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的防控知识
布鲁氏菌病的预 防
执行标准防护
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 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 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 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 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谢谢大家!
布鲁氏菌病的防控知识
贺州市人民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科
莫嗣勤
本院的疫情… … … …
布鲁氏病流行病学
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布鲁氏病( brucell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性全身传 染病,简称“布病”,又有地中海弛张 热、马耳他热、波浪热等称谓 1886年,苏格兰病理学家和微生物学家 大卫· 布鲁氏(David Bruce),在地中海 岛国马耳他担任军医时,从死于“马尔 他热”的士兵脾脏中首次确认并分离出 了该细菌。后来的学者们为了纪念布鲁 氏,就将这种细菌命名为布鲁氏杆菌。
以牛型、羊型及猪型布氏杆菌通过直接 接触破溃皮肤、黏膜或摄入被污染的食 物传播给人。主要为3类人群感染,即在 农牧区有病畜接触史人员;饮用过未经 消毒灭菌乳品人群;与含菌培养标本接 触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上述人群占感染 者绝大多数,近年来城市发病率有所增 高,也有因涮牛羊肉这一感染途径而致 病的报道。该病的流行病学已经从一个 主要是职业相关性疾病变成一个主要由
1985年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季员会把布鲁氏菌属 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生物型1~3), 牛种(生物型1~7.9)。猪种(生物型1~5)及 绵羊型副睾种,沙林鼠种,犬种(各1个生物型) 。我国已分离到15个生物型,即羊种(1~3型) ,牛种(1~7.9型),猪种(1.3型),绵羊副睾 种和犬种各1个型。临床上以羊、牛、猪三种意义 最大,羊种致病力最强。羊为主要的传染源,分 布最广,与人接触最多,菌种毒力强,临床上症 状重,易流行。
感染案例: 2010年12月19号,东北农业大学的一次 羊活体动物实验,致使28名师生感染严 重布鲁氏杆菌传染病。活体动物实验的 流程是先解剖,再肢解,最后观察羊内 脏。整堂解剖课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下午 ,它的结果却是,28人感染严重布鲁氏 杆菌传染病。
布鲁氏杆菌( Bruc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 布鲁氏杆菌 的不运动细菌,无荚膜,触酶、氧化酶阳 性,嗜氧菌,细胞内寄生,可以在很多种 家畜体内存活。 对光、热及化学药剂 (如3%的漂白粉及来苏 水)都很敏感。 但在干燥土壤中可存活 数月,在乳制品,皮毛或 水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布鲁氏杆菌一般寄生在牛、羊、狗、猪等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体内。 人类通常通过接触受感染动物的分泌物, 或进食受污染的肉类或奶制品而遭感染。 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较罕见。 传播途径也局限在哺乳、性行为、器官移 植等几项。
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对牧场、乳厂和屠宰场的牲畜定期卫生检查。检出的病畜,及时隔离治 疗,必要时宰杀之。病畜的流产物及死畜必需深埋。对其污染的环境用 20%漂白粉或10%石灰乳消毒。病畜乳及其制品必需煮沸消毒。皮毛消 毒后还应放置三个月以上,方准其运出疫区。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对畜产品的卫生监督,禁食病畜肉及乳品。防止病畜或患者的排泄 物污染水源。对与牲畜或畜产品接触密切者,要进行宣传教育,做好个 人防护。 3、保护易感人群及健康家畜除注意防护外,重要措施是进行菌苗免疫 。 对养羊户饲养员、屠宰者、兽医以及其他所有密切接触羊只人员用 104M疫苗皮上防的具体措施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规范 ……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液
无菌操作
戴手套; 环境空气、地面的清洁消毒。 正确地清洗消毒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 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尤其是锐器,防止被刺伤;
参考文献: 1.邓国华,主编。感染性疾病诊疗常规 [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38?241. 2. 秦北宁,宋永辉,白莉华。涮羊肉感 染布氏杆菌病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 志,2005,5(10):1921. 3. 谢秀丽,徐英春,王辉。血培养对布 氏杆菌病诊治的意义[J].中国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