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质量管理(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对科研质量的几点体会
5.培养专家
科研人员的教育背景、知识水平和能力是保证 科研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也是保证科研工作灵活 性和创造性的关键。
良好的科学素养
培训
科研过程中的培训方式:内部和外部会议、学术研 讨、工作中培训、讲座和进修课程,以及专门的培训。
科研项目质量管理
科研项目也是项目,应按照项目管理的有关 方法进行管理。
科研质量管理(1)
2020/8/15
科研质量管理
•
研究机构和研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已经越来越 lndxyj j j dxbj j hlj hlj
对科研质量的几点体会
2.重视知识的积累和传递
科研人员频繁流动问题,处理不好有可能造成知识、经验和 能力的断层。
解决方案: 创造有效的信息传递和交接机制。 在这一机制中,文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规范细致的文档可以保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的详细
信息。记录方法可由研究人员灵活确定,包括实验记录本 、数据表格、电子文件、照片和绘图等,但应当按阶段对 记录进行总结和综合。
被人们认识到是一种日益重要的活动。 nmdxyj nmdxyj
目前最成功的项目管理方法是PRINCE2
案例
ITER组织及ITER中心 质量管理
ITER组织管理与质量大纲(MQP)
目的: • 满足法国政府(AQ84)及国际原子能机(
IAEA GS-R-3)在核安全及质量管理方面的规 定。 • 确保ITER计划各项任务能够顺利满足既定目标 并保存充分的、能够表明ITER计划成果的客观 记录。
对科研质量的几点体会
1.重大科研项目要制定质保大纲; 2.重视知识的积累和传递; 3.评审不走过场; 4.重视测量; 5.培养专家。
对科研质量的几点体会
1. 质保大纲 • 规定质量管理的组织构架和接口关系; • 确定各部门各类人员质量职责; • 确定相关的质量活动的 • 分级管理
ASME NQA-1《核设施质量保证要求》 分篇4.2 核相关的研究和开发中的质量保证(QA)分级 法应用的导则
开发的质量
定义:开发过程有效地提供能够重复地满足 诸如成本、安全和性能等设计目标的过程 和产品特征的程度。
案例:
美国一家计算机制造商,由于在产品开发阶段缺乏有 效的管理,使得该公司总价值达15.4亿美元的国际业务岌 岌可危。该公司在总结教训时认为,如果在开发过程严格 实施ISO9000标准的话,这种惨状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科学研究质量保证的挑战
• 在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研究进展中获
得的知识不断做出选择和决策,对工作的途径以 及目标和成果进行调整。此外,在科学研究过程 中,错误和失败也是不可避免,而且意外还可能 带来重大发现。例如:X射线的发现。 • 许多科学家对于在科学研究活动中采用质量保 证方法,特别是标准的质量保证体系,都持怀疑 态度,担心其刻板和官僚的作风会限制研究工作 中的自由。
• 应用研究:为了获取与现有的或计划中的商业性产品
、过程、系统或服务有关的特定知识而进行的分析研究。
• 开发: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转化为全新的、改进的产
品、过程和服务的方案或设计。
研究的质量
一般来说,研究的质量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具体研究活动进行的情况; •科学声誉、发表论文/著作的数量以及引用情况; •培养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博士后等研究型人才) 的数量和质量; •直接客户满意度; •赢得新合同的数量; •经费数量; •专利数量以及成果转化收益等。
( 美•朱兰)
• 研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可以同时实现周期的缩 短和成本的降低。
福特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产品设计阶段所做 的质量管理工作占产品总成本的5%,但对未 来的产品质量的影响却占到70%。
R&D
R(研究):组织用以获取新知识和新认识的 过程。
D(开发):组织用以应用和结合从研究中所 获取的科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提供 与组织的使命相一致的产品和/或服务。
几个定义
• 基础性研究:由原创性的实验和/或理论性研究构成,
旨在提升科学和工程领域的人类知识。
• 定向的基础性研究:是指原创性的科学和技术工作
,是为了提升与企业经营战略相关的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知 识;或是要创造能够开发出具有商业价值的材料、过程或 产品的有用的概念,从而在可预见的未来为公司贡献利润 。
在科学研究活动中采用质量保证方法 ,并不是要改变科学研究的原则,而是要 将其它领域中发展的一些经过验证的工具 和技术应用到科学研究过程中来。
如:
• 质量策划:QFD • 考虑人的因素的设计:人体工程学和防错设计 • 可靠性、维修性和可用性的设计 • 识别和控制关键元器件 • 技术状态管理 • 故障报告和纠正措施系统
通常相对固定的科研团队或项目组学术带头人是培训新 员工和学生的重要力量,也是传递经验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
对科研质量的几点体会
3.评审不走过场
对科研质量的几点体会
4.重视测量
科学研究的监视、测量和评审更依赖于评审 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应当识别并尽量采用科学 界已经存在并行之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例如,科 研小组内定期的项目进展会议就是一种非常成熟 有效的监视和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