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讲座课件资料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讲座课件资料
劳动争议的特点及启示
统计显示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
☆ 自1994年《劳动法》颁布至2003年6月,全国各级劳动争 议仲裁委员会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98 万件。
☆ 2002年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继续增加。全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 委员会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18.4 万件,涉及劳动者61万人, 分别比上年增加 19.1%和 30.2%。其中集体劳动争议案件1.1 万件,比上年增长12%。全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 结案17.9万件,结案率为91.0%。
《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
2001年11月15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代会通过
第十三条 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 期限不满六个月的,不得设试用期;满六个月不满一年 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满一年不满三年的,试用
期不得超过三个月;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湖南省劳动合同规定》
老板: 不要签劳动合同,也不上保险,就这么先用着!
这么做行吗?
1994年4月10日,西安某机械公司与职工詹某签订了为期 4年的劳动合同。1998年4月10日合同期满,该公司未与
其终止劳动合同,也未提出续订。1998年7月,公司发现
与詹某订立的劳动合同期限已满,遂与詹某终止劳动合同。 詹某不服,申诉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我已 在公司连续工作满10年,公司应该与我签订无固定期限劳 动合同。
2001年7月,北京某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一名业务主管,
王某应聘,经过主管领导面试通过后,人力资源部呈文报总
经理审批。总经理批示:“先试用两个月,合格后再正式聘 用、签合同。” 一个月后,业务部门认为王某能力一般,建议重新招聘人员, 于是人力资源部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请王某离开,王某不
服,要求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未果,向所在区劳动争议仲裁
《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
劳部发[1996]354号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不超过六个月 的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十五日;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
得超过三十日;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 期不得超过六十日。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北京某服装公司招聘缝纫工人,广告发布录用条件:女性;年龄 在20-30岁之间;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视力在1.0以上……。 叶某,女, 23 岁,通过了该公司的面试、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 被录用。按公司要求,叶某拿着医院体检报告(视力为1.0) ,一 周后,来公司报到上班,公司为其办理了录用手续,签订劳动合 同期限为 3 年,试用期 3 个月。两个月后,叶某将自己怀孕的化 验单交给了人事部,要求享受孕期待遇。 数日后,公司发现叶某的废品率太高,便找来一位老师傅向叶某 传授技术,老师傅发现叶某的技术没问题,问题出在叶某的视力 不佳上。于是,公司让叶某到医院检查视力,检查结果为 0.8。 为确保准确性,公司又让叶某在另外两家医院检测,结果仍都是 0.8。 公司人事部认为:事实明确,证据充足,叶某不符合录用条件, 不胜任本职工作,且还处在试用期内,应该立即解除叶某的劳动 合同。于是,公司下发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叶某申辩:“我 现在怀有身孕,是受法律是保护的,公司有什么权利与我解除劳 动合同?”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要点、难点和弱点
本讲涉及的主要内容
劳动争议的特点及启示 企业劳动关系构成体系及其弱点 劳动合同文本与协议的弱点 劳动合同期限的要点 试用期的难点 工时制度应用的要点 劳动合同终止的弱点 劳动合同解除的难点 劳动争议案“残局”破解 学员案例评析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 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 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工时制度的种类
1、标准工时工作制 2、不定时工作制 3、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1、标准工时工作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 度。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
第三十八条
一日。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
标准工时工作制的变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事部向海淀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并要求追究挖
人单位的责任。
试用期应注意的问题:
♣ 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限内 ♣ 试用期的工资是可以较低的,但不能过分使用 ♣ 已十分肯定的人员不宜给试用期,防止出现人才流
失
♣ 支付了较高招录代价(付费、户口、培训等)的人
员 不宜给试用期
工时制度应用的“要点”
职位说明/绩效管理
原始/粗放
劳动合同
口头/书面
劳动仲裁与司法审判---两套不吻合的法律体系
政策
规章 劳动仲裁 法规 法 律 司法审判
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怎么办?
《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91号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未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者要求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并 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劳动合同期限协商 不一致的,劳动合同期限从签字之日起不得少于1年。 《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 第四十条 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 劳动关系。 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 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但劳动者具有第三十九条规定情 形之一的,劳动关系应当顺延至该情形消失。
劳动争议的特点
☼ 数量大,且增速加快(简化处理程序、重证据) ☼ 民营、外资企业增速快于国有企业(劳动监察的重点) ☼ 集体争议有加速趋势(国企改制、裁员、合资、并购、关闭)
☼ 企业败诉比例高于员工(保护弱者、举证倒置、工作基础差)
☼ 绝大部分争议处较低层次(无规则、违反规则、非真正的争议)
☼ 问题较集中(合同解除、经济补偿、社保、违约金、工资、工伤、保密)
如何判断劳动合同文本的优劣:
有用性
பைடு நூலகம்
严谨性
合法性
企业实际需要,决定合同文本形式至少分两类::
1、一般员工的劳动合同文本
劳动合同文本只解决劳动关系存续问题。具体岗位由聘任 制度解决(细至类别),工作内容、要求、薪酬等由职位 说明及绩效管理来解决;劳动纪律等由企业规章制度解决
好处:操作简便,统一化,易于调整
第四十条 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 劳动关系。 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 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但劳动者具有第三十九条规定情 形之一的,劳动关系应当顺延至该情形消失。
试用期的“难点”
试用期
《劳动法》第二十一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对办法
为什么怕与职工签订无固定限期劳动合同? 签订无固定限期劳动合同真的对企业不利吗?
变通办法:
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适用于一次性或季节性强的工作 明确合同终止条件(具体标志)
中外劳动合同期限构成比较
☼ 固定期限
☼ 无固定期限
☼ 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
提示:
委员会提出的申诉。
北京某电信公司2002年度接收应届毕业学生12名(京外生
源),7月初学生报到,按公司要求一律签订了5年期劳动
合同,试用期6个月,违约金为每月500元。9月中旬落户工 作完毕,即有2名学生递交了辞职申请并不来上班,公司领 导对此十分不满、坚决不批准。一个月后,领导要求人事部 严肃处理2名员工,依公司规定追究违约责任,于是公司人
政府令第168号
第十四条 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应当包括在劳 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 过十五日;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试用期按劳动合
同期限每满一年不超过一个月计算,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工种同岗 位职工劳动报酬的80%,并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缺点:缺乏针对性,需注意基础性工作的配套
2、特定岗位的合同文本 劳动合同文本要解决关键劳动关系问题。劳动合同中明 确约定具体岗位、要求、绩效目标、薪酬标准、关键纪 律等,还包括不达标的处理。严格绩效考核标准及最低 任职标准,严格试用考评。 好处:针对性强,利用劳动法条款规定加约定,解决不 胜任工作要求人员的滞留问题,防止冗员沉淀 缺点:变更岗位等要与职工协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 商约定其他内容。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
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
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91号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或者“五一”劳动奖 章获得者; (二)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初次分配工作的; (三)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初次分配工作的; (四)尚未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 合同制度时,劳动者连续工龄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 10年以内的; (五)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情形。
不签劳动合同而用人的实际后果
《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91号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未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者要求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并 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劳动合同期限协商 不一致的,劳动合同期限从签字之日起不得少于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