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某某某某学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论会计的监督职能 姓 名 : 0000000 班级、学号 : ************* 系 (部) : 经济管理系 专 业 : 会计电算化 指导教师 : 0000000000 开题时间: 2009-4-4 完成时间: 2009-10-25
2009 年 10月25日 目 录 毕业设计任务书…………………………………………………1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 答辩申请书……………………………………………………3-6 正文……………………………………………………………7-23 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24 答辩过程记录表…………………………………………………25 1
课 题 论会计的监督职能 一、 课题(论文)提纲 1.会计监督的含义和内容 1.1会计监督的含义 1.1.1会计监督的主体是经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1.1.2会计监督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 1.1.3会计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监督,具有综合性、全面性、连续性和及时性。 1.1.4会计监督的依据是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 1.1.5会计监督目的。 1.2 会计监督的内容 1.2.1财务会计监督。 1.2.2成本管理会计监督。 2.我国会计监督施行的现状 3. 会计监督弱化原因的分析 3.1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企业会计监督不力 3.2 会计外部监督不到位 3.3 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健全 3.4监督权力受到限制,会计监督软弱无力 3.5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 4. 加强会计监督职能的必要性 4.1有效实现单位经营方针和目标的需要。 2
4.2保护单位各项资产安全和完整的需要。 4.3保证单位财务活动合法性的需要。 4.4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需要。 4.5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 5.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5.1要正确认识会计监督的重要地位。 5.2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5.3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5.4强化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会计责任。 5.5实行会计委派制。 5.6严厉制裁,建立对会计违法行为的约束机制。
二、内容摘要 3
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管理经济过程中,客观上具有的功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会计工作的本质要求。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监督职能日益重要。但目前会计监督弱化已成为困扰企业会计工作的一大顽疾.如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和监督机制不健全,有些企业设账外账,假造信息;有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财经纪律松弛,经济效益差,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保障,更需要加强对会计的监督和管理。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发挥和加强会计的监督职能。
三、参考文献 . [1] 方开信.《浅谈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J].财会研究,2006,3:17.
[2] 邵洁.《会计师事务所监管太松还是太紧》[J].中国青年报,2006,4:33. [3] 顾建平.《试论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J].财会研究,2001,10:25. [4] 赵玉民.《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2,10:36. [5] 吕一兵.《关于现行会计监督体系的思考》[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 岳本晓.《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 [7] 徐远征.《浅谈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方法》[J].审计月刊,2005,4:15. [8] 赵保卿.《论会计监督系统及其运行》[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7:26. 4
论会计的监督职能 0000000 中文摘要: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管理经济过程中,客观上具有的功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会计工作的本质要求。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监督职能日益重要。但目前会计监督弱化已成为困扰企业会计工作的一大顽疾.如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和监督机制不健全,有些企业设账外账,假造信息;有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财经纪律松弛,经济效益差,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保障,更需要加强对会计的监督和管理。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发挥和加强会计的监督职能。 关键词 :会计职能;会计监督;现状;原因;必要性;对策 5
会计的职能是由会计的本质持征所决定的固有的、直接的功能。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换句话说,会计职能就是对会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在我国,关于会计职能的探讨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并在八十年代达到高潮,从"一职能"学说、二职能"学说到"全职能"学说,各种观点都有,分歧很大,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目前,在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职能的认识占主流地位的是"二职能"学说,即反映(核算)和控制(监督)这种观点主要是从马克思对会计是"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论述中总结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会计的基本职能表达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随着会计的发展,会计除了核算和监督这两个基本职能外,参与经济决策成为顺应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职能。 1.会计监督的含义与内容 1.1会计监督的含义 监督是特定主体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对客体的行为进行监察和督促。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依照持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地、全面地、连续地、及时地监案和督促,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法,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达到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的目的。从这一基本含义,可以看出会计监督具有如下特点: 1.1.1会计监督的主体是经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这里需 6
要强调的是“经授权”概念,因为监督是一种权力约束机制,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只有经授权才能进行体现授权者意志的会计监督。比如,在企业,企业领导作为授权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为了本单位的利益,授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一定的监督权力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其会计管理过程中,必须贯彻领导的意图,实行会计监督。 1.1.2会计监督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这里的“特定主体”,就是会计主体,即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以是个人、家庭,还可以是政府机构。这里的“经济活动过程”既包括着经济活动引起的经济现象,也包括着同这些经济现象相联系的经济关系。至于资金运动,是由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因为会计的基本工作就是将所有会计对象采用同一种货币作统一尺度进行计量,并把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 1.1.3会计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监督,具有综合性、全面性、连续性和及时性。会计监督的综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物价、税收、财务、工商行政、金融、财政和劳资等各方面经济政策在会计主体的执行情况,最终都将反映在会计上;二是表现在会计监督的价值信息的综合性上。会计监督的全面性,是指凡涉及到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事无巨细,大到会计主体长期投资、筹资决策,小到差旅费、办公费报销等都必须进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的连续性,是指会计监督具有稳定性和经常性。它是伴随着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而连续不断地进 7
行的,即在实施会计核算的同时也就进行了会计监督。会计监督的及时性,是经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经济业务发生的同时需要及时地取得会计信息进行会计反映、监察和监促。 1.1.4会计监督的依据是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现在许多人依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认为会计监督的依据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二是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三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国务院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或补充规定;四是各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的单位内部会计制度;五是各单位内部的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等。其实,这是对会计监督的误解。理由有二:一是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其基本前提是合法,即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这样一来,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本身就包涵了前面所述的三项依据。二是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进行自我约束的机制,而国家法律法规包括会计准则,都是对会计主体和会计人员的外部约束。所以,进行会计监督不应片面强调依法,而应该是依据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包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制度、预算、计划等。一切违背了这些合法制度的经济事项,将得不到经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承认。 1.1.5会计监督目的。会计监督的直接目的是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以及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