)表4.1 政府工具的范式变迁(The New Governance Paradigm) (34)表4.2 中国公共服务水平国际比较 (42)图4.1 中国电子政务排名 (44)图4.2 地方政府服务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 (48)图4.3 不同类型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选择 (54)图4.4 治理视阈下地方云政府智慧服务模式 (65)图4.5 移动政务实现过程示意图 (65)第1章研究问题及背景1.1 引言1912年法国学者莱昂·狄骥明确提出“公共服务”这一概念之后,公共服务就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进入20 世纪,随着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主张由政府对经济和社会进行全面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政府规模和职能不断扩张,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职能也不断增多。

但是,政府职能扩张与政府规模膨胀的同时,财政赤字、公共服务水平下降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而另一方面,公民对差异化、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需求全面快速增长,陈旧的公共服务方式已经疲于应对,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面对许多困惑与挑战,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解决问题的本身,变革成为唯一选择。

20世纪50年代,由于福利国家的出现,服务平等、服务民主等概念不断兴起,西方国家逐步强化对政府改革和公共服务的优化创新。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等众多理论的产生,在“引进市场机制”、“民营化”等充满活力与创新思维的引领下,政府角色开始从传统的重视合法性与正当性的保守形象,转变为强调顾客导向、运作弹性化的“超级市场国家”(supermarket state)。

然而,强调“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顾客导向”等主张的结果,却也带来政府角色趋于模糊以及功能发挥失常等负作用,“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同时并存成为公共管理的现实尴尬。

于是,重振政府能力与强化政府治理的呼声便随之产生,而治理正好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的调控及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避免“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现象的同时发生,“更少的政府,更多的治理”便成为全球政府改革的主要特征,也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参照系,为新形势下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创新打开了新的思维。

与治理理论产生时深刻而错综复杂的原因和历史背景相类似,当前,面对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生的深刻变化,特别是中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深度转型时期的现实情境,如何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实现中国地方政府服务理念、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的根本转变,推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加快转型,构建新型的政府与社会的良好合作关系,并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态的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践部门日益关注的焦点。

1.2 研究目标在中国近几年特别是自2013年中国新一届政府换届以来,强力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的现实时代背景下,如何以新的视野和举措强化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促进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优化提升,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从治理理论以及治理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的视角来研究当前中国如何深入而有效地推进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实现文化理念、服务流程和服务模式等多点治理层面的改革创新,提出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可应用操作性举措。

1.3 问题陈述公共服务创新既是政府自身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加快转型的迫切要求,也是构建新型的政府与社会的良好合作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本文将通过调查、分析、对比和探讨,主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重大意义、理论支撑以及现实阻碍因素是什么?二、从治理视角切入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有何路径策略?三、国外政府公共服务创新有何重要经验?对中国有何借鉴启示意义?1.4 研究意义本文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两个:(1)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是加强地方政府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2)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是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突出问题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