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3XR控制图培训解析PPT课件

63XR控制图培训解析PPT课件


2016-02
1
X-R控制图示
X控制图 R控制图
2016-02
有效的管理
UCL X LCL UCL R
1
7 X-R控制图分析
有效的管理
• (1) 分析均值极差图上的数据点
• A) 点在控制界线外;一个或多个点超出控制限是该点处于失控状 态的主要证明依据。因为只存在普通原因引起变差的情况下超出控 制限的点会很少,我们便假设超出的是由于特殊原因(如工装和设 备异常突发变化等)造成的,给任何超出控制限的点作上标识,以 便根据特殊原因实际开始的时间进行调查,采取纠正措施。(但连 续35点允许一点、连续100点有二点逸出控制界外,可暂不采取纠 正措施)
1
X-R控制图示
X控制图
有效的管理
UCL X LCL UCL R
1
二、X-R控制图操作程序
有效的管理
• 1、 X-R控制图编号、规格、参数填写(填写规范如下) • (1)控制图编号 • (2)部门:技术质量责任部门或单位 • (3)工序:X-R控制图控制的工序 • (4)操作者:工序操作者 • (4)质量特性:说明控制何种计量特性,如零件孔径、
长度、焊接强度(焊合直径、溶合深度)等。
• (5)工程规范:产品质量特性值或过程特性值设计或 规范公差
• 如长度尺寸 20+0.2-0.1
1
二、X-R控制图操作程序
有效的管理
• (6)样本容量/频率:抽样测量数据的数量/抽样频 次,如:5件/每半小时,13次/每日,12次/次日等。
• (7)产品型号:受控产品的型号 如XJ-630挤压机 • (9)零件名称:受控产品零件的名称 • (10)测量工具:抽样测量质量或过程特性数据的测
• R图:刻度值应从最低值0开始到最大值 之间的差值为初期阶段所遇到最大极差 R的2倍。
2016-02
1
6 将均值和极差画到控制图上。
有效的管理
1) 计算控制限
• 计算平均极差(R)及过程平均值(X)。
• R= R1+R2+......+Rk

K

• X= X1+X2+...... +Xk

K
• 式中:K为子组数量,R1和X1即为第1个子组 的极差和均值,R2和X2为第2个子组的极差和 均值,其余类推。
量工具,如数显卡尺、卷尺、塞尺等 • (11)机器编号:受控工序操作的机器编号
2016-02
1
2、收集数据
有效的管理
• 合理的子组大小、频率和数据
• 在控制时段内,按抽样容量/频率要求,收集产品工序 质量或过程特性数据125个或者100个,然后根据抽样 时间段连续性,将数据分成25个子组,每个子组由4- 5数据组成,每个子组数据是在非常相似的生产条件下 生产出来的,并且相互之间不存在着系统的关系,因 此,每组之间的变差为普通原因造成的,对于所有的 子组的样品应保持恒定。
有效的管理
X-R 控制图培 训
1
统计过程控制的来源和作用
有效的管理
• 统计过程控制(SPC),主要应用于对过程变量的控制,它 的基本控制原理为3σ原则,即平均值± 3σ作为过程控制 的上下限,它是由Waltear博士在1924年提出。
• 其作用为: • 1、从数据到图形应用统计技术可以反馈生产或服务过程
2016-02
1
4 计算每个子组的均值(X)和极差(R) 有效的管理

X1+X2+......+Xn
X = —————————————
n
R=X最大值-X最小值 式中:X1、X2......Xn为子组内 的每个测量值,n为子组样本容量。
2016-02
1
5 选择控制图的刻度
有效的管理
• X图:纵坐标上的刻度值的最大与最小 之差应至少为子组均值X的最大与最小 值差的2倍。
2016-02
有效的管理
SPC应用的好处
1
一、X-R控制图定义的目的:
有效的管理
• 定义:用于长度、重量、时间、强度、成份 等以计量值来管理工程的控制图,利用统计 手法,设定控制均值X和极差R的界限,同时 利用统计手法判定导致工程质量变异是随机 原因,还是异常原因的图表。
• 目的:对公司现场制程的初始能力进行监控, 对有规格变异的产品质量特性或过程质量特 性值进行动态控制,对配套的各种“零部件” 的尺寸进行控制,以判定工程是否处于稳定 状态,并依据制定相应的措施纠正异常。
• 频率:在过程的初期研究中通常是连续进行分组或很 短时间间隔进行分组,检查时间间隔内是否有不稳定 的因素存在。当证明过程处于稳定时,子组间的时间
间隔可以增加。
2016-02
1
把数据栏位于X图和R图的 上方,X图画在R图的上方,X和R的值 为纵坐标,按时间先后的子组为横坐 标,数据值(极差和均值点)纵向对 齐,数据栏应记录读数的均值(X)、极 差(R)以及日期/时间或其它识别子组 代码的空间
0
0
0 0.08
A2 1.02 0.73 0.58 0.48 0.42
2016-02
1
有效的管理
(3) 在控制图上作出平均值和极差控制限的控制线
• 将平均极差(R)和均值X画成水平线,各控制限UCLR、 LCLR、UCLX、LXLX画成水平虚线,把线标上记号。
(4)控制图描点链 将各子组计算出X、R值各作X图和R 图的纵坐标值, 以子组序号为横坐标值,描出X图和R 图中的相应的点, 注意,在控制界内的点打记,在控制图界外的作⊙记, 并连成点链。
性质变化的信息。
• 2、帮助我们分析过程变化的原因。 • 3对于超出控制界限的点采取整改行动。 • 4根据样本数据可以对过程性质作出评价。 • 5、评定生产/过程性质变化与原来过程状态进行比较。
2016-02
1
统计过程控制的好处
• 节约成本 • 使标准趋于准确 • 使过程更加稳定 • 使控制规格更加真实 • 减少检验频度 • 减少问题出现的频度 • 改善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 可靠地测出实际过程能力 • 改善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 改善产品品质 • 减少出货周期时间
2016-02
1
(2) 计算控制限
有效的管理
• 2) 计算控制限
• UCLX= x A2R • LCL X= x A2R
• UCLR= D 4 R • LCLR= D 3 R
X均值上限 X 均值下限 R极差上限 R极差下限
N
3
4
5
6
7
D4 2.57 2.28 2.11 2.00 1.92
D3
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