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军事指挥人才的三大素养摘要以信息化为背景的世界新军事变革要求我军必须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造就大批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以保证我军在日趋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紧跟时代发展。
在保证政治素质过硬的同时,加快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信息素养、超前的创新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养的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
为忠实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关键词培养;军事指挥人才;三大素养胡锦涛主席指出,未来可能遂行的作战,是一场诸军兵种参加的战略性联合战役,而且政治性极强,外部因素十分复杂,将是对我们战略筹划能力和作战指挥能力的严峻考验[1]。
以信息化为背景的世界新军事变革要求我军必须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造就大批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以保证我军在日趋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不落下风。
从目前我军各级指挥员的现状来看,距离指挥打赢现代化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还有一定落差。
所以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以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为引导,认真分析研究现代化战争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培养途径,在保证政治素质过硬的同时,加快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信息素养、超前的创新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养的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为忠实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一、现代化战争呼唤军事指挥人才的三大素养现代化战争以信息传递和运用为主线,战场兵力复杂多变,态势多维立体,指挥决策困难。
指挥员要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仅要能指挥、会管理,还要懂技术、敢创新、能战斗,必须具备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勇于开拓创新和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战场环境的能力,全面做好新军事斗争准备。
信息素养是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关键。
纵观世界军事,信息化战争正逐步取代机械化战争,战争形态为多维一体联合作战。
制信息权将贯穿战争的全过程、全领域。
在机械化战争中,装备的数量可以决定胜负方向,优化配置可以改变兵力对比,有勇无谋的指挥可以带来一两场战斗的胜利。
但在信息化战争中,战场的优势则是靠信息保障来实现。
在讲求效益第一的现代化战争中,制胜权等于制信息权。
指挥员掌握即时、准确的战场信息,通过科学、细致的分析、处理,做出合理的指挥决策是获得作战胜利的关键。
伊拉克战争中,美伊双方兵力对比的悬殊是迫使伊拉克溃败的一方面原因,但在那么短的时间,以极其微小的代价获得极大的军事和政治效益,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战场上的信息优势。
这一局面的形成充分证明了“信息优势决定战场优势直至战争全局”的科学性[2]。
目前,美英等世界军事强国,在不断研制高技术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同时,都把培养军事指挥人才的信息素养放在军队发展战略工程的重要位置。
其中美、英两国首当其冲,他们利用自己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在军事指挥人才信息素养的培养上已经远远超出其他国家。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转变旧的战争观念,认清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已经由物理能转变为信息能。
否则,在未来可能爆发的信息化战争中,我们必将被动挨打,千疮百孔。
所以,必须从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高度,深刻认识信息素养在作战指挥人才素质结构中的极端重要性,全面剖析我军与外军军事指挥人才在信息素养上的落差,加大对军事指挥人才信息素养的培养力度。
创新素养是驾驭新军事领域的核心。
江泽民说:“创新是军队进步的灵魂,一支没有创新能力的军队,难以在日趋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军事创新的主体是军人,人才成长的关键是创新。
具有创新素养是未来军事指挥人才的主要特征。
日新月异的新军事变革,它的实质就是以创新思维、创新理论、创新观念和创新科技来推动世界军事的发展。
在新信息、新科技高度密集的现代化战争中,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新技术、新战法、新武器装备的不断投入使得指挥员必须及时更新指挥作战思维、变化战术理念、革新技、战术运用,全方位应对外来之敌。
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指挥人才要努力培养创新素养,以超前的眼光预测、构思和设计未来战场的作战指挥。
必须立足军事斗争准备,创新军事战略思维,从战略指导的高度宏观统筹、科学规划国防和军队建设。
爱因斯坦说:“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当前,我军在培养军事指挥人才的创新素养方面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培养思路传统、方法单一。
其中,院校教学最为明显,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创新能力培养;考试制度过于追求标准答案,限制学员独创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对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大束缚。
因此,在今后的军事指挥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在这些方面的改进和突破。
心理素养是应对任何战争的基础。
现代化高技术战争中,心理战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具有强大杀伤力的作战样式,是瓦解敌军的重要手段。
高技术武器的“硬摧毁”和心理、意志上的“软打击”交叉进行、软硬兼施,给从容指挥作战带来极大的考验。
指挥员必须要在突发事件面前保持镇定,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经得起艰苦环境和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连续作战的考验,能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和指挥作战。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对伊拉克实施全方位、全时空的猛烈轰炸和精确打击,给伊军以严酷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打击。
伊军指挥员完全丧失了斗志和信心,指挥系统陷入瘫痪,四十万军队顷刻间土崩瓦解,集体“蒸发”,几千万民众束手待降,使得美、英联军能够长驱直入、势如破竹。
伊拉克不仅仅输在了武器装备的落后上,更多的是输在了心理崩溃和丧失斗志上[3]。
这一事实充分说明,要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首先加大指挥员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训练力度,培养指挥员良好的心理素养。
美国在心理战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专门设立了心理战司令部,组建成建制的心理战部队和后备役人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心理战部队条令、教范,形成一个合理、科学的指挥、管理体系。
伊拉克战争中,美伊双方大打心理战,他们借助网络、卫星、电视、媒体等方式大肆宣传、互相攻击[4]。
美、英联军之所以能够在精神和斗志上把伊拉克军民彻底打垮,日益完备的心理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心理战战略到心理战战术都让伊军望尘莫及。
所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仅仅依靠过去那种战场喊话、投撒传单等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高速度、宽正面、大纵深、立体化的特点和要求[5]。
必须强化心理战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和效果,加大对指挥员心理素养的培养力度。
二、准确把握三大素养的基本内涵和和内在关系素养是指人的素质和修养,它包含四层意思:其一,素养是后天养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在这一点上它区别于更多受先天因素影响的“素质”;其二,素养是可以培养的,素养的养成是一个从低到高逐步发展的过程;其三,素养是多层面的,它涉及了从意识到实践、由心理到生理、从言谈到举止、从思想到行为等全方位的问题;其四,素养是综合的,孤立的素养是不存在的,素养的培养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一致的[6]。
现代化战争要求指挥员同时具备信息、创新和心理三大素养。
三大素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存在着科学的辩证关系。
准确把握它们的基本内涵和内在关系是科学培养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的必要前提。
三大素养的基本内涵。
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是在信息环境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和开发信息的修养和能力。
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三个主要方面。
信息意识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信息知识是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认识和方法,包括传统的文化素养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信息能力是有效地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来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创新素养的内涵。
创新素养是在人类活动中以发散思维为课堂,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修养和能力。
它包括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个主要方面。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一种可以物化的高级思想和心理活动;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心理品质;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心理素养的内涵。
心理素养是指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体现出的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在实践中的表现。
它包括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两方面内容。
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心理能力是指一个人在认识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
三大素养的内在关系。
信息知识与创新素养的关系。
丰富的信息知识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提拱基础。
一个信息知识丰富的人,往往见解独到,思维敏锐,能够从不同层面思考和解决问题。
丰富、系统的信息知识不仅是创新不可缺少的原材料,而且直接激发创新的直觉和灵感。
只有信息知识在人脑中形成独特的有机体系,才能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具有开阔的视野与灵活多样的创新思维模式,最终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信息知识与心理素养的关系。
心理素养是后天培养和造就起来的一种心理品质。
良好的心理素养与雄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是分不开的,它是知识积淀、内化而成的结果。
它的形成与经验的积累、信息的掌握有着天然的内在关系。
一个人心理素养的高低,取决于他所拥有信息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正是在对这些外部输入的经验与材料进行的加工中,人才确立了自己的心理认识结构、情感结构和行为模式,最终内化为良好的心理素养。
创新能力与心理素养的关系。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是进行发明、创造、驰骋创新领域的必备前提,对创新能力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了较高的心理素养,就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以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来影响世界、改变世界。
三大素养是军事指挥人才必备的素质要素。
它们在军事指挥人才的素质结构中各自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相互之间又存在着系统的内在关系。
要充分认识个体突出与整体推进的矛盾,发挥“1+1+1>3”的功效。
三、培养军事指挥人才三大素养的有效途径胡锦涛主席指出,必须采取超常措施,加快解决我军人才匮乏特别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不足的问题。
当前我军担负着完成机械化和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双重历史使命,这一时期的战争为现代化高技术局部战争。
要解决打得赢、不变质两大课题,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新军事变革,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安全环境。
必须与时俱进,科学认识三大素养,采取有效的培养途径和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加快培养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以争夺世界军事竞争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整合利用资源,加大培养力度。
在军事指挥人才的培养中,军队院校、科研部门和部队应充分将资源共享,加大对指挥人才的培养力度。
第一,要把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信息素养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
现代化战争的主题是信息化。
知识密集和信息密集已经成为高素质指挥员的基本特征,而军队战斗力依赖于高技术武器与高度信息化指挥人才的有机结合。
信息素养在军事指挥人才的素质构成中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特别是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信息素养对指挥员创新能力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