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第4期 2013年4月 中 国 矿 业 CH1NA MINING MAGAZINE Vo1.22,No.4 Apr. 2013
广西贵港白沙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
远景分析
汤 睿 ,钱 晶。
(1.北京泰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2;
2.昆明中色地科矿产勘查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3.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矿业公司,湖北武汉430083)
摘要:白沙金矿位于龙山矿田,是广西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之一,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良好的找 矿前景。文章通过对白沙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控矿因素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区内金 多金属矿床为受北北西向~南北向断裂和裂隙控制富集成矿,属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并据此指出了 该矿床深部找矿方向。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深部找矿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3)04—0054—05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 of ore search toward depth
in the baisha gold deposit in Guigang,Guangxi
TANG Rui ~.QIAN Jing。 (1.Beijing TaiRong Investment Co.,Ltd.,Beijing 100012,China; 2.Kunming SinoTech of Mineral Exploration Co.,Ltd.,Kunming 650000,China; 3.Wu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 Mineral Company,Wuhan,430083,China)
Abstract:Baisha gold deposit in Longshan ore field is an important focus area of gold mineralization.It has good ore—form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prospects.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gold ore deposit geology characteristics,ore body characteristics,ore characteristics,ore—controlling {actors of the Baisha gold deposit,the NNW—NS fault and fracture control the gold polymetallic enrichment.Baisha gold deposit is fracture zone altered rock type ore deposit.Above all,writer points out the ore search toward depth of the Baisha gold deposit. Key words:gold deposit;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re search toward depth
广西贵港龙山金矿田是广西重要的金矿区之
一ll j。该矿田位于广西贵港西北约14km,总体呈 NE方向展布,长约28km,宽约12kin,面积约 300km 。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金工业矿体以来,
前人在此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已发现有金矿床 (点)100多处,其中自沙金矿等8处中小型矿山已
具备进行规模化工业开采。文章通过对该矿田的白 沙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总结,以期对该区今后的地
质找矿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2-08 12 作者简介:汤睿(1985一),男,硕士,主要从事矿山地质、矿床地球化 学方向研究。E—mail:tangruicsz@yahoo.corn。 1 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南华准地台桂中桂东台陷的大瑶山凸 起(II。),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大瑶山复背斜 西南倾伏端口。”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寒武
系为一套浊积碎屑岩,岩性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泥岩、细砂岩等,分为黄洞口组下、中、上三个岩性 段。区内褶皱、断裂发育,主要褶皱从北往南分布有 六九顶背斜、善塘向斜、蛟山背斜、新村向斜等。断
裂主要有北北西向、近南北向、北东向和东西向四 组。其中以北北西向、近南北向断裂较发育,是本区
金及多金属矿的控矿及容矿构造,如图1所示。 区域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燕山晚期产物。有
平天山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复式岩体,呈岩株 第4期 汤睿,等:广西贵港白沙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远景分析
状产出。此外,区内还有一些花岗斑岩、霏细斑岩脉
沿北西向断裂充填分布。 区域内金、银多金属矿床(点)众多,是贵金属、 有色金属矿化集中区。
囡・口2回s田4回s口6回,囡s
囡9团,。 - 2团 囝 4园 s囡16
囡 7囡 s 19
图1龙山金矿田地质略图(据马富君,1992年,修编) 1-第四系泥砂岩;2-白垩系下统红色砂岩;3-石炭系一三叠系灰岩、硅质岩、砂泥岩;4-泥盆系灰岩、硅质岩、泥砂岩;5-寒武系黄垌口 组变质砂岩;6-燕山期花岗岩;7-燕山期花岗闪长岩;8-燕山期花斑岩;9-燕山期霏细斑岩;10燕山期流纹斑岩;11-地质界线;12一地 屡不牯合界线:13-岩层界线;14岩层产状;15-断层符号及产状;16-背斜构造;17向斜构造;18-金矿(化)点;19-金多金属矿脉
1.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黄洞口组中段下部(E
卜 )、黄洞口组中段上部(E 。 )、黄洞口组上段
(∈h。)及第四系(Q),其特征简述如下。
黄洞口组中段下部(E h ):分布于矿区南东
部。岩性为灰、棕黄、灰绿色厚粉砂岩、细砂岩和泥
岩。底部为粗砂岩或含细砾石异粒长石石英砂岩。 厚度1250m。 黄洞口组中段上部(E h ):分布于矿区北西
部。岩性为轻变质砂岩、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页
岩、泥岩、碳质泥页岩等。
黄洞口组上段(E h。):分布于矿区北西部。岩
性为不等粒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等。
第四系(Q):分布于矿区南东部。呈褐黄、灰 中国矿业 第22卷
黄、灰~黑灰色,由黏土、亚黏土和碎石组成。厚度
1~15m。 1.2构造 矿区内断裂构造以其走向划分主要为北北西 向~南北向。它们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是矿区
的主要导矿、控矿与储矿构造。 1.2.1 褶皱
矿区位于新村向斜南东翼,构造线方向为北东 东向,地层主要为黄洞口组中段下部(∈h )、黄洞 口组中段上部(∈h卜 ),岩层倾角15。~50。,局部可
达55。~70。。此外,区内小褶皱非常发育。本区金矿 化富集严格受背斜、向斜、特别是次级小褶皱的制约。 1.2.2 断裂
区内断裂构造非常发育,主要为北北西向~南 北向,是本区的主要控矿和容矿构造。主要断裂构
造在平面上呈斜列式、平行带状分布,成群成组出 现,构造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蚀变和矿化,是区内 的主要含矿断裂,属张扭性质,断距不大;倾向
6O。~90。,局部反倾,倾角75。~88。,长度400~ 1700m,宽度一般为1~2.5m,最宽达5.00m;破碎 带沿走向有膨大、缩小现象,呈舒缓波状延伸,断裂
面一般较平整。 1.3岩浆岩
矿内仅见少量花岗斑岩岩脉出露,为燕山晚期 岩浆活动产物,对矿床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2矿床矿体特征 2.1矿床特征
本矿区的金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产 于北北西向~南北向的断裂带中,呈带状平行排列 展布,成群成组出现。因此,本区矿床类型属构造破
碎带蚀变岩型矿床;从其矿物共生组合、蚀变特征及 成矿温度分析,可进一步确定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
填型金矿床。 矿体产于黄洞口组中段(∈h )碎屑岩中,受北
北西向~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沿断裂破碎带充填, 呈不规则脉状,倾向北东~东,倾角较陡。 根据前人的工作成果l2“ 和民采老窿揭露的情
况看,在白沙矿区存在有金、银、铅、锌等多金属矿种。 2.2矿体(层)特征 矿区共发现4条矿脉,分别编号为④、⑤、⑥、⑦
号矿体,其中④号矿体为主矿体,位于矿区西部,呈 脉状产于断裂破碎带中。矿体地表出露长1200m, 控制斜深250m;倾向90。,倾角80。~87。,5线以南
深部矿体倾角变为4O。~50。。矿体厚度0.30~ 6.66m,平均厚度2.17m,厚度变化系数69.O1 ,见
表1。可利用矿种主要为金,伴生银、铅多金属矿; 矿石品位:Au 0.02~9.10g/t、Ag 0.00~193.80g/
t、Pb 0.O0~6.43 ;平均品位:Au 2.93g/t、Ag 23.2g/t、Pb 0.74 。该矿体上部为氧化矿,下部从
+140m以下为半氧化或原生矿。
表1 白沙金矿主要矿体特征一览表
矿体受后期构造破坏影响程度较小。通过前人 普查以及近期矿山施工钻孔,见矿厚度在0.3~
6.66m之间,一般1~1.7m,金品位Au 1.28~ 4.50g/t,一般2.8~3.5g/t。在1~6线之间,通过
少量钻孔探索矿体深部变化情况,发现有多层矿体 (如图2所示)。其中,④号主矿体ZK105孔一25m 标高矿体厚4.86m,平均品位Au 4.73g/t;ZK205
孔一2Om标高矿厚5.13m,平均品位Au 8.55g/t; ZK副201孔一120m标高矿体厚2.66m,平均品位
Au 5.52g/t。④一1、④一2号矿体均分布在④号矿 体的顶、底板附近,均属单孔见矿,其规模不详,可能 是④号矿体的分枝分叉部分或是独立的小矿体。④
1号矿体单孔见矿厚5.92m,平均品位Au 4.96g/t;④一2号矿体单孔见矿厚1.87m,平均品 位Au 6.O6g/t。 综上所述,④号矿体往深部逐渐变厚、品位增
高,倾角逐渐变缓,且矿体有分枝复合的可能,找矿 前景十分可观。 ⑤号矿体位于矿区中西部,呈脉状产于断裂破
碎带中;据其分叉或分枝情况,可进一步划分为 ⑤一1、⑤一2、⑤一5等矿(化)体。矿(化)体地表出
露长55O~1500m,平均厚度0.75m,延深不详;
倾向 第4期 汤睿,等:广西贵港白沙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远景分析 57
60。~88。,倾角65。~85。。该矿体上部为氧化矿,下 部为半氧化或原生矿;矿(化)体平均品位Au 0.75g/t。 ⑥号矿体位于矿区中东部,呈脉状产于断裂破
碎带中;据其分叉或分枝情况,可进一步划分为 ⑥一1、⑥一2、⑥一3、⑥~4等矿(9c)体。该矿(9c) 体地表浅部已全部采空。矿(化)体地表出露长
350m ̄lO00m,平均厚度1.43m,延深不详;倾向 7O。~90。,倾角65。~85。。该矿体上部为氧化矿,下部 为半氧化或原生矿;矿(9c)体平均品位Au 1.67g/t。
⑦号矿体位于矿区东部的六轩村东面,呈脉状 产于断裂破碎带中。矿体地表浅部已全部采空。矿
体地表出露长大于2000m,其中矿区范围内长 lO00m。平均厚度小于0.65m,延深不详;倾向 7O。~9O。,倾角75。~86。;部分地段向西反倾。该矿
体上部为氧化矿,下部半氧化或原生矿;矿(化)体平 均品位Au 0.60g/t。 该矿体曾以斜井方式开拓探采系统至+96m
标高中段,沿脉揭露断裂破碎带长200m左右,大致
走向343。,呈“s”型延伸;倾向73。,局部反转,倾角 85。;走向延续性较好,厚度0.3O~1.00m;矿石平均 品位Au 0.60g/t。
一
73
严
… 观
图2 白沙金矿2线剖面图
2.3 矿石 本矿床的矿石类型,根据氧化程度不同,可分为 氧化矿石、半氧化矿石、原生矿石三种。地表浅部受
风化淋滤作用而形成的氧化矿石,其氧化带深度 lO ̄40m,氧化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为褐铁矿,脉石 图 例
团 … +。
瞄 *
目-
目*t
一*
一 圈一昔 嘲 * {}
L 一 t -
E …t
矿物主要是石英。深部原生矿石主要的金属矿物为
黄铁矿、辉银矿、方铅矿和少量闪锌矿,脉石矿物主 要有石英、方解石等。
氧化矿石结构为团块状;原生矿矿石结构有自
型、半自型、不规则粒状结构。氧化矿石构造为网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