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本刊专稿12005年第10期 铁道货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国交通运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运输网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有所加强,综合运输体系正逐步形成。到2004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7.4万km以上,其中复线率为33.5%,电化率为25.9%;年发送旅客约11.2亿人,年发送货物24.9亿t;铁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占全社会周转量的35%和51.9%(不含远洋),铁路在交通运输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铁道部对集装箱运输非常重视,近年来铁路集装箱运输得到了迅猛发展。2004年铁路集装箱发送量达5 952万t,折合311.2万标准箱(TEU),占铁路货物发送量的2.4%。加快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是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编号:1004-2024(2005)10-0001-06 中图分类号:U294.3 文献标识码:A中国铁路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 何华武(铁道部, 北京 100844)

摘 要:总结了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铁路集装箱运输面临的形势,指出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建设功能完善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推进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提高集装箱运输技术装备水平,以及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020年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展望。关键词:铁路集装箱运输;中心站;双层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

1 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现状1.1 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取得的成绩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起步、徘徊和创业3个阶段,至9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取得了显著成绩。(1)运输系统初具规模。目前全路共有集装箱办理站609个,在12个港口建立了港站;拥有1 t、10 t集装箱,20、40英尺国际通用集装箱,及折叠式台架集装箱、板架式集装箱、双层汽车集装箱、罐式集装箱、散装水泥箱、干散货集装箱等各类专用集装箱及集装箱专用平车;集装箱运输里程约3万km。(2)运输数量快速增长。2004年铁路集装箱发送量5 952万t,比1990年增加4 845万t,年均增长速度达12.8%,远远高于同期铁路货运量3.87%的增长速度,也高于同期GDP 11%的增幅,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3)基础设施建设加快。2004年昆明和上海集装箱中心站已开工建设,2005年西安、武汉、青岛、郑州、大连、重庆和深圳集装箱中心站也已经或即将陆续开工建设;完成了集装箱追踪系统的升级,中央查询软件进入试运行阶段;开发了集装箱专用车动态查询系统;建立了统一的集装箱票据管理及清算系统;特种集装箱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推出了集装箱动态因特网和手机短信查询服务。(4)运输组织逐步完善。2004年共开行集装箱班列

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何华武本刊专稿2铁道货运 2005年第10期

6 758列。其中,北京—上海双层集装箱列车共开行160列,使线路利用率提高35%以上;开行特种箱班列245列,特种集装箱发送量22万TEU,同比增长68%;开行到俄罗斯和欧洲等国家的国际箱班列2 477列,在国际物流界引起很大反响。此外,通过规范运输市场、健全客户服务体系、推行集装箱运输“一口价”等手段,货主在各集装箱办理站都可以看到由该站到全路各站各种箱型、3种状态的集装箱“一口价”,提高了运价透明度。(5)管理体制取得突破。2003年底,经铁道部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了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国有大型集装箱运输企业,经营全路的集装箱运输业务。2004年公司顺利完成了14个分公司、26个营运部的组建,完成了对大连铁龙股份公司的股权收购,并成为控股股东,实现了铁路专业运输投融资模式的突破,为公司下一步整体上市创造了条件。1.2 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其他运输方式及国外铁路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2000—2004年,中国集装箱运量以年均18.5%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铁路集装箱运量增长速度仅为11.6%左右,落后于公路23.0%和海运15.6%的增长速度;公路集装箱运输市场占有率由44.7%上升到51.9%,而铁路由16.6%下降至13.1%。2004年铁路集装箱运量仅占全路货物发送总量的2.4%,远低于国外铁路的水平。目前铁路集装箱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集装箱办理站过多。全路共有集装箱办理站609个,只有2个专门的集装箱办理站,其余均为综合性货运站。大城市周边普遍分布较多的办理站,且规模较小,装卸设备落后,难以组织直达运输,延长了集装箱周转时间,影响了运输效率。2004年铁路集装箱运输周转时间达31天,极不适应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2)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主要箱型为国内1、5、10t箱,且数量多,面临大量淘汰;20、40英尺国际标准箱数量少,装卸设备落后,双层集装箱运输尚处于起步阶段;集装箱运输专用车辆较少,使用一般敞车、平车等代用车的现象普遍。信息系统不完善,信息不畅。铁路现有的TMIS系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在开发利用EDI系统方面还是空白,大量的单证处理依然沿用落后的办法传递,集装箱运输的全程跟踪难以实现。(3)主要运输通道能力不足。集装箱货主对运输要求快速、准时,客观上要求铁路线路有较大的能力储备做后盾。集装箱运量在时间上波动较大,适箱货物存在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不平衡现象也要求有足够的线路能力满足集装箱运输和空箱调配的需要。从铁路集装箱运量的分布和流量、流向看,铁路集装箱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沈阳和郑州5个铁路局内,到发量占全国总量的70%。运输通道集中在京广、京九、京沪、京哈、浙赣、陇海等主要干线上,而几大干线的能力利用率趋于饱和,处于限制型运输状态,铁路客运、货运及集装箱运输互争通道能力,通道能力亟待提高。(4)适箱货物装箱率较低。目前铁路承运的货物中有9%~10%适于用集装箱运输,但由于多种原因,真正装箱纳入集装箱运输的仅占铁路总货运量的2%~3%,大量的适箱货物仍以铁路整车或零担方式运输,铁路运输集装箱化率不足20%。特别是在国际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中,绝大部分适箱货物都是在港口地区拆装箱,以散货的形式在港口与内陆之间进行集疏运。这种局面既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与铁路的地位很不相称,远低于国外铁路集装箱发展的水平。此外,铁路集装箱运输在与其他运输方式的配合与衔接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多式联运还未真正形成。

2 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面临的形势未来15年,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向更深层次发展,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1)铁路集装箱运输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应的国内和国际贸易都出现了稳健增长的势头,拉动了全社会客、货运输需求的稳步增长。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与产品结构的日趋合理,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货物运输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高附加值货物运输将快速增长。这类物资质量轻、体积小、批数多,多为适箱或冷藏货物,对安全、快速、集装

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何华武本刊专稿32005年第10期 铁道货运

化运输要求高,集装箱运输的需求量在货运市场的比例将逐步扩大。目前,国外发达国家集装箱运量占货物总运量的比重为20%~40%,远高于我国。未来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增长空间很大,增长幅度极具弹性。(2)铁路集装箱运输面临竞争和挑战。集装箱运输是现代化运输的发展方向,是运输市场竞争的重点之一。2000—2004年,铁路集装箱运量增长速度低于全国集装箱运量增长速度,铁路集装箱市场占有率处于下滑态势。2004年,公路集装箱运输增长显著,运输集装箱2 087万TEU,比上年增长25.5%;水路集装箱运输增势平稳,运输集装箱1 605万TEU,比上年增长5.4%;而铁路集装箱运量的增长明显偏低,仅运输集装箱311.2万TEU,比上年增长0.76%。随着各种运输方式加快发展,未来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随着中国制造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大宗货物和制成品的大量进出口及货物适箱率的提高也给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预计2010年前后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航运中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08亿TEU,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8 000~8 500万TEU。据测算,扣除空箱、中转、内贸箱和短途运量,铁路应接运港口总吞吐量的15%左右,而目前中国铁路接运量不足2%,这也给铁路集装箱运输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铁路集装箱运输只有加快发展、改善服务,才能在集装箱运输市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3)可持续发展需要铁路在集装箱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中国是一个内陆深远、腹地辽阔的大陆性国家,铁路的技术经济特性决定了其在长距离集装箱运输市场中具有较大的优势。据有关部门研究,超过300 km的集装箱运输应发挥铁路的优势,而且运输距离越远,铁路的优势越明显。随着集装箱运输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大,铁路集装箱运输运量大、全天候、安全性好、运价低、能耗小、污染轻等技术经济优势将更加突出和重要,更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快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3 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重点任务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要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提升运输基础设施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服务水平,强化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对外贸易和港口发展的需要。3.1 建设功能完善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目前国外铁路集装箱办理站已向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适应铁路集装箱运量相对集中的特点,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效率,要加快调整全路集装箱办理站布局,强化中心站建设,使其成为服务功能齐全,满足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具有先进水平的大型办理站。3.1.1 中心站的布局集装箱中心站的总体布局原则上应服从全国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国家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应地处国家和地区经济的中心,有利于带动全国和地区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并与铁路通道相协调,优先考虑大经济区间的集装箱运输需求,有利于增强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发挥铁路运输优势,便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衔接。根据总体布局原则,首先加快建设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成都、昆明、重庆、乌鲁木齐、兰州、哈尔滨、西安、郑州、武汉、沈阳、青岛、大连、宁波、深圳18个集装箱中心站,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大型集装箱办理站,使其具备相互间开行集装箱班列的能力,成为全国和区域铁路集装箱运输的中心。根据近年来铁路集装箱运输办理站到发统计资料,这18个站点近年来完成的集装箱到发量基本位居全路前18位,发送总量、到达总量和相互交流量分别占全路的40%、45%、17%左右,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18个中心站在地域分布上比较均衡,其中东部10个,西部6个,中部2个;毗邻港口8个,且大多位于铁路枢纽内(见图1)。建设18个中心站,对于逐步形成铁路集装箱运输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8年底争取完成全部中心站的建设,使之成为全国和区域的铁路集装箱运输中心和物流中心。其次是建设40余个靠近省会城市、大型港口和主要内陆口岸的集装箱专门办理站,合理布局100个左右集装箱代办站,逐步形成网络完善、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