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de 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论文)

马克思主义de 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论文)

思想,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必须发挥自觉性、能动性、主 体性,具有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
关键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经验与启示
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当人类社会进入 21 世纪的时候,世界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党的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 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 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江泽民指出, 马克思 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他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诞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迄今已经一个 半世纪。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 时代的发展和本国的国情出发,以创造性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从而保持了 它的巨大的影响和旺盛的生命力。理论是什么?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 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 平理论,是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旗帜的光辉典范。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 必须保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 中国共产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回顾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奋斗历程,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是随着 我国革命和建设主题的转换以及人民群众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个重大发展, 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个巨大进步,都是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社会实践没有止境,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中国共产党将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 态,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在伟大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 学 姓 号 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专业 2011000394 王 峰 唐旭昌
任课教师
201 2012 年 4 月 15 日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摘要: 摘要: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必须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解放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991 〔2〕 胡乔木谈中共党史 1999 〔3〕 毛泽东选集 1991 〔4〕 邓小平文选 1994 〔5〕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02 〔6〕 江泽民 *论党的建设 2001 〔7〕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8〕 毛泽东选集 1990 〔9〕 邓小平文选 1993 〔10〕 刘少奇选集(上)1996 〔11〕 江泽民 *为党和人民建立卓越功勋 2004
三、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精华 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渊源 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渊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在文化学的层面上,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 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民族特性还是在时代性 上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价值体系,它们的结合不会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而 是一个思想的自觉创造过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为广大群众所接 受,能够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 这个西方先进的文化同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使之具有“新鲜活泼的,
本;二是如何对待来自斯大林、苏联及共产国际的指挥;三是如何对待自身的 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中国共产党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本任务就是把 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总结出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理 论原则和科学结论。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遭遇严重挫折, 根本原因就在于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它能 够纠正错误,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也在于重新恢复和贯彻了实事求是的思 想路线,反对和战胜了教条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的伟大 贡献。 中国共产党人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 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渗透着我们党关于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 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认真总结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过程中的历史经验, 对于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 实意义。 一、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前提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 从成立开始就面临着如何对 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面临着教条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党的指 导思想以后, 确实面临一个问题, 即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这种教条主义的困扰, 主要是一个如何处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在历史上,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 这个问题上曾面临着多重的困难:一是如何对待来自外域的马克思主义的本
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王峰 2012 2012 年 4 月 15 日
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Hale Waihona Puke 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竭动力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 就在于它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 断发展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在于以与时俱进 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指出: “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 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 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 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 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毛 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和发展途径, 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道路, 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向了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 邓小平同志深入研究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特点与要求, 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 主义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精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 根本问题,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新阶段。邓小平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我们当然不会由科学的社会主义退回 到空想的社会主义, 也不会让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几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个别论 断的水平上。”“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 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产生 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 认识、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
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 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们在创立自己学说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哲学家们 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这种“改变世 界”的性格,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必须面对现实、思考现实、变革现实的理论。 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坚持与中国 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