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述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浅述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1

浅述口服缓控释片剂的研究进展

姓名:汪惠 专业:12制药工程 年级:12级一班 学号:12313035

正文:

缓控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通常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对于半衰期短的或者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给药次数,从而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其次,血药浓度峰谷波动小,血浓平稳,可避免超过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的毒副作用,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简要综述近几年口服缓控释片剂的研究动态和发展现状。

1 骨架型缓控释片剂

骨架型缓控释片剂是依靠其骨架材料作为阻释剂,药物被包藏在不同的骨架中,以减缓药物的溶出速度和扩散速率而达到缓控释的效果。

1.1 亲水性凝胶骨架片

这类骨架片主要材料为羟丙甲纤维素(HPMC),药物的释放速度取决于药物通过凝胶层的扩散速度。

贺周扬等[1]经过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处方的测定,表明该凝胶骨架片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高源等[2]筛选出HPMC K100M用量为40%的骨架片剂无突释效应,缓释周期12小时。

中国药科大学的王福坚等[3]利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酒石酸美托洛尔聚氧乙烯骨架片的处方,并取得良好的缓释效果。

当前亲水凝胶骨架片的研究基本上是骨架型缓释片研究中最多的一部分,大多数药物均可利用其制成缓释制剂。

1.2 蜡质类骨架片

蜡质骨架片的骨架材料通常为水不溶但可溶蚀的蜡质材料,其释药机制主要为孔道扩散与溶蚀释放。

Bhalekar等[4]比较了蜂蜡和巴西棕榈蜡两种蜡质对缓释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两种蜡质材料骨架片的释放均达到了缓释效果。方平飞等人[5]经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得到该蜡质骨架片最佳工艺条件。

与其他类型缓释材料相比,蜡质骨架材料具有一定的优点。今后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制备工艺的选择和优化。

1.3 不溶性骨架片

不溶性骨架片主要以聚乙烯、聚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为骨架材料。这类骨架片在药物释放以后,不溶性骨架材料整体从粪便排出。

柴佩华等[6]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得片剂,最后实验测得其累积释放度符合硝苯地平缓释片的释放要求。

因为此类骨架材料不能降解,可能导致药物释放的不完全,从而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所以此类骨架片的应用不多,相关的文献报道也比较少。

1.4 新型骨架片

在以上传统单一型骨架片的基础上,研究人员不断引入新的设计思想,使骨架释药系统在保持现有的剂型优势的同时更加完善,以下简要介绍几种新型骨架片。

1.4.1 多层骨架片

多层骨架片是通过调节各层排列方式,改变释药面积和各层采用不同骨架及载药量来调节释药速率。能够克服单一骨架系统释药速率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缺陷,有时甚至能达到良好的控释效果。这类骨架片通常可以得到HMH、HML、LML等多种类型的多层骨架片[7]。

H.V. Chavda等[8]研究表明这种三层骨架片可以延缓药物的释放,且调节各层瓜尔胶的

2 含量可以得到不同的药物释放曲线。

目前多层骨架片的研究比较多,人们不断的通过增加骨架片的层数、选择多种的骨架材料使其达到一个更好的释药效果,但是这势必会使其制备工艺变得复杂和增加生产成本,所以多层骨架片的研究应该朝着制备工艺的选择和优化的方向发展。

1.4.2 环形骨架片

该类骨架片采用特殊的环形模冲压而制成,由于片中孔洞存在,其释药面积增大。对于不溶性骨架而言,中间孔的存在使得药物溶出途径增多,释药速度有所提高,对于可溶性骨架而言,内部孔的孔径扩大,使得有效释药面积基本保持恒定,因此可接近零级释放。

1.4.3 微型骨架片

这类骨架片直径通常不超过3mm,具有多单元给药系统的优点,增加了释药的总面积,降低了整体突释的危险性。

Matthew Roberts等[9]体外释放试验表明,三种不同规格的微型骨架片释放时间都超过了12h,且释放速率与微型片的大小成反比。

微型骨架片的规格一般都较小,单独可应用于儿科药物或小剂量药物。

2 渗透泵型缓控释片剂

渗透泵型缓释片是以渗透压为驱动力,近零级释放为动力学特征的一种新型制剂。渗透压活性物质常用盐类、糖类,如氯化钠、蔗糖等,推进剂常为可溶胀物质,如聚氧乙烯、HPMC等[10]。渗透泵片剂可根据结构的不同分为单室、双室和微孔型渗透泵片,以下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2.1 单室渗透泵片剂

根据渗透泵片的释药原理,目前进行研究开发的渗透泵片剂结构简单,是由药物与渗透活性物质组成片芯,外包一层半透膜,再以激光在半透膜上开一个或多个释药孔。当前对其研究的重点主要在半透膜材料、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进剂的选择等。

Khan ZA等[11]制备的制剂在40OC、75%湿度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并且体外释放符合缓控释制剂的要求。曹雅培等[15]说明磺丁基醚-β-环糊精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渗透活性物质在渗透泵片中推广运用。

当前对单室渗透泵片的研究,包括渗透活性物质、推进剂和半透膜材料的选择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模型药物,考虑药物自身的性质。

2.2 双室渗透泵片

双室渗透泵片主要是半透膜所构成的隔室内有一层不透性的具有弹性或可移动的隔膜将其分成两室:一室为含药室,一室为渗透室。

刘嘉等人[136]经体外释放试验测得其具有良好的控释效果。

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如何简化其制备工艺上来,以降低其生产成本。

2.3 微孔型渗透泵片

这类渗透泵片为包衣中加入了适量的致孔剂,致孔剂遇水溶解,在包衣上形成微孔,药物通过微孔释放。

连潇嫣等[18]体外释药行为符合零级释药模型。

3 膜控型缓控释片剂

膜控型缓控释片剂是在普通片剂外包具有良好成膜性能和机械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如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使得药物从包衣膜内部缓慢扩散,主要由包衣膜来控制药物释放速率的一类制剂。依据包衣材料的性能和包衣工艺,可将膜控型缓释片剂分为微孔膜包衣片和肠溶膜控释片两类[19],以下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3.1 微孔膜包衣片

微孔膜包衣片是用在胃肠道中不溶解的聚合物作为包衣膜材料,在其包衣液中加入少量的水溶性物质作为致孔剂,用这样的包衣液在普通片上包衣而制得。

Garg A等[20]人实验表明该包衣片的药物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而药物溶出不受pH

3 和溶出介质的影响。Siepmann等[21]采用一种新的共聚物PVA-PEG作为水溶性致孔剂,使药物达到缓释效果。

所以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在解决此类问题上,寻找性能更为优良的包衣材料或者改进包衣材料的处方,以增加此类片剂的生物利用度。

4 胃内滞留型缓控释片剂

胃内滞留型缓控释片剂系指一类能滞留于胃液中,延长药物在消化道中的释放时间,从而使药物以溶液状态最大量的到达吸收部位。其中人们研究较多的主要是漂浮型、膨胀型和生物黏附型这三类胃内滞留型缓释片,以下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4.1 胃内漂浮型缓释片

胃内漂浮片是由药物和亲水凝胶滞留材料及附加剂制成的一类缓释片剂。

谭珍媛等[23]通过体外释放度的考察发现,释放时间随助漂剂十八醇用量的增加而延长,且累积释放率达到缓释制剂的要求。

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受到胃肠道内食物和胃排空的影响,导致体内外相关性及体内评价方法还不完善,所以今后的研究应主要针对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5总结与展望

本文是在查阅较多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四类主要的口服缓控释片剂进行了简要的综述。总的来说,目前国外在各类口服缓控释片剂的研究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对于今后口服缓控释片剂的研究,应该着眼于以下几点:首先,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改进,解决问题使得目前取得的成绩最大化。其次,要加大对药用辅料的研究力度,在缓控释制剂中辅料的重要性要明显高于普通制剂中,药用辅料的深入研究能很大程度上推动缓控释制剂的发展。再者,在缓控释制剂的研究中,一定要以临床和市场需要为导向,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探索。因为缓控释制剂由于处方成分和制备工艺等因素,使得其生产成本肯定高于普通制剂,所以在研究中需要考虑到它的市场效益,避免研究过程中无用功的出现。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理论的不断完善和现代制剂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更多新型药用辅料的问世,我坚信口服缓控释片剂的研究一定会有着光明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曹菊.缓控释制剂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8):71.

[2] 贺周扬,谭银合,张好好,等.盐酸文法拉辛凝胶骨架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2,28(2):111-116.

[3] 高源,李凤英,刘玲,等.氢溴酸高乌甲素亲水凝胶骨架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3,30(7):740-744.

[4] 王福坚,张自强,周建平,等.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聚氧乙烯骨架缓释片处方和释药机制的研究[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3,21(4):339-343.

[5] 胡瑾,郭红,王杏林,等.载盐酸普萘洛尔的SWELSTARTM MX-1骨架片及羟丙甲纤维素骨架片体外释药的比较[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4,44(3):249-253.

[6 M R Bhalekar, A R Madgulkar, D D Sheladiya,et al. Statistical Optimization of Sustained Release

Venlafaxine HCL Wax Matrix Tablet[J].Ind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08,7: 472.

[7] 方平飞,刘晓磊,赵绪元,等.熔融法制备碘化钾蜡质骨架缓释片的工艺影响因素考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1):35-38.

[8] 柴佩华,邓怡萱,丁宇.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在制备硝苯地平骨架缓释片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41(8):591-594.

[9] 胡雄伟,张倩,宋洪涛.口服缓控释骨架片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0,21(17):1619-1622.

[10] H.V. Chavda,M.S. Patel,C.N. Patel.Preparation and in vitro evaluation of guar gum based

triple-layer matrix tablet of diclofenac sodium[J].Research in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2,7(1):57-64.

[11] Matthew Roberts,Daniele Vellucci,Shabbir Mostafa,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