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therCAT协议从站设计与实现

EtherCAT协议从站设计与实现

第5期(总第204期) 2017年1O月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NO.5 

0ct. 

文章编号:1672—6413(2017)05—0096—02 EtherCAT协议从站设计与实现 杨勇军 ,龙 辛 ,王纪新 (1.湘潭大学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湘潭411105;2.湘电集团湘电风能有限公 司,湖南 湘潭411105) 

摘要:分析了几种以太网实现模型,根据需要和开发效率选定了采用ASIC开发方案,并分析了从站硬件和 软件的实现。 关键词:EtherCAT协议;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ASIC 中图分类号:TP393.11:TP27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现场总线是连接控制系统与被控设备的一种串行 数字式多点双向通信的数据总线,它实现了控制分散 化和控制系统开放化。但由于各厂家处理器应用协议 的不同,一般存在兼容性问题。工业以太网用于将若 干独立系统进行通信连接,基于以太网可运行不同协 议,因此不存在兼容性问题。但国内对工业以太网的 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采用ASIC方案实现了 应用层 IT应用l实时应用 网络和 传输层 TCP/IP 数据链 标准的以太网 路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标准以太网物理层 (a)通用以太网实现模型 EtherCAT从站。 1工业以太网实现模型 实时工业以太网为了达到高实时性能,都采取了 相应的策略以解决普通以太网的数据碰撞问题。对已 有的实时工业以太网,根据其实时性实现策略的不同, 实现模型可分为通用以太网实现模型、工业以太网实 现模型和实时工业以太网实现模型,其结构如图1所 示。 

应用层 IT应用 实时应用 网络和 过程数据 传输层 TCP/IP 数据链 标准的以太网 路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标准以太网物理层 应用层 IT应用 实时应用 网络和 过程数据 传输层 TCP/IP 

数据链 修改的以太网 路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标准以太网物理层 (b)工业以太网实现模型 (c)实时工业以太网实现模型 图1 以太网实现模型 图1(a)是目前常采用的模型,该模型采用独立帧 的格式进行通信,即主站一次只与一个从站实现通信, 其信道利用率低、实时性差,且处理速度受操作系统和 处理器的影响。图1(c)是建议采用的模型,该模型通 过集束帧的方式实现主从站之间的通信,即主站发送 一束包含所有从站需要交换信息的帧,且对帧的处理 是基于硬件的,即与处理器等性能无关,对于1 000个 数字I/O的刷新周期仅为30 s,对于一个高达1 486 B的以太网帧,数据的传输时间仅为300 ffs。因此,此 课题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2从站硬件实现 从站系统的构建主要是微控制器的选择,目前有 两种ESC实现方案可供选择:一种是IP—Core方案, 另一种是ASIC方案。其中ASIC方案是一种为实现 特定目的而设计的集成电路,与IP-Core相比,ASIC 芯片具有高效、紧凑、高性价比等特点。目前有两种 EtherCAT从站ASIC芯片可供使用:ET1100和 ET1200。其中ET1200适合在低成本、低复杂度、性 能要求较低的从站系统中使用,本设计采用ASIC方 案。 选定协议芯片后,然后考虑其物理环境的搭建,图 2为应用EtherCAT协议的物理连接图。其中连接器 为弹片式。 从站硬件电路主要包含电源电路、ET1100外围 电路、PHY芯片外围电路、ET12O0连接电路、PDI接 口和物理端口通信配置电路等。从站结构图如图3所 示。其中FPGA与ET1100采用并行与串行连接,与 ET1200采用串行连接,实现数字IO测试。 3从站软件实现 从站软件使用了分层的软件设计方法,可分成三 层来实现:①驱动程序;②EtherCAT协议栈;③应用 层。其中驱动程序主要包括寄存器配置、缓存读写、 

收稿日期:2017一O2—28;修订日期:2017一O6 18 作者简介:杨勇军(1989一),男,湖南岳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以太网,嵌入式系统。 2017年第5期 杨勇军,等:EtherCAT协议从站设计与卖现 ・ 97 ・ EEPROM模拟等供FPGA访问的程序。其他硬件驱 动程序主要用于初始化和操作Flash、ET1200等。本文 

塔基 

机舱 

CPU 

∞ ∞ 【 

采用FPGA+软核的方式实现SPI驱动,完成FPGA与 ET1200的数据存取。 POWER DIO AIO l ET1200l 

蔓圃l ∽ 蚕 曲 ∽ ∞ ∞ 

I ET1200 l 洞 f 翮 ∞ 

∞ 【 

光纤 

NET CAN DIO PIAO AIO 光纤 ∞ ∞ ∞ ∞ ∞ ∞ 图2 应用 ∽ ∞ 【工】 ∽ 昌 ∞ ET1200 基i l 连接器 EtherCAT协议的物理连接图 unsigned int i; int Status; u8 Addr_Cmd[4]; 图3从站结构图 对于SPI存取主要使用了两个接口,一个是 Etl200一SpiRd一2Byte;另一个是Etl200一SpiWr一 2Byte。其接口源码如下: u16 Etl200一SpiR(L2Byte(XSpi*SpiPtr,u32 Address) { unsigned int i; int Status; u8 Addr Cmd[-2]; u8 Send—Buf[2]; u8 Recv_Buf[2]; ul6 Recv—Date; Send—Buf[1]一0xff; Addr_Cmd[O]一(u8)((Address>>5)&0xFF);//MSB Addrcmd[1]一(u8)(((Address<<3)&0xF8)l READ—CMD);// LSB Status—XSpi—Transfer(SpiPtr,Addr—Cmd,NU[ L,2);//wirte Addr&Cmd Status=XSpi_Transfer(SpiPtr,Send_Buf,Recv_Buf,2);//Read Data RecvDate=(ul6)Recv_Buf[-1]; RecvDate=(u16)((Recv_Buf[1]<<8)lRecv_Buf[0]); return Recv—Date; void Etl200一SpiWr2Byte(XSpi*SpiPtr,u32 Address,ul6 Da— ta) ∞ 3 ∞ ∞ 

光纤 Ⅱ AddrCmd[0]=(u8)((Address>>5)8L 0xFF);//MSB AddrCmd[1]一(u8)(((Address<<3)8L 0xF8)IWRITE—CMD);// LSB Addr—Cmd[2]=(u8)(Data&0xff);//LSB Byte Data 

AddrCmd[3] (u8)((Data>>8)&0xff);//MSB Byte Data Status—XSpiTransfer(SpiPtr,Addr—Cmd,NULI ,4);//wine 

Addr8LCmd&Data } 此SPI驱动程序实现了对地址0x0012写入 

0x2233和对地址0x0012进行读操作。 4 结束语 本文实现了EtherCAT协议从站硬件和软件的设 计,通过编写应用程序实现了对某地址的读操作。 参考文献: [1]任计羽,范永坤,熊皑.EtherCAT高性能从站的设计与实 现[J].计算机应用,2014(增刊1):18—20. [23戴俊良,王文格.EtherCAT网络控制中从站间传输延时 研究l-J].工程设计学报,2014(5):494—498,504. [3]孙士超,王伟东,杜志江.实时以太网EtherCAT从站的 硬件系统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4(8): 52—55. E4]李木国,尹永洁,刘于之,等.基于PCIe总线接口的Eth— erCAT从站网卡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3): 921—923. [5]邹靖波,熊皑.EtherCAT从站硬件设计方法[J].微型机 与应用,2015(7):27—29. [6] 左振领,何方,李霄.基于STM32的EtherCAT从站的设计 与实现口].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6(7):1-3,7.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lave Station Using EtherCAT Protocol 

YANG Yong-jHa ,LONG Kin ,WANG Ji-xin (1.Key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Computing&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 1 1 1 05,China: 2.XEMC Windpower Co.,Ltd.,Xiangtan 41 1 105,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several kinds of Ethernet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s are analyzed.Based on the design requirement and development efficiency,an ASIC development plan is selected,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hardware and the software of slave station is analyzed. Key words:EtherCAT protocol;fieldbus;industrial Ethernet;ASI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