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知识培训ppt课件
(6)U波:振幅很小,往往在胸导V2-V3中较为明 显,方向应与T波一致,振幅一般不超过T波的一 半。 (7)Q-T间期:自QRS波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 代表心室肌除极及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Q-T 间期随心率的减慢而延长。Q-T间期延长在临床 上有重要意义,可能是家族性的,但更多是由于 心衰、冠脉供血不足、电解质紊乱等引起。
2.心电图各波段 名称及正常值:
2.心电图各波段名称及正常值: (1)P波: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因此P波为心 房除极波,前一半代表右房,后一半代表左房。 在Ⅱ、Ⅲ 、aVF导联直立,aVR倒置。正常P波宽 <0.12“,振幅肢导<0.25mv,胸导联< 0.2mv。 (2)P-R间期:从P波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 表激动从窦房结通过心房、交界区到心室肌开始 除极的时间。心率60-120次/分时,P-R间期为 0.12-0.20“,心动过速时相应缩短,心动过缓时 可略延长,但应<0.22“。
三、常用参数设置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看演示:
四、心电监护相关知识
1、ECG • 心电图导联体系: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 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 路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目前广泛采纳的国 际通用导联体系称为常规12导联体系。 肢体导联:Ⅰ:左上肢(+)―右上肢(-)
分析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 心律:先确定有无P波,在aVR导联是否倒置,
这二点尤其重要。由于控制心脏搏动的窦房结受 两种重要因素调控其节律,一是自主神经系统, 二是体液。因此存在心律不齐及过缓或过速。人 不是从小至老始终保持窦性心律,即使心脏完全 正常,偶尔也有心搏不由窦房结控制。 • 心率:心率的定义国际上规定是bpm,即每分钟 次数,用分规的两尖测定两组心电图P-P或R-R的 距离,每分钟60s,用60/测得的时间即为心率。 尚有其它方法可在实践中学习。正常心率一般在 60-100次/分。
Ⅱ:左下肢(+)-右上肢(-) Ⅲ:左下肢(+)-左上肢(-) aVR:右上肢(+) ―中心电端(-) aVL:左上肢(+) ―中心电端(-) aVF:左下肢(+)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V2与V4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临床上按需要有时记录18导联心电图,即V7-V9 导联(左腋后线V4水平处,左肩胛骨线V4水平 处,左脊旁线V4水平处),V3R—V6R(电极放 置右胸部与V3-V6对称处)。
正常心电图
• 典型心电图及各波段名称:
1.心电图记录纸意义:每个心动周期在心电图上可 录到一组心电波,称为P-QRS-T波群,它们都描 记在具有颜色的方格纸上。首先得了解方格的意 义。方格中每一条细直线相隔1mm,国际规定 描记纸速为25mm/s,定标准电压为10mv,因此 横线代表时间,每细格代表0.04s,竖线代表电 压,每细格代表0.1mv。 了解并熟悉心电图方格纸的意义,对正确分析心 电图是必不可少的。
(4)ST段:自QRS波终点至T波起点的线段,是 心室缓慢复极波。ST段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否压低 或抬高。在肢导联中,压低<0.05mv,抬高< 0.1mv,胸V1-V3抬高<0.3mv,V4-V6<0.1mv, 任何胸导压低应<0.05mv。水平型压低>0.1mv 应引起重视。 (5)T波:心室复极波。正常情况下,T波的方向 与QRS主波方向一致,振幅不应低于同一导联R波 的1/10,正常形状是园滑而有个顶端,顶端不显 得高耸,T波一般不十分对称,高尖T波往往出现 在心肌梗塞的早期或高钾血症。
心电监护知识培训-王瑞丽
培训内容
• 使用心电监护的目的 • 心电监护操作规程 • 常用参数设置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
一、使用心电监护的目的
1、持续动态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ECG、血压 、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 2、通过仪器的报警装置,及时发现危重患者的病 情变化并向医师报告,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 率。 3、为临床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 室性过早搏动的主要心电图改变:
★提前出现QRS-T波群,其前无P波或有无关窦P。 ★提前的QRS-T波群形状错综复杂,较之正常窦律者 宽大畸形,其QRS时间多在0.12”以上。 ★大多数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间位性早搏是位于两个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过早 搏动。 ☆若联律间期不恒定且形态多样,则为多源性。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室性融合波。
二、心电监护操作规程
(三)方法:看演示
二、心电监护操作规程
(四)注意事项: 1、心电监护仪与其它电器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或降 低干扰因素。 2、电极长期使用易脱落,影响准确,每3-4天更换一次 ,局部皮肤清洁和消毒。 3、指脉氧定时观察皮肤情况和末梢循环情况,红外线 探头定时更换部位1-2小时一次。 4、患者的注意事项: (1)患者更换体位时,妥善保护导联线,不要拉扯。 (2)嘱患者不要擅自调节监护仪,以免造成仪器损坏。 (3)如果使用遥测心电监护仪应嘱患者不要离开病区。
二、心电监护操作规程
(一)评估 1、评估操作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2、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3、患者胸腹部皮肤情况。 (二)准备 护士:衣帽整洁,洗手。 物品:迈瑞7000或9000型心电监护仪一台,电极片数 个,快速手消,污物缸,75%乙醇纱布(盐水纱布)两 块,监护记录单等。 环境:能保护病人隐私,无电磁波干扰,光照好。 护士 、物品、环境
(3)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过程的电位及时 间变化。 ●命名 ●QRS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0“,若有Q波, 应<0.04“。 ●QRS电压:一般肢导>0.5mv,胸导大多>1.0mv, 右胸V1r/s<1,左胸V5R/S>1。若有Q波,在以R 波为主导联上,Q波深度应<1/4R波。Rv5< 2.5mv。若肢导所有QRS波群振幅<0.5mv,称为 肢导低电压,胸导QRS波群振幅<1.0mv,称为胸 导低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