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

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

供应链管理 物流技术2009年第28卷第3期(总第198期) 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 闰高杰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0135) 

f摘要】从系统的观点、集成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在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重底线及可持续性分析的基础 上,揭示了可持续性与供应链管理的融合过程,明确阐述了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特性和目标,进而探讨了 驱动、障碍两方面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三重底线;可持续性;供应链管理;持久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05;F2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o5—152X(2009)03一Ol14—03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Triple Bottom Line YAN Gao-ji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hanghai 2001 35,China) 

Abstract:Based on system viewpoint,integration idea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the paper analyzes the triple bottom line which takes economic,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to account.Based on this,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sustainability and SCM is described and the definition,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goals of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SCM)al'e proposed.Then several supporting factors and barriers are discussed.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to implement SSCM are presented. Keywords:triple bottom line;sustainability;SCM;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1 引言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 步加剧,21世纪的市场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 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可持 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使得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传统供应链管理 (SCM)开始被重新审视。“问题奶粉事件”说明了乳品供应链企 业经济利润最大化和作为企业公民应负社会责任的割裂,太 湖蓝藻连续暴发引起的水污染事件是企业在追求经济目标的 过程中不考虑企业行为对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结果。因 此,对于供应链企业来说,必须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这三 重底线进行整体协调,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到供应链管 理之中以追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正是符 合这一趋势。 

2可持续性与供应链管理的融合 2.1 三重底线与可持续性 (1)三重底线(TBL,Triple Bottom Line)t I由英国Sustain A- bility公司总裁John Elkington于1998年首次提出,其从微观 

经济的角度阐述为: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同时 满足经济繁荣、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三方面的平衡发展1]1。传 统』二,利润成为企业经营的底线,企业经营所追求的是利润, 是股东的经济利益。三重底线是同时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 维度上所达到的最小的绩效,对过去单一底线经营理念的更 新。 重底线要求企业在重视传统的财务资本的同时,还要关 注社会的资本(如诚信合作、善待员工和社区和谐等)以及环 境的资本(如自然资源、生态保护和回收循环等)。即i重底线 要求企业从单一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转向经济、社会、环境的 个维度整体目标的最大化。 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和社会责任三个目标之间并不是孤 立的存在,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联系。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参与环保、承担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之间存在一种正相 关的关系。正相关的逻辑基础是环保参与和承担社会责任为 企业提供了大量利润,足以补偿其付出的成本,突出表现为可 促进企业长期收益的获取。另一方面,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提 供更多资本让企业及时地开展污染处理和企业绿化等,以便 更加全方位参与环保;同时,给社会提供福利和提高员工的生 活水平等,以便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2)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是从时间坐标来思考问题时 所使用的概念,可以这样来理解:以某种恰当的时间尺度来度 

【收稿日期】2008—12—08 【作者简介】闫高杰(1984一),男.河南平舆人.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牛,研究方向: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企业管理。 

II4_ 闫高杰: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 供应链管理 量的某事物的某特征在某一时间范围内的变化或变化趋势的 不变性 。对可持续性概念阐述比较权威并被国际社会广泛接 受的是1987年在布伦特兰(Brundtland)报告《我们共同的未 来》中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所介绍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可以看出,可持续 性的实质是在发展过程中维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综合考虑经济、神会、环境问题,是对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 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更广范围的集成。也就是说,可持续性 来自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个目标产生的一个平衡回报, 只有在这 重底线的交汇处采取行动,企业或企业所在的供 应链才能积极改善社会和自然环境,又能获取长期经济效益 和持久竞争优势。图1揭示三重底线与可持续性的关系f 5I。 

图1 三重底线与可持续性 2.2可持续性与供应链管理的融合过程 在动态竞争的环境里,企业之间的竞争正被供应链的竞 争所取代。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从企业部门内部功能 管理到企业内部部门间的集成再到企业问的外部集成这i个 阶段。在此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很少被提及,人们 主要关注生产力水平、成本和效率等与经济效益相关的因素。 2O世纪80年代,全球变暖才真正引发了对可持续性的关注, 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始增强。布伦特兰(Brundtland)报告首次为 可持续性给出了较完整定义,90年代的针对臭氧层破坏的保 护呼吁和关注回收价值产生的逆向物流观点开始受到重视, 说明了可持续性发展中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之间 的息息相关。1996年提出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将环境因素 加入到供应链管理中,目标是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和资源利用 的效率最高,但对供虚链社会效益和集成的二三重底线方面的 研究很少涉及。因此,为系统解决传统供应链管理与环境和社 会的相容性问题,人们开始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弓l入到供应 链管理之中,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于最近被国外学者提出。与绿 色供应链管理相比,产生在可持续性和供应链管理之间的交 互作用基础l-_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最大的不同在于追求经济 效益的同时不单单考虑环境方面影响而是整体协调环境和社 会效益,追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图2为可持续性和供应链管 理的融合过程161 

3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提出 3.1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SSCM,sustainable supplv chain managemen!)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体现。Craig R.Carter和Dale S.Rogers定义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为增进企 业和企业所在的供应链的长期经济效益,通过系统协调跨组 织的核心业务流程,对组织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目标进行战 

臭氧层空 可持续性改 可持续性架 

【】J持续性发 能源供 1970s 1980s I 990s 2000s 21)07供应链管 功能管理内部整合外部整台 

图2可持续性和供应链管理的融合过程 

略的、透明的集成和实现151。Stefan Seuring和Martin M tiller认 为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综合考虑由客户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驱 动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三维度目标,对供应链中 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以及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合作进行管 理 。 虽然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但从可持 续发展理念和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融合可以看出,可持续供应 链管理是企业和其所在的供应链从战略高度系统协调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三重底线,有效管理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 和资金流,以期获取长期经济效益和持久竞争优势。 3.2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特性 (1)为增进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要权衡 更广范围的绩效目标,因此,供应链上企业在传统经济目标之 外不得不考虑链上更广范围的问题: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 (2)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上企业间更广范围、更 深程度的合作需要越来越强烈。 (3)因最高水平的经济效益发生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j者交汇的可持续性处,所以供应链上企业在构建战略远景 和长期战略目标时,从战略角度实施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会达 到比单纯追求 重底线中任何一个或任何两个底线更高的经 济效益。 (4)集成社会、环境资源和知识的可持续供应链更难以被 模仿,因而自然会导致经济可持续性。 3.3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和所在的供应链追求长 期经济效益和持久竞争优势,整合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目 标是 重底线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只 是涉及经济效益方面,包含C(成本)、T(时间)、Q(质量)、S.(服 务)和F(柔性)五个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加上E(环境)和S (社会)目标便有机构成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体系。因 此,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应该包括相互 关联的T、Q、c、s 、s 、E和F,如图3所示。 

4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 4.1驱动因素 (1)客户要求。供应链运营成功的关键是其所提供的最终 产品或服务被客户所接受。特别是消费者对可持续性产品(可 持续性产品是指旨在改善环境和社会质量,符合环境和社会 标准实施的产品,其最终目标是满足客户并获得市场上的竟 

l】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