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县职业教育中心
制冷和空调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培养,使新老教师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师德修养,树立依法
治教的观念,热爱教育事业,适应教学环境,增强教科研意识,熟悉
并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认真学习新世纪我国中职教
育改革的理论、方案,认真学习和了解中职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积极
主动地投身到新课程的改革实践中去,逐步熟悉教育教学常规,了解
有关的教育法规,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并走向专业化成长之
路,在两年之内成为合格教师,逐步成长为校级学科带头人、学科骨
干教师。
二、培养原则
1.集中培训、小组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培训由学
校统一安排,小组培训以教研组或学科组为单位进行,由组长统一安
排,分散培训“以老带新”结对子为主,由师傅统一安排。
2.教师基本功比赛与校本培训三大支柱相结合的原则。基本功包
括教学工作技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课件制作)、专业实操
和班主任工作技能等;三大支柱包括专家引领(含教师论坛)、同伴
听课、自我反思。
三、培养对象
新招教师、调入教师、在职在岗教师。
四、培养内容
1.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2.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
3.进行教学常规教育
4.学习教育政策法规
5.进行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的专题讲座
6.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五、培养措施
(一)新招教师岗前培养
对新招教师实行岗前培训与考核制度。岗前培训由学校组织实
施,接受培训的新招教师到岗报到后,根据培训学习的内容整理好学
习笔记,报到后交学校教务处检查,学校结合新招教师岗前培训的内
容在教学岗位上的应用能力进行考查。
(二)新招教师在岗培养
1.新老结对。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安排本学
科有经验的老教师与新招教师结成师徒关系,对新招教师进行全方位
指导,提高业务能力。每年新招教师分配入校后,学校立即安排指导
教师进行新老结对。指导期限为二年。新招教师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每期撰写一篇学习体会,每期接受学校的检查考核;指导教师要有指
导计划,做好必要的辅导记录、听课指导记录、备课检查记录(签字
或意见),每期接受学校的检查考核。
2.师徒听课。新招教师(徒弟)须先听后讲,坚持每周听指导教
师(师傅)的课不少于2-3节。指导教师每单元都要听徒弟的课,坚
持每学月不少于4节,每期听徒弟的课不少于10节。指导教师首先
要批阅新招教师]的教案,实行签字制度,帮助分析课堂教学情况,改
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同伴听课。学校每期组织同伴听课活动不少于3次,保证同学
科、同年龄教师的相互学习机会。
4.亮相课。每年9月下旬各校组织一次新招教师亮相课,学校和
指导教师根据亮相课的得失制定后期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新调入的教
师在入校后第一学月中下旬组织一次亮相课。
5.汇报课。在指导教师的指导期两年内每期最后一学月的上旬上
汇报课一次,新招教师充分展示学习效果,学校对指导教师和新招教
师的双边活动进行考核量化。汇报课的考核成绩列入两年后合格课的
成绩汇总认定。
6.合格课。在新招教师学习两年后第三学年初进行合格课展示认
定。认定方法:先由学校教导处组织听随堂课三次,然后组织新招教
师合格课展示活动,分别考核量化,再加上学习笔记、体会和每期汇
报课成绩,总分达90分或以上为“合格”。若不合格,则由新招教师
继续接受指导教师的培养,一年后再申请合格课认定。
7.优质课。取得合格课后的教师方可参加学校、镇教育管理中心、
县教委组织的优质课竞赛。
六、其它活动
1.走进新教师(包括新招教师和新调入的教师)。每年新教师到
校后,由各校在九月中旬组织一次“新教师才能展示”活动,让全体
教师走进新教师,认识新教师。才能展示包括编织、剪纸、工艺、“三
字一画”、音乐、舞蹈、弹琴、武术、拳击、艺术体操、演讲、英语、
普通话、方言、速算、记忆、电脑制作、软件使用、课件设计等。每
个新教师可以选若干项项目,原校教师可以参加助兴。
2.各类讲座。利用校内优秀教师资源开展各种讲座,如,教学经
验介绍、班级管理专题讲座、示范课或公开课等,让新教师在最短的
时间内成熟起来。
3.集中培训每校每期不少于3次,小组培训(教研组、学科组)
每期不少于2次,分散培训每期不少于3次。集中培训的内容以教师
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政策法规教育、课标基本理念教育等,接受全员
培训的教师必须做好笔记,期末接受学校检查。
4.每校每期进行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的专题讲座1次。
5.每校每年秋期举行教师基本功比赛1次,全体在职教师分语文
组、数学组、综合组全员参与。教育管理中心每年春季组织1次教师
基本功比赛,按上述三组分配各校参赛人数,对未全员参与的学校不
能组织参加镇级教师基本功比赛。每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的内容由教育
管理中心统一确定。
6.每校每年组织一次教师走出校门取经学习活动,促进教师专业
成长。回校后,每人必须认真总结、反思。
七、考核方案
1.制定师徒指导考核奖励方案。考核包括指导教师听课节数,签
字教案数量,被指导教师的教学成绩及成长表现,实行量化管理,由
年级及学校相关领导进行考评,每期考评一次,每两年(第三学年初)
总评一次。每年镇教育管理中心将表彰成绩显著的优秀指导教师。
2.制定新招教师教学合格评价标准,包括新招教师的学习笔记
(占5%)、学习体会(占5%)、每期汇报课1次(占20%)、领
导随堂听课三节的评分量化标准(占20%)和合格课评分标准(占
50%)。满分100分,得分在90分以上视为合格。
八、其他
1.制定新招教师]培养年表,包括师徒姓名、任教学科、培养起始
年限、每期考核成绩、终结成绩、是否合格等基本内容,该年表对被
培养的教师两年周期内的一切情况要明了清楚。
2.制定新招教师培养专用学习记录册、辅导记录册。
3.制定教师专业成长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