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高院买卖合同纠纷

浙江高院买卖合同纠纷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浙商提字第8号申请再审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牟洪鹏。

委托代理人:孙凤久。

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浙江万羽针织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骆兴豪。

委托代理人:骆兴洪。

申请再审人牟洪鹏为与被申请人浙江万羽针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羽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不服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浙金商终字第47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于2013年12月17日作出(2013)浙民申字第1134号民事裁定,提审本案。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4年2月2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申请再审人牟洪鹏及其委托代理人孙凤久,被申请人万羽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骆兴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012年6月18日,万羽公司向义乌市人民法院起诉称,牟洪鹏向万羽公司购买无缝内衣。2012年5月3日,万羽公司与牟洪鹏确认牟洪鹏欠万羽公司货款100万元。牟洪鹏出具的欠条中明确逾期付款则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计付利息,债权人有权向义乌市人民法院起诉。牟洪鹏从购买至今只支付了2万元的货款。请求:牟洪鹏支付货款100万元并赔偿损失(自起诉之日起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四倍计付至实际履行之日止)。

牟洪鹏一审答辩称,牟洪鹏与万羽公司不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牟洪鹏作为沈阳好梦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梦来公司)

的代表与万羽公司签订有区域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由万羽公司向好梦来公司垫款发货。应万羽公司要求,牟洪鹏将三张由其本人签名、捺印的空白欠条交于万羽公司,现万羽公司在空白欠条上添加了欠款数额、身份证号码、地址、落款时间等内容,讹诈牟洪鹏,应为恶意诉讼。请求:驳回万羽公司的诉讼请求。

义乌市人民法院一审查明,万羽公司、牟洪鹏之间曾有买卖无缝内衣的业务往来。2012年牟洪鹏向万羽公司出具欠条一份,载明:今欠万羽公司货款100万元,逾期欠款人同意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计付利息。债权人有权向义乌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嗣后,牟洪鹏分文未付。

义乌市人民法院一审认为,从万羽公司提供的过码单,牟洪鹏提供的提货单及双方提供的证明可以认定,万羽公司曾在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间委托义乌市金利托运处向牟洪鹏运输货物。牟洪鹏提供的提货单只能证明上述部分货物的签收情况,并不能证明万羽公司、牟洪鹏间不存在业务往来。且从牟洪鹏提供的中国农业银行账户历史明细查询记录,也可证明牟洪鹏曾于2011年1 0月15日向万羽公司支付货款2万元。综上,可认定万羽公司、牟洪鹏之间存在买卖合同关系。万羽公司所提供的欠条经牟洪鹏签字确认,应认定为系其真实意思表示,应认定为合法有效。万羽公司据此要求牟洪鹏支付货款,合法有据,予以支持。牟洪鹏辩称万羽公司、牟洪鹏间不存在买卖合同关系,其向万羽公司出具的系空白欠条,依据不足,不予采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义乌市人民法院于2013年1月23日作出(2012)金义商初字第1453号民事判决:牟洪鹏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万羽公司货款100万元并赔偿利息损失(从20

12年6月18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计付至判决确定的履行之日止)。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6900元,保全费5000元,合计11900元,由牟洪鹏负担。

牟洪鹏不服一审判决,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称,一、牟洪鹏与万羽公司之间无价值102万元无缝内衣的买卖合同关系,也没有收到万羽公司交付的相应价值的货物,更不存在向万羽公司出具积欠100万元欠条的事实。二、万羽公司不能提供其与牟洪鹏签订的书面买卖合同,向牟洪鹏发运货物的发运单和由牟洪鹏签收货物的签收单,更不能提供货物运输发票、销售发票等,应认定万羽公司与牟洪鹏之间无102万元无缝内衣的买卖合同关系。三、一审判决未查明所谓的102万元无缝内衣买卖合同的产生及履行事实,也未查明100万元欠条如何产生的事实,故意掩盖牟洪鹏只在欠条上签字捺印,欠条欠款时间、数额等内容由万羽公司填写的事实,用欠条本身来证明欠条记载的事项,应不能成立。四、一审判决仅认定万羽公司委托义乌市金利托运处运输货物,并未认定102万元无缝内衣已交付给牟洪鹏,应认定无证据证明牟洪鹏与万羽公司间存在102万元无缝内衣买卖合同关系,涉案的100万元欠条的基础事实应不存在。五、一审法院明知好梦来公司与万羽公司签订的区域销售合同书中,牟洪鹏为好梦来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还认定牟洪鹏与万羽公司存在无缝内衣买卖关系及所谓的100万元欠条,属徇情枉法。六、万羽公司起诉牟洪鹏的欠款为100万元,仅提供5万元的财产保全保证金,却查封了牟洪鹏价值500万元的房产,法律依据何在?七、一审法院在超过3个月的

简易程序审理期限后,仍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本案,违反法定程序。请求: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一、二审诉讼费及财产保全费,由万羽公司承担。

万羽公司二审答辩称,一、牟洪鹏与万羽公司之间存在买卖合同关系。证明的证据既包括牟洪鹏签名确认的欠条,还包括万羽公司提供的发货记录、发货清单、托运单。上述证据能够形成证据锁链,证实双方间发生买卖关系且交易金额为102万元的事实。二、牟洪鹏辩称将空白欠条交付给万羽公司不符情理。1.牟洪鹏未向万羽公司交付三份由其签名的空白欠条。牟洪鹏作为经商多年,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可能向万羽公司交付三份空白欠条。2.牟洪鹏非好梦来公司股东,就万羽公司与好梦来公司间发生买卖合同关系时,向万羽公司交付由其本人出具的空白欠条不符情理。3.由于牟洪鹏与万羽公司进行交易、对账及出具欠条时,牟洪鹏没有赖账,因而万羽公司没有保留更多的快递记录,仅能提供万羽公司与牟洪鹏之间的快递记录。三、关于托运凭证及收货情况。由于义乌市金利托运处沈阳卸货点未保留提货单底联,对牟洪鹏提供的提货单证据无法核实。退一万步,如果提货单真实,恰恰可以证明万羽公司通过义乌市金利托运处将货物发往沈阳的事实。至于提货单上“穆秀芹”的签名并不影响向牟洪鹏交付货物的事实,穆秀芹虽为好梦来公司法定代表人,也是牟洪鹏的小姨子。四、好梦来公司与牟洪鹏系两个不同的民事主体。牟洪鹏向万羽公司出具的欠条明确其本人积欠万羽公司货款。至于好梦来公司与万羽公司之间的买卖结算,双方将另行解决。

五、关于程序上的上诉理由。1.万羽公司申请采取的财产保全,缴纳的保证金是按照法院的要求缴纳。牟洪鹏并无证据证明被查

封的房产价值500万元,且房产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如财产保全行为给牟洪鹏造成损失,万羽公司愿意承担赔偿责任。2.一审审理未超过审理期限。诉讼中,牟洪鹏提出了管辖异议,后又对管辖裁定不服提出上诉,上述期限应予扣除。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除对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外,还查明,2011年10月15日牟洪鹏汇款给万羽公司2万元。

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是牟洪鹏是否与万羽公司发生过交易行为。首先,从本案的证据看,2012年5月3日的欠条为牟洪鹏以其个人的名义出具,虽牟洪鹏在二审中提供的区域销售合同书中有“好梦来公司出具借款欠据”的内容,但合同中所涉的欠条与本案欠条的主体不同,欠条中也无牟洪鹏代表好梦来公司签字的意思表示,故牟洪鹏主张本案的欠条为区域销售合同书中所涉的欠条缺乏证据支持。牟洪鹏还主张欠条中填空部分内容为万羽公司事后添加,但牟洪鹏未提供充足的证据予以证明。其次,牟洪鹏提供的中国农业银行帐户历史明细查询单可以证明其曾于2011年10月15日汇款给万羽公司2万元款项的事实。万羽公司也提供了价值100余万元发货清单、提货单,单据上载明客户为牟洪鹏,牟洪鹏对该货物已被领取的事实并无异议,只是主张由好梦来公司领取,但货物由谁领取并不改变发生交易的对象。二审期间,牟洪鹏还提供证据证明其曾代表好梦来公司与万羽公司签订过合同书,但该事实同样不能排除其以个人名义与万羽公司发生交易的事实。综上,一审法院认定牟洪鹏与万羽公司存在买卖合同关系并无不当,牟洪鹏应按欠条约定的内容履行。经审查,一审法院程序合法,牟洪鹏的上诉理由不足,不予

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应为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3年5月14日作出(2013)浙金商终字第474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3800元,由牟洪鹏负担。

牟洪鹏申请再审称,二审判决违反法律,违背客观事实,是错误的。一、诉讼主体错误。2011年2月28日,牟洪鹏代表好梦来公司与万羽公司签订了区域销售合同书,同年7月4日双方又签订了补充协议。依据上述两份合同,万羽公司与好梦来公司的代表牟洪鹏发生业务往来,双方间纠纷的产生应源于好梦来公司与万羽公司签订的合同,牟洪鹏的行为应为好梦来公司的行为,并非牟洪鹏个人与万羽公司间存在的买卖关系,牟洪鹏仅是好梦来公司的员工。就本案的法律关系而言,应为好梦来公司与万羽公司之间,对此,好梦来公司也未予否认,故本案的诉讼主体错误,万羽公司应将好梦来公司诉为被告而非牟洪鹏。二、本案债权债务关系认定错误。本案相关的经济活动是万羽公司依据与好梦来公司签订的二份合同产生,履行中,万羽公司所发的1022589元货物由好梦来公司法定代表人穆秀芹接收,牟洪鹏本人并未收到货物。牟洪鹏个人账户汇入万羽公司的2万元,也从好梦来公司提取,支付万羽公司代垫的好梦来公司应支付的运费,并非个人行为。万羽公司与牟洪鹏诉讼的纠纷是履行万羽公司与好梦来公司间合同的结果,其债权债务关系应认定为好梦来公司与万羽公司,与牟鸿鹏本人无涉。三、牟洪鹏的行为系职务行为。牟洪鹏为好梦来公司的员工,受公司指派与万羽公司签订合同,应为职务行为,万羽公司所发货物均由好梦来公司接收,不合格产品的退货

也由好梦来公司与万羽公司之间进行。牟洪鹏与万羽公司的经济活动系代表好梦来公司所为,并非牟洪鹏的个人意志。万羽公司明知牟洪鹏在履行合同时代表好梦来公司出具空白欠据却又起诉牟洪鹏个人,否认牟洪鹏的行为为职务行为错误。四、一、二审法院认定100万元欠条有效错误,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万羽公司提供由牟洪鹏出具的100万元欠条不应具有法律效力,该欠条中的欠款金额、时间、地址、身份证号码等内容均由万羽公司自行填写,并非牟洪鹏所写。万羽公司与好梦来公司的补充合同约定,由牟洪鹏代表好梦来公司向万羽公司出具三张空白欠条,此系牟洪鹏为表示合作诚意出具,出具欠条时双方曾约定,欠条空白处的内容将由牟洪鹏最终核实后填写欠款金额和还款时间,并加盖好梦来公司印章后生效。而万羽公司违背承诺,违反欠条应由债务人自行书写的法律精神,违法填写欠条内容,伪造牟洪鹏欠款1 00万元的事实,是单方行为,该欠条应认定无效,不应作为裁判的依据。请求:1.撤销二审判决;2.驳回万羽公司的诉讼请求;3 .由万羽公司承担一、二审诉讼费。

被申请人万羽公司答辩称,二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驳回牟洪鹏的再审清求。一、关于诉讼主体,牟洪鹏虽是好梦来公司的员工,但实际与万羽公司发生交易的主体既有好梦来公司,还包括牟洪鹏个人。二、万羽公司与牟洪鹏发生交易的证据确实充分。证明牟洪鹏与万羽公司发生交易的证据链包括:1.发货事实的证据:义乌市金利托运处的运货单及其出具的证明;2.付款事实的证据:牟洪鹏向万羽公司付款2万元;3.结算事实的证据:由牟洪鹏鉴名、按印确认的欠条。至于货物由谁接收,与交易主体无关。三、牟洪鹏的个人交易行为不是职务行

为。牟洪鹏代表好梦来公司签约、履约时的行为应为职务行为,但其个人与万羽公司交易的行为不应认定为职务行为。L.牟洪鹏非好梦来公司股东,其个人在履行职务行为时不可能为好梦来公司出具由个人署名的空白欠据。2.好梦来公司二审中出具证明材料证明牟洪鹏的行为代表公司,但实际情况是:2013年12月,万羽公司与好梦来公司在沈阳仲裁委员会受理的买卖合同纠纷案开庭中,好梦来公司明确牟洪鹏个人交易的部分与好梦来公司无关,牟洪鹏作为好梦来公司方的委托代理人出庭参加庭审。可见无论是好梦来公司还是牟洪鹏个人,都认可本案所涉交易确系牟洪鹏的个人交易。四、认定欠条有效正确。牟洪鹏拖欠万羽公司货款,有其确认的欠条予以证明。欠条的证明力远远大于好梦来公司二审中的事后“认账”。牟洪鹏主张本案所涉欠条为牟洪鹏履行好梦来公司的合同所为,与客观事实不符。1.区域销售合同中的乙方为好梦来公司而不非牟洪鹏。如需依据合同出具借款欠据,也应由好梦来公司出具。2.合同约定出具的应是借款欠据,而牟洪鹏出具的是欠条,两者名称不同。3.出具借款欠据的条件是为电视购物予以支持,不可能事先出具,且应根据实际欠款金额予以确认。4.牟洪鹏非好梦来公司股东,其本人不可能为好梦来公司对外出具欠条。5.牟洪鹏作为多年以来从事营销的人员,不可能以本人名义出具空白欠条,且有三份之多。请求:驳回牟洪鹏的再审申请,维持二审判决。

再审中,牟洪鹏提交证据四份。一、万羽公司于2011年7月1日向好梦来公司出具的特许经销授权书二份。证明万羽公司授权好梦来公司在沈阳、中国区域电视购物经销其“万羽”、“千研”牌无缝美体内衣产品系列的销售,双方经营的主体为万羽公司

和好梦来公司,而非牟洪鹏。二、万羽公司交付给好梦来公司的发货清单,证明所有发货清单记载的货物均发给好梦来公司,非牟洪鹏个人。万羽公司将其发给好梦来公司的货物清单中抽出16张,共计1022589元起诉牟洪鹏,说明双方的经济活动是两公司,非牟洪鹏个人。三、万羽公司提交给沈阳仲裁委员会的9个供货单位的发货合同,证明牟洪鹏是好梦来公司的沈阳指定收货人。四、万羽公司业务经理余美玲手写对帐单和彭美的电子对帐单,证明包含在本案中交易的货物,其买卖关系均由万羽公司与好梦来公司之间进行,与牟洪鹏无涉。

被申请人万羽公司质证认为,证据一,特许经销授权书中手写部分的内容,为好梦来公司自行填写,该内容与万羽公司、好梦来公司签订的合同存在矛盾。万羽公司不否认其与好梦来公司将存在买卖合同关系,但万羽公司与牟洪鹏个人间也存在买卖合同关系。对证据二的真实性无异议,但对证明目的有异议。发货清单中发给好梦来公司的均写有好梦来公司的公司地址,发给牟洪鹏的,均未写明地址。证据三,产品购销合同,对其中四份即0 002051、0002039、0002130、0002117的合同真实性有异议,该合同不仅为复印件,且未加盖万羽公司的公章。其他7份合同,为万羽公司与好梦来公司之间发生的买卖关系,与本案无关。证据四,牟洪鹏提交的手写对帐单非原件,对真实性有异议。从证据本身看,最后一页为好梦来公司自行书写,应为万羽公司与好梦来公司间发生的交易情况,与本案无关联性。且该手写对帐单不清楚系何人所写,余美玲也非万羽公司的员工。对电子对帐单的真实性无异议。

被申请人万羽公司提供证据一份,即好梦来公司于2013年11

月15日向沈阳仲裁委员会提交的仲裁请求变更申请书,证明好梦来公司因与万羽公司买卖合同纠纷向沈阳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牟洪鹏作为好梦来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在变更申请中,好梦来公司已将本案争议的1022589元货款从其原仲裁请求中扣除的事实。

申请人牟洪鹏质证认为,对真实性无异议,对证明目的有异议。该证据恰恰证明万羽公司确与好梦来公司有业务往来,好梦来公司的变更申请,系本案二审判决已生效后,所作的无奈变更。

本院对证据的认证意见,牟洪鹏提供的四份证据,万羽公司对其真实性不持异议的部分予以认定,对其与本案的关联性将结合本案其他证据予以综合认定。对万羽公司持有异议的部分,应均系复印件,均不予认定。万羽公司提供证据,牟洪鹏对其真实性不持异议,对其真实性予以认定,但对与本案的关联性亦将结合其他证据予以综合认定。

本院再审查明的事实除与二审法院认定的一致外,还查明,2 013年4月9日,好梦来公司作为申请人向沈阳仲裁委员会提出以万羽公司为被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好梦来公司将本案争议的102万余元列入其仲裁请求中。庭审中,万羽公司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该部分争议属于牟洪鹏与万羽公司间的交易。好梦来公司于2013年1 1月15日变更仲裁请求,将本案争议的102万余元货款,不列入其与万羽公司间买卖合同纠纷中。沈阳仲裁委员会作出的(2013)沈仲裁字第13036号裁决书中,未将万羽公司与牟洪鹏之间的争议列入其中。二审庭审中,牟洪鹏自认好梦来公司股东为穆秀芹、穆秀仁、穆秀云三人。穆秀云为牟洪鹏的爱人,穆秀芹为牟洪鹏

的小姨子。

本院再审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为万羽公司作为的供方,在与合同的需方发生买卖合同关系时,其合同的相对方为牟洪鹏个人还是好梦来公司。由于本案争议货物的履行期间,在牟洪鹏作为好梦来公司委托代理人代表好梦来公司与万羽公司发生买卖合同关系的履行期内,且万羽公司与牟洪鹏又无书面买卖合同印证,在此情况下,对牟洪鹏在本案中的身份认定确有一定困难。本院根据民事诉讼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认定本案中牟洪鹏与万羽公司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理由是:1.牟洪鹏与好梦来公司存在特殊关系,为其自身利益,不排除以自己名义与万羽公司发生买卖关系的可能。二审中,牟洪鹏已自认好梦来公司股东为穆秀芹、穆秀仁、穆秀云三人。穆秀云为牟洪鹏的爱人,穆秀芹为牟洪鹏的小姨子。就好梦来公司的公司构成看,牟洪鹏虽与公司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但为其自身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履行职务行为的同时,以本人名义从事相关交易的情况也常有发生;2.义乌市金利托运处的过码单及其出具的证明,可证明向牟洪鹏发货的事实。从过码单记载的内容看,均写明为牟洪鹏个人,与牟洪鹏提交的义乌市金利托运处提货单内容一致,虽然提货单货主栏内大部分有好梦来公司法定代表人穆秀芹的签名,但由于穆秀芹与好梦来公司其他股东及牟洪鹏之间存在亲戚关系,并不能以穆秀芹的身份而否定万羽公司未向牟洪鹏交付货物的事实;3.牟洪鹏从其个人账户向万羽公司支付2万元款项,应认定牟洪鹏与万羽公司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好梦来公司虽与万羽公司在同一期间内存在买卖关系,但好梦来公司均以自己的名义向万羽公司支付款项,无证据证明牟洪鹏支付的款项为其代好梦来公司支付;4.由

牟洪鹏签名、捺印向万羽公司出具的欠条,可证明双方间存在买卖关系的事实。2012年5月3日由牟洪鹏签名、捺印的欠条,虽部分内容非牟洪鹏本人所写,但在牟洪鹏无证据证明为非本人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应对该欠条的效力予以认定。牟洪鹏作为从事经营活动多年的公司员工,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代表公司为履行好梦来公司与万羽公司的买卖关系而依据合同出具借款欠条,不可能以自己名义出具欠条,来承担本不应由自己的承担民事责任;5.万羽公司与好梦来公司的纠纷已经仲裁裁决。好梦来公司向沈阳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的其与万羽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涉及本案争议的部分已在庭审中撤回,牟洪鹏系好梦来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好梦来公司撤回该部分仲裁请求,一方面反映本案二审判决已就该争议作出了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本案争议确与好梦来公司申请仲裁的部分存有差异。

综上,牟洪鹏向万羽公司出具的欠条,系其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应认定有效。牟洪鹏未支付欠款,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牟洪鹏申请再审的理由,不能成立。二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实体处理恰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二百零七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维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浙金商终字第474号民事判决。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黄 梅代理审判员 方素平代理审判员 倪佳丽

二〇一四年六月三十日书 记 员 吕 俊

买卖合同纠纷代理词(胜诉)

XXXXX(北京)仪器有限公司与XX市X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 代理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0条、第58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28条之有关规定,北京龙佑律师事务所受XXXXX(北京)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的委托,指派我们担任诉讼代理人,依法参加XX 公司与XX市X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YY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的本诉与反诉活动。接受委托以后,我详细查阅了与本案有关的全部证据材料,同时对与本案有关的问题和事实情况依法进行了必要的调查了解。至此,为进一步查明本案事实,维护XX公司的合法权益,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并结合庭审情况发表代理意见如下: 一、XX公司依约履行了自己的合同义务,YY公司亦应当履行向XX公司的付款义务。

XX公司和YY公司经协商一致,于2008年10月签订了买卖合同。此合同约定内容系XX公司和YY公司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未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和限制性规定,未损害国家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等,属合法有效。YY公司工作人员AA签字确认的总装箱清单中明确记载有合格证及其相关技术资料,所涉产品的型号、生产厂家与合同约定均一致。YY公司辩称的没有合格证、交付的货物与合同约定不相一致纯属胡搅蛮缠,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在XX公司完全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后,YY公司亦应当依合同第七条约定履行向XX公司支付价款的义务,并且支付迟延履行的违约金和滞纳金。 二、XX公司的产品不存在质量问题。 根据合同第六条第四款的约定,“对产品的质量提出异议的期限:外观质量在产品安装结束后一个月内提出异议,内在质量在负荷试车后一个月内提出异议”。 YY公司在产品安装调试完毕投入正常生产已长达十八月之久未提出任何异议,因此,YY公司已经失去了对XX公司的产品提出任何质量异议的权限。 另一方面,XX公司依合同约定履行了供货义务,并经YY公司工作人员AA 签字确认。虽后YY公司表示仪表间没有建好,并且对没有专用仪表间导致安装调试以至正常使用的迟延和将会对仪器造成机柜进水等损害的后果已知熟。YY 公司确认,由于没有仪表间对仪器所造成的损害,XX公司不承担损坏责任。 即使YY公司后来建造了简易的仪表间,此仪表间如原告向法庭出示的照片所示,脏乱不堪,到处露风露雨。所以XX公司认为,YY公司在此精密仪器的长期使用过程中未能对仪器尽善良管理义务,是造成机器故障的原因。即使这样,XX公司在前期还是应YY公司的要求,免费提供了维修服务(清理泵膜,补焊等),使仪器正常使用至今。 综上,XX公司提供给YY公司的产品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仪器偶尔出现故障的原因很明显是YY公司对仪器使用、管理不当所造成,与XX公司的产品质量无关,且YY公司已失去提出质量异议的权限。 三、XX公司没有必须维修的义务,也根本不存在退货的问题。

2021年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解读

YOUR LOGO 2021年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 释解读 When concluding a contract, the parties of the contract purpose should be determined. The conclusion and performance of contracts are also human behavior.

专业合同系列,下载即可用 2021年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 解读 导语:合同目的具有确定性。一般情况下,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的合同目的应该是确定的。从严格意义而言,任何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也属于人的行为,而且是比较正式的行为,所以更应该具有一定的具体目的。因此,对于特定的合同当事人,其合同目的是确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已于20XX年3月3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4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XX年7月1日起施行。 二○一二年五月十日 法释〔2012〕7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 解释(20XX年3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45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一、买卖合同的成立及效力 第一条(辅助合同多样性)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同,一方以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等主张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

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其他相关证据,对买卖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认定。 对账确认函、债权确认书等函件、凭证没有记载债权人名称,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以此证明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第二条(预约合同效力)当事人签订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意向书、备忘录等预约合同,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买卖合同,一方不履行订立买卖合同的义务,对方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预约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无权处分的合同效力)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n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 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四条(电子合同)人民法院在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认定电子交易合同的成立及效力的同时,还应当适用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规定。 二、标的物交付和所有权转移 第五条 (电子信息产品的交付)标的物为无需以有形载体交付的电子信息产品,当事人对交付方式约定不明确,且依照合同

买卖合同纠纷法律依据

买卖合同纠纷法律依据 篇一:买卖合同纠纷违约金与相关法律法规买卖合同中逾期违约金与逾期利息(逾期损失)问题鉴于,欠款纠纷的买卖合同案件,所提出的诉讼请求除返还欠款外,当事人的金钱孳息损失,是以“逾期违约金” 提起还是应以“欠款利息”提起的问题,在查阅相关案例及法条后,就如何准确定位该诉讼请求,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也为今后该类型的诉讼案件提供一些思路。 一、逾期付款违约金和逾期利息(逾期损失)的概念所谓“违约金” ,顾名思义,是指合同一方违反合同的约定,而应向合同相对方支付的一定金额。其存在的前提是合同对此有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就是合同双方约定当一方不按期履行其付款义务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违约金。逾期利息(逾期损失),是指一方有向另一方支付一定金钱的义务,而其并未履行这个义务,另一方有权在向其主张支付本金时,同时主张本金延付期间的利息。 由上可知,原告主张逾期付款违约金,应当有合同约定,而主张逾期利息(逾期损失),则不一定有合同的约定,甚至不一定是合同纠纷,只要能够证明存在欠款的事实即可。 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款项支付的不同情形 1、当事人既约定了支付款项的时间,也约定了逾期支 付款项应承担的违约金或支付利息的标准或数额; 2、当事人约定了支付款项的时间,也约定了逾期支付款项应承担违约金或支付利息,但未约定违约金或利息的计算方法或数额;

3、当事人约定了支付款项的时间,但未约定逾期支付款项是否应承担违约金或支付利息; 4、当事人对支付款项的时间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 三、原告一般会列出的几种诉讼请求模式。 1、在请求对方支付款项本金时,同时请求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 2 、在请求对方支付款项本金时,同时请求支付利息; 3、在请求对方支付款项本金时,既请求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又请求支付利息; 4、在请求对方支付款项本金时,同时请求赔偿利息损失。四、针对不同情况应当采取的诉讼模式。 我国现行法律对不同的合同中出现的欠款情形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是不尽相同的。《合同法》对此情形的基本规定是支付违约金,如总则部分和分则中的买卖合同、承揽合同、技术合同等。但是有些合同,如借款合同、建设工 程合同等,则规定的是支付利息。另外有些合同,既没有规定应支付违约金,也没有规定应支付利息。 根据上述不同类型的合同约定,我总结出以下四种向对 方主张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或利息的方法: 1、合同双方明确约定了支付款项的时间和逾期支付违约金或利息的计算方法或金额。这时,应严格按照双方的合同约定来主张违约金或利息(除非此类约定违反了法律规定)。此种情况下,不论是逾期付款违约金还是欠款利息,两种表述都是可以接受的,不会引起歧义,也不

合同纠纷管辖权异议上诉状

合同纠纷管辖权异议上诉状 合同纠纷管辖权异议上诉状【1】 上诉人(原审被告):山东某某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张某某,董事长 住所地:山东省济南市某某区某某路南 代理人:山东法杰律师事务所王成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安徽某某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杨某某,董事长 住所地:安徽省某某市某某县某某街某某号 上诉请求 1、依法撤销某某县人民法院(2010)来民二初字第00099-1号民事裁定书; 2、将本案移送至山东省济南市某某区人民法院进行审理。 事实和理由 2010年7月15日,上诉人山东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就某某县人民法院受理被上诉人安徽某某股份有限公司诉上诉人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向某某县人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认为某某县人民法院没有管辖权,该案应移送上诉人山东某某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010年7月22日,某某县人民法院就此作出了(2010)来民二初字第00099-1号《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上诉人提出管辖权异议。 上诉人认为某某县人民法院的裁定违背了事实和法律规定,属于

错误的裁定,应根照《民事诉讼法》第22条的规定,依据"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将本案移送至上诉人的住所地人民法院(山东省济南市某某区人民法院)审理。 具体理由如下: 一、原审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 原审裁定认为:本案中的双方当事人在买卖合同中第十二条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约定:合同发生争议时,双方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时,双方均可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直接向起诉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认定该院对该案具有管辖权。 上诉人认为: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4条之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选择管辖无效的协议无效,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的规定确定管辖。 "2、在本案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方式问题上,当事人双方约定了"申请仲裁"或"起诉"两个不同的争议解决方式。 因此,在合同中,既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又选择人民法院管辖,违反了仲裁管辖权与法院管辖权相排斥的原则,可以认定双方对于以何种方式来解决双方争议并未达成合意,意思表示不一致,应当属于约定不明确,该争议解决方式的约定不明应属无效,因此,上诉人认为原审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

(完整)《最高院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全文解读

《最高院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 为正确、及时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相关法律,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本解释所称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统称为出卖人)将尚未建成或者已竣工的房屋向社会销售并转移房屋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释义】本条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商品房”大概只有在中国才有,它的作为房屋的一种,是相对于“公房”和“二手房”来说;不仅如此,我们还给它赋予了新的内容,就是那些还没有完工不具备使用功能的房屋。 此条解释让人看起来还有点思考:什么“尚未建成”?什么叫“已竣工”?为了避免歧义,我认为还是“未竣工”和“已竣工”作为分界点比较好? 第二条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 【释义】中国的预售制度由来已久,目前由94年《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95年建设部《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进行调整,但是两个文件总共只有17条,如果除去重复和无用的内容,则仅13条1100字,可谓大道至简。 高法的这项解释是一种明显的功利思想前三句认定预售许可制度的有效性,后两句则认定了开发企业的变通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想利用开发商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这一点来进行诉讼,应快点行动,否则磨磨蹭蹭的等下去,等对方有了许可证后再诉讼,一切都

晚了;因为《预售许可证》相对于《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来说,其取得的成本比较低。 第三条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亦应当视为合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释义】本来《合同法》第十五条已经规定了广告内容可以作为要约或者要约邀请,如果作为要约的话,其内容应当作为合同内容兑现,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 但是建设部《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又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发布的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所明示的事项,当事人应当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这一条看起来是保护了消费者,但实际上它的潜台词是说:“如果广告不写入合同,那么广告就不做为合同的一部分,开发商就不需要就广告内容承担责任”。 幸运的是,起草《合同法》的学者们没有象建设部的官员这么写,否则全世界都会嘲笑中国法律人的弱智;更幸运的是,法官们的良知在他们制定司法解释的时候驱使他们力求恢复法理的真相,虽然只是恢复了“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这一部分,但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我们要向法官们致敬。 希望这一条最后直接改成“广告和宣传资料应当做为房地产合同的要约”,因为过长的定语使消费者难以理解,而且还会给欺诈者以更多开脱的机会。 第四条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受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应

最高院判例:买卖合同判例规则知识讲解

最高院判例:合同法纠纷案例指导 1.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合同约束受托人与第三人。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后,委托人可以选择是否行使介入权:委托人行使介入权的,则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与第三人,委托人可以要求第三人向其承担违约责任;委托人不行使介入权的,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合同仍约束受托人与第三人,受托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违约责任,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纠纷根据委托合同的约定另行解决。 ——上海闽路润贸易有限公司与上海钢翼贸易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6年第1期) 最高法院认为:本案所涉的《购销合同》是闽路润公司基于兴盟公司的委托与钢翼公司订立,现尚无证据证明钢翼公司在与闽路润公司订立合同时明知闽路润公司是基于兴盟公司的委托与其订立的合同,故不能依据《合同法》第402条认定该合同直接约束兴盟公司。 《合同法》第403条第1款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但第三人与受托人订立合同时如果知道该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除外。 根据该规定,隐名代理的受托人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后,委托人可以行使介入权直接向第三人主张权利。委托人行使介入权,则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与第三人,委托人代替受托人成为合同主体,受托人不能行使合同权利;委托人不行使介入权的,则合同仍约束受托人,受托人可以行使合同权利。在闽路润公司向钢翼公司主张权利之前,兴盟公司并未向钢翼公司主张权利,故不能认为兴盟公司已经行使介入权。既然兴盟公司没有行使介入权,则不是《购销合同》的主体,不享有《购销合同》项下的权利。 闽路润公司虽是基于兴盟公司的委托与钢翼公司订立《购销合同》,但其是以自己的名义与钢翼公司订立的合同,在兴盟公司并没有行使介入权的情况下,闽路润公司仍是《购销合同》的主体,有权行使《购销合同》项下的权利。因此,在符合法定解除条件的情况下,闽路润公司有权解除《购销合同》,并要求钢翼公司返还货款。 2.在判定合同的效力时,不能仅因合同当事人一方实施了涉嫌犯罪的行为,而当然认定合同无效。此时,仍应根据《合同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合同的效力进行审查判断,以保护合同中无过错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安全和交易秩序。在合同约定本身不

如何确定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权

本案如何确定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权 作者:林诒高发布时间: 2004-06-28 11:10:52 一、案例 2001年11月21日,原、被告签订《工矿产品购销合同》一份,合同第三条交货地点、方式中约定“由供方(即原告)送货至需方(即被告)仓库或指定地点”。原告完成供货义务后,双方于2003年7月3日共同确认出具了一份《对账单》,载明被告尚欠原告货款155万余元,但对付款方式和付款地点未作约定。原告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履行地为由,向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被告偿付货款。 二、分歧 对本案的履行地及其管辖法院存在不同看法: 第一种意见认为:双方共同出具的《对账单》,对付款方式和付款地点未作约定。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第三项的规定,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根据本案《对账单》,原告是接受货币的一方,本案的履行地应在原告一方,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作为合同履行地的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 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案的《对账单》是基于双方签订了《工矿产品购销合同》而成立的买卖法律关系,应以该买卖合同的履行地确定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确定经济纠纷案件管辖中如何确定购销合同履行地的规定》,交货地点

为该买卖合同的履行地,作为合同履行地的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 三、管辖权的确定依据 买卖合同(即购销合同)纠纷管辖权的确定依据有《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诉意见》)第19条“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依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实际履行地点与合同中约定的交货地点不一致的,以实际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确定经济纠纷案件管辖中如何确定购销合同履行地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约定的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合同)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给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合同法》第六十二条“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第一百四十一条“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第一百六十条“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支付价款”等等。实务中,对以确定管辖的被告住所地争议不大,但是,由于对买卖合同履行地的不同理解,使得此类纠纷引发的管辖权争议问题较多,前述就是典型的案例。 四、合同履行地的理解 所谓“合同履行地”,通常认为是“合同规定履行义务的地点”,也即义务清偿地点。可具体到个案中,由于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法律行为,这决定了买卖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因此买卖合同的双方既是权利人又是义务人,不管是出卖人还是买受人都必须履行相应

答辩状买卖合同纠纷案答辩状

买卖合同纠纷案答辩状 尊敬的审判长、书记员: XXXXX事务所依法接受本案被告XXX的委托,指派我们作为其诉讼代理人,今天依法出席本案的庭审活动。 代理律师的职责是依据事实和法律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在今天的法庭审理中,我们将遵循这一原则全面履行我们代理职权,希望得到法庭及各位诉讼参与人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我也相信由于双方代理律师的介入将会给法庭提供一个兼听则明的条件,以利于法庭对该案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裁决。 作为本案被告的代理人,庭前我们仔细的研究了起诉书和所谓的买卖合同,查阅了相关卷宗材料,刚才又听了法庭调查的全过程,我们认为原告的起诉理由是不能成立的,法律依据也是不充分的,现将我们的具体观点陈述如下。 一、被诉人在本案中无享有诉权,我当事人不是合格的被告,其无诉权应不受法律的保护,原告与被告二之间针对本案没有法律上直接利害关系。 直接的利害关系指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终止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 本案原告提供的不是买卖合同,而是“结算清单”。 1、被告二XXX不是渔师殿、大雄宝殿产权所有人

2、被告二XXX不是渔师殿、大雄宝殿投资商 3、被告二XXX不是渔师殿、大雄宝殿建筑承包商。 4、被告二XXX无非该建设工程的材料收发人员 二、关于原告提供的证据 1、该瓦片是用在大雄宝殿与渔师殿,被告二对这两者没有任何收益权,所以也不应该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2、至于结算清单签字,清点数量是他的责任,签字属于他的责职范围,应该、必须、而且一定要签。 只有他签字原告才根据他的证明向有关单位结算。 3、结算清单上面被告二的签字只能证明收到瓦片的数量、商品检验合格后与开发商、承包商或者产权所有人按此结算凭据。 被告二结算清单上的签字、不存在买卖合同关系、只起到证明作用。 三、针对本案案由认定错误 1、根据被告提供证据是“结算清单”顾名思义只是用来结算之用,对原告所述买卖纠纷合同不存在任何关系。 2、原告与被告之间不存在买卖,更谈不上有欠款纠纷。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完全不符合买卖合同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有效法律行为的全部要件不符合。

解读《最高院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

解读《最高院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正确、及时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相关法律,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本解释所称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统称为出卖人)将尚未建成或者已竣工的房屋向社会销售并转移房屋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释义】本条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进一步明确了本解释的适用范围。所谓 商品房买卖是相对于经济适用房、公房改制出售的房改房、单位集资房、个人私房的交易行为而言。经济适用房、公房改制出售的房改房、单位集资房的交易受国家政策调整的因素比较高,其与商品房交易的主要区别在于市场化程度不同;个人私房交易中,交易各方都不是 开发商,其与商品房交易的主要区别在于交易的其中一方是否必须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通俗讲,是一手房与二手房的区别。 另外,此条解释中“尚未建成”和“已竣工”的概念似乎有些模糊,因此有人认为为了避免歧义,应 改为“未竣工”和“已竣工”作为分界点。 第二条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 【释义】《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4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 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该规定应理解为强制性规定。《城市房 地产开发经营条例》、《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亦有相关规定。根据合同法第52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所以,在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明的情况下,开发商与购房人签定的合同效力将不被人民法院认可。在以前的司法实践中这一点也是确定的,本条解释的重点在于条文中的但书部分。但书部分规定,开发商在与购房人签定房屋买卖合同时,虽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明,但若在合同签定后至因该合同产生纠纷诉至法院 前这段期间取得预售许可证明,则法院不因开发商在订立合同时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明而认定 合同无效。在交易中若存在此类情况,作为开发商应及时取得预售许可证明,以保证交易的稳定;作为购房人若想解除合同,则应及时通过诉讼主张权利。 第三条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 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亦应当视为合 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买卖合同纠纷证据与举证

买卖合同纠纷证据与举证 买卖合同纠纷证据与举证当事人因为合同问题而产生纠纷的,此时如果向法院起诉,要想获得有利判决的,都必须要提供相应的证据,然后进行质证。那么大家知道买卖合同纠纷需要提交什么证据吗? 一、证明当事人(原告、被告、第三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a、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户口薄、居住证等; b、当事人为法人或其它经济组织的,应当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登记机关注册的工商信息资料,社团法人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等; c、当事人在讼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名称变更或分立、合并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二、证明买卖合同关系及从属的担保合同关系成立的证据 a、买卖合同书; b、订货单; c、证明违约、承诺生效的信函、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 d、证明口头合同成立和生效的证据,如证人证言,实际履行凭

证等; e、证明担保合同关系的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定金合同或交付定金的凭证、保函等。 三、证明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 a、交、收货凭证:交货单、送货单、提货单、收货单、入库单、仓单、运单等; b、货款收支凭证:收据、银行付款凭证、发票等; c、证明拖欠货款的证据:结算清单、欠条、还款计划还款承诺书、能证明欠货款事实的信函等; d、合同约定向第三人履行或第三人履行的,则提交第三人关于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明及相应凭证。 四、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计算清单,并注明计算方法、公式、依据等。 五、其他与举证有关的注意事项 a、在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时,要求当事人须在收到法院举证通知书之次日起三十日内完成举证;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时,要求当事人须于收到法院举证通知之次日起十五日内完成举证。 b、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法院准许,可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举证申请,是否准许同法院决定。 c、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应依法在举证期限届满七

买卖合同的诉讼管辖

篇一:签订买卖合同时如何有效约定管辖法院 签订买卖合同时如何有效约定管辖法院? 张国华 企业对外签订买卖合同,经常涉及“约定管辖”。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约定管辖”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我们应注重理解和运用,适当约定较为便利、合适的法院打官司,以节省诉讼成本,达到诉讼目的。 “约定管辖”须符合法定规则。笔者在多年的法制服务活动中,发现有些企业想方设法、费尽口舌争取到管辖条款,却因约定欠妥而得不到法院认可,到头来空忙一场,还因管辖异议,被人为拖延诉讼,贻误时机,实在可惜。 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一:某不锈钢制品公司与山东的某贸易公司签订供销合同一份,约定不锈钢制品公司向 “如发生纠纷,贸易公司供应不锈钢紧固件。为保障货款回笼,不锈钢制品公司提议写出约定: 由不违约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解决。”合同签订、送出30多万元货后,贸易公司迟迟不付款。为此,不锈钢制品公司向本市法院起诉。但诉状送达被告时,贸易公司却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经审查认为,在审理前无法判定谁才是合同约定的“不违约方”。裁定将案件移送到被告即山东贸易公司所在地法院处理。 案例二:赵某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在上海办公司的沈某,两人一见如故。当赵某拿出以往格式合同打算给对方签字时,沈某仔细看过提出补充条款:“如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则交由乙方(指沈某公司)所在地法院裁定”。赵某为了公平,要求把条款改为“交由甲方(指甲方工厂)或乙方所在地法院管辖”,终于达成协议。签约后,赵某按时送货到对方公司,可左等右要就是追不到货款,则一纸诉状送给本市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看后告诉他,由于约定的管辖条款无效,须到对方所在地法院起诉。 案例三:原告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与南通某贸易有限公司签订钢材买卖合同,双方约定:如发生争议协商不成,则向xx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该案标的额不超过95万元,属基层法院管辖范围,承办法官查明事实后,将该案依法移送。 那么,究竟应如何有效地约定管辖法院呢?归纳起来,应把握“五个只能和不能”及“两个不得”。 一是只能约定一审法院,不能约定二审法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审法院确定后,二审法院则按照级别管辖的规定当然确定。一审判决、裁定后当事人上诉的,只能上诉至一审法院的上级法院,而不得向其他法院上诉。 二是只能约定有联系的法院,不能约定无联系的法院。根据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选择的管辖法院,包括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超出该范围任意选择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四是只能明确约定,不能模糊约定。当事人选择管辖法院必须是明确的。如有的公司约定“在甲方所在地按照合同法处理”。其本意是在甲方所在地法院诉讼,但是“按照合同法处理”的方式有多种。对方提出管辖异议后,法院认定异议有效,则裁定移送管辖。其实,该公司完全可以约定发生争议“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五是只能以书面约定为准,不能以口头约定为凭。约定管辖法院是要式行为,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协议管辖必须以书面形式,可以是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也可以是在诉讼前达成的选择管辖的协议。如果合同中未约定管辖法院,仅口头达成协议,即使对方予以认可,在没有签订书面约定管辖协议的情况下,该口头约定仍不能采用。 “两个不得”,即约定管辖不得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法院对于级别管辖是有硬性规定的。某案件按性质或者标的额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如果选择由中

买卖合同纠纷被告代理词

代理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我们接受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作为其委托代理人,参与本案的诉讼活动。庭审前搜集了相关证据并进行了证据交换,参与了法庭调查、质证。现结合本案的事实及庭审情况,根据法律规定与原、被告所签订的《合同》约定,发表如下代理意见,请合议庭采纳。 一、原告所述事实与实际不符,原告就所诉事实所主张的金额与本案实际金额出入很大。 原告以被告不履行两份《电缆供货合同》(分别签订于2014年7月10日,2014年9月24日)所约定的付款义务为由提起诉讼,并称合同总价款为12158060.24元,目前仍欠款3537269.54元。这与实际履行情况不符。事实上并非如此,原、被告所签订的两份《电缆供货合同》的总价款为9028788.4元(6934388.4元+2094400元),合同为电缆固定单价合同,数量按项目具体数量为准,截止原告起诉时止,原告共给被告送电缆及其附件价款为9167574.64元(其中电缆8958956.282元,附件208618.358元)[被告的第一组证据供货、收货凭证及出、入库汇总表(第1-471页),第八组证据退货材料汇总表(第787-792页)],被告已给付货款现金金额为5955174.68元(其中电缆款5872710.03元,附件款82464.65元),以房抵债金额666953元(332994元+333959元)(详见被告第二组证据第560-561页),合计支付电缆及其附件价款为6622127.68元[被告第二组证据第472-561页,第七组证据第757-786页],被告仅欠原告货款为2545446.96元。原告在起诉状中所述的金额均包括了与本案无关的《工业品买卖合同》所涉款项,实际上是原告以两份电缆合同起诉了三份合同(其中一份为电线合同)的价款。因此,原告所述与事实严重不符。 原告在诉讼中称,关于2014年5月4日签订的《工业品买卖合同》(电线合同)约定合同价款为716840.3元,已履行完毕,所欠货款全部为电缆款,显然是不符合合同约定和实际的履行情况。合同约定为固定单价合同,数量按项目具体数量为准,原告在实际履行过程中根据被告项目的需求继续提供和补足了货物,总价款也远远超出原告所说的合同价款。所以,此合同仍未履行完毕。同样,如果按原告此种说法,原、被告双方所签订的两份电缆合同价格总计9028788.4元(实际价款为916754.64元),何来总价款12158060.24元?所以原告的说法不成立,此三份合同都未履行完毕。 二、关于2014年5月4日双方签订的《工业品买卖合同》,晋州市人民法院无管辖权。 2014年5月4日,原、被告双方所签订的《工业品买卖合同》,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发生争议的管辖权法院为需方人民法院(即怀仁县人民法院)。而且,就此合同争议被告已向怀仁县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并缴纳了诉讼费用(详见证据六的第756页),所以晋州市人民法院对此无管辖权,该合同所涉价款不应该由晋州市人民法院审理。 三、被告未支付原告电缆及其附件价款2545446.96元是依法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被告不支付原告电缆及其附件价款是因为原告所送的电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经山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验为不合格产品,不符合双方约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详见证据四的第702-704页)。根据《合同法》第67条的相关规定,被告不支付原告的货款是被告依法行使的先履行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同时,被告对此合同的产品质量纠纷保留诉权。 尽管原告辩称,货物已交付,被告未在检验期内提出质量问题并投入使用。但因原、被告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检验期间,根据《合同法》第158条第2款的规定,检验期应为两年。根据《最高法买卖合同司法解释三》的第十八条规定,约定的检验期间或者质量保证期间短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检验期间或者质量保证期间的,以法律规定的期间为准,所以检验

关于房屋买卖合同案件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5月7日公布、6月1日施行的《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明确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买房人可以要求双倍赔偿:一是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二是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三是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四是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抵押的事实;五是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具备上述五种情况情形之一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这一规定将较好地遏制和制裁恶意违约、欺诈等严重损害市场交易安全的行为。买房人在买房时应详细询问开发商是否有上述五种情况,并将此情况通过录音方式记录下来,作为证据保留。如果发现开发商可能存在上述情况,应亲自去房地产管理部门咨询预购房和在建工程的有关情况,认真审查,核实开发商或原产权人提供的证件是否真实合法有效,同时还要落实该房是否已被查封、抵押情况。为防止开发商或原产权人再次将该房抵押贷款或重复出售,必须尽快办理预售合同的备案登记或产权登记。 四、商品房重复销售案件的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对此有一些特别规定并体现了不同于传统民法的精神。主要是对买方的倾斜式保护。普通一房二卖是典型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不论是依传统的民法原理还是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对于有关当事人都应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一)在先买方的无效请求权。《解释》第十条规定:“买受人以出卖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另行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并将房屋交付使用,导致其无法取得房屋为由,请求确认出卖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的,应予支持。”这就明确赋予在先买方有请求宣告在后合同无效的权利。在先买方并未获得房屋所有权,因此是不能主张在后合同侵犯其权利的。笔者认为,在先买方的利益受到了在后合同的侵犯。 1、该权利的产生有严格的前提:其一,卖方与在后买方属恶意串通。如果明知该房属于重复销售,理智的在后买方完全可以另觅他房,以免没有必要的纷争,除非该房物美价廉到无可替代的程度。而该种情形显然是非常少见的。其二,必须是卖方已履行了在后的合同从而导致在先买方无法取得房屋。如果卖方尚未履行在后的合同,房屋所有权还保留在卖方的手中,在先买方完全可以按照一般的合同纠纷直接追究卖方的违约责任并要求卖方继续履行合同,而无须主张在后合同无效。 2、买方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根据《解释》第八条和第九条的规定,在商品房重复销售纠纷中,在先买方和在后买方都有可能获得对于卖方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在先买方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的依据是《解释》第八条的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而在后买方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则体现在第九条的规定:卖方“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三)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biz.doczj.com/doc/ba4697866.html,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三) ·【法规标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发文字号】法释〔2012〕8号 ·【颁布时间】2012-5-10 ·【失效时间】 ·【法规来源】人民法院报2017年6月6日第02版 ·【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已于2017年3月3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4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二○一二年五月十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17年3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45次会议通过) 法释〔2012〕8号 为正确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一、买卖合同的成立及效力 第一条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同,一方以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等主张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当事人之间的交

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其他相关证据,对买卖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认定。 对账确认函、债权确认书等函件、凭证没有记载债权人名称,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以此证明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第二条当事人签订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意向书、备忘录等预约合同,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买卖合同,一方不履行订立买卖合同的义务,对方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预约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 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四条人民法院在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认定电子交易合同的成立及效 力的同时,还应当适用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规定。 二、标的物交付和所有权转移

如何确定合同履行地及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民诉法解释第18条

如何确定合同履行地及以合同履行地确定管辖法院 2015年2月4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 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解读: 1、上述条款规定了确定合同履行地的一般规则(除该解释特殊规定的租赁合同、保险合同、网络买卖合同): (1)当事人在合同中有约定合同履行地的,依合同约定确定履行地; (2)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履行地的,则按照合同纠纷中争议标的的种类来分别确定合同履行地,具体分三种情形:A.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B.争议标的为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C.争议标的是上述两种情形之外的其他标的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3)特例:A.当事人没有约定合同履行地或是约定不明的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B.双方虽约定了合同履行地,但合同没有实际履行,且双方当事人住所地都不在合同履行地的,不再适用合同履行地确定管辖法院,(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争议标的是指当事人诉讼请求所指向的合同义务内容。 争议标的不等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合同履行地就是合同义务的履行地,合同义务履行地根据合同义务履行情况,可以是一个履行地,也可以是不同的履行地。双务合同和多务合同,当事人分别负有不同的履行义务,通常每一合同义务都有其履行地(《合同法》T62X3)。当事人因合同义务的履行而发生的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时,以合同履行地确定管辖法院的,则以当事人争议的合同义务的履行地作为确定管辖的合同履行地。

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办案心得

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办案心得 ——河北国器律师事务所刘树明律师【案例简介】 2013年8月16日,乌兰察布市华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甲方)、乌兰察布市第X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乙方)和四川泸州臻X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丙方)签订了《工程内部承包合同》,由乙方将甲方发包的工程转包给丙方。随后,李X荣(实际施工人)挂靠丙方四川泸州臻X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承包上述工程,也就是上述工程的实际施工人,每年给丙方交纳挂靠费。 2014年4月8日,原告赵X辰、程X青以北京健伟XX家具有限公司的名义与案外人李X荣(实际施工人)签订了《钢材销售合同》,约定原告向案外人李X荣(实际施工人)承包的工地供应钢材建筑钢材,该《钢材销售合同》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第X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理想之城项目部”之印章为李X 荣(实际施工人)私刻加盖。 此后,原告赵X辰、程X青向李X荣(实际施工人)供应钢材1486.18吨,折合货款5568033元。 因李X荣(实际施工人)一直未支付上述货款,原告赵X辰、程X青以乌兰察布市第X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X建公司)为被告,向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乌兰察布市第X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支付上述货款5568033元及违约金2563660元。 【诉讼策略】 作为被告X建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经过对案件的了解、分析,认为原告的起诉及证据存在致命的问题: 1、原告并非适格的主体。 原告据以起诉的主要证据《钢材销售合同》显示,建筑钢材的供方是北京健伟XX家具有限公司,且原告赵X辰是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另外,北京健伟XX 家具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建筑钢材销售。本案适格的原告应该是北京健伟XX家具有限公司,而并非法定代表人或股东。 2、合同上印章属于他人私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