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画创作中的装饰性色彩语言研究

油画创作中的装饰性色彩语言研究

油画创作中的装饰性色彩语言研究
【摘要】本文将论述油画装饰性色彩语言的特征及其现实
意义,以此作为我们认识学习装饰性色彩的依据。从对装饰性
色彩语言的研究来提高我们对油画色彩语言的认识。
【关键词】油画色彩;装饰性

色彩的装饰性表现是油画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美术
教育的发展,对油画装饰性色彩理论做详细深入的探讨,对学
院绘画的色彩教学有着极大的作用。
装饰性色彩的表现,与一般绘画所常有的写实性色彩表现
不同,它是按照美学的形式法则及作画者主观的认识和感觉,
对描绘对象运用装饰手法进行创作的表现形式。在这里我将从
纯艺术的角度深入细致地研究油画色彩的装饰性特征。
在艺术风格上,写实性绘画色彩具有真实感,色调表现丰
富细腻、变化无穷,能再现自然。装饰性色彩具有简练、淳朴
大方、浪漫、夸张等特点。因而它具有象征性、浪漫性和装饰
性,是理想化了的色彩,如果说写实性绘画色彩具有直观性,那
么装饰性色彩则偏重于理智的表现。
一、装饰性油画中的色彩造型特征
相对于一般油画,装饰性的油画无论是造型或用色都有其
独特之处。理解它的特征是抓住实质、发挥其作用的前提。造
型特征表现在:
(一)在创作过程中,应力求使形象构成因素排列组合有
序。使之规则化、程式化、条理化。以求得在整体上具有装饰
性特点。
(二)通过造型构思,用简洁朴素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复杂多
样的精神内涵,以利于揭示本质,产生单纯的艺术效果。马奈的
《草地上的午餐》在写实的同时含有奇妙的装饰效果。
(三)它是装饰性造型的重要基础,是以客观存在的立体物
象转化为平面形象为特征。马蒂斯的《裸女与手鼓》平面化不
仅是单线平涂,在线与色块的组合中,还保持着物体的体积与
厚实性。
(四)主要在于凭借主观想象,不仅想到存在事物的夸张变
形,而且可以想到世界上还没有的离奇形象。总之有想象力,才
有创造力。
(五)在装饰性绘画中,夸张就是变形变色,出于激发情感,
创造有意味的形式的需要。或为突出主题和生活本质以追求感
染力为目的。
二、装饰性色彩的表现特征
(一)色彩形象固有色。也就是物体色的基本特征,依人的
视觉经验对显示的色的概括和抽象。红就是红,绿就是绿,装饰
色彩表现就带有表现色彩固有色本质的特征。
(二)色彩布局均衡性。这是形式美的客观要求。所谓均衡
不是面积上的平均,而是色彩给人重量感的对称。如深色、浓
色就感觉重,浅色、淡色就轻。重色、浅色相互均衡才能达到
和谐。

(三)色彩表现高纯度。纯度就是鲜艳度,颜色鲜艳符合一
般审美要求。马蒂斯的《有舞蹈的静物》通过大面积兰色来衬
托红、橘红和绿,充分体现色彩本身的美感。
(四)色彩观察移动性。装饰性色彩在反映空间时采用散点
透视,即移动观察,可避免远近左右遮挡重叠,可不受空间限
制。
(五)色相象征性。在视觉艺术中,各种色彩都特有的给人
联想和象征意味,以引起美的感觉。象征范围很广,涉及人对色
彩的特定爱好,它与地域、习惯、文化、时代息息相关,更与人
的审美观念,情感和素养直接相关。
(六)色彩对比。对比调和是形式美规律的具体表现。在绘
画中对比是普遍存在的。只有把几种色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定
的色彩关系,才能在对比中产生美感。对比与调和是色彩装饰
构成的核心。

(七)色彩变色。装饰性绘画中不光有变形还要有变色。变色比变形更
有普遍性,因为色彩的感受本身也是因人而异的。变色有常理变色和
非常理性的变色。两者都是追求画面形式意味的主观需求。
对装饰性色彩语言表现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同时我们也要通过
对中西方画家作品的研究与自己的理解相结合,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
原理。
三、油画装饰性色彩研究的意义
当代中国许多画家在不断探索着具有装饰性色彩的油画。他们都
曾对外来及本土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借鉴并使之融合,并以自己独特
的方式运用着他们的装饰性色彩语言,述说着他们的感受。我们要将
传统艺术与现代油画结合起来,将大众需求和文化品位结合起来,去
探索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色彩装饰性的油画绝不能等同于装饰画,那样不利于装饰性油画
的研究和发展。在油画创作中适当注入装饰性因素,对油画的表现形
式与意境是一种开拓。油画装饰性的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加以思考,装
饰性色彩及造型的追求首先不能削弱或冲淡绘画性。我们既不能完全
套用西方人的审美标准与评价尺度,也不能对传统艺术中的不足视而
不见,要从传统中找到具有现代意义的闪光点。我们应不断以新的视
角发现和挖掘新的油画语言,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表现形
式创造独特的色彩装饰性油画语言。
参考文献
[1]陆琦.从色彩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3.
[2]孟梅林.盛容.装饰艺术.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3.
[3]庞熏琴.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