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县地区概况位于葫芦岛市的南部,濒辽东湾。
东隔六股河与兴城市相望,南临渤海,西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接壤,北枕燕山余脉与建昌县毗邻。
地处东经119°34′-120°31′,北纬39°59′-40°37′′之间。
现辖13个镇,17个乡。
面积2764.9平方千米,总人口62万人(2004年)。
绥中县- 基本概况绥中县隶属葫芦岛市,有汉、满、蒙、回、朝鲜等民族。
绥中县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西部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3,较高的山峰有平顶山(海拔925米),龙门山和三山,中部为起伏平缓的丘陵,东南为平原和低洼地。
河流有六股河及其支流黑水河、王宝河。
此外,还有九江河、狗河、石河、猫眼河等大小河流百条。
一般都源短流急,季节性比较明显。
本县处于南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9.1℃。
一月平均气温-8.3℃,最低气温-23.3℃,北部-24℃;七月平均气温24.3℃,最高气温36.7℃。
年平均降水量645毫米,无霜期174天。
绥中县呈“六山一水三分田”。
东南部沿海平原是主要产粮区绥中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梁、小麦、水稻等。
中部丘陵地带适于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生长。
北部山区是水果重点产区,盛产苹果、白梨,有梨果之乡美誉,是国家优质水果基地县。
全县现有果园65万亩,果树1600万株,年产水果35万吨,产值3.5亿元。
此外,蚕、人参等中药资源也较丰富。
现有林面积166万计,森林占有率42.3%。
绥中县临海,内陆有大小水库30多座,在水产养殖、水产加工和捕捞等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主要海产品有鱼、贝类、虾类、蟹类、蜇类等。
绥中县的矿产主要有金、铝、锌、钼、硫铁、长石、硅石、磷等、工业部门有化肥、农机制造、电机、丝绸、酿酒、造纸、印刷、水产品加工等。
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以服装、灯具、钢铁、建材等为龙头的一批企业集团和工业小区也已初具规模。
绥中县地处关内外咽喉地带,交通便利。
京哈公路、沈山线铁路黄贯全境西东,绥在克公路穿越县境东北往兴城、建昌及河北省。
此外,县乡公路把县内各乡镇连接起来。
绥中港是绥中地产货水运码头,规模为3000吨级泊位,年吞吐量55万吨,为全县海上货运、振兴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绥中县山川秀丽,名胜古迹颇多,自然景观独具风采。
位于李家乡境内的京东首关“九门口”,建于明洪武14年,是明代长城中的重要关隘之一。
它飞跨河谷,险峻雄奇,号称“水上长城”,是中国古长城中的一绝。
位于渤海岸边的秦汉宫遗址,已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深山峡谷中的妙峰寺双塔、蔚为奇观的前卫歪塔、水光潋滟的将军湖、以及老虎汀、下屯、新庄子、汤口等四大温泉等,构成了著名的游览胜地。
绥中海域宽阔,是理想的天然浴场。
县人民政府驻绥中镇中央路一段14号,邮编:125200。
行政区划代码:211421。
区号:0429。
拼音:Suizhong Xian。
绥中县- 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绥中县地形地势受燕山山脉制约。
山地属燕山山脉的东延部分,形成5条山脉。
这些山脉呈扇形延伸至京沈铁路沿线,构成全县地形骨架。
由于山脉多自西北部入境向东南延伸,使地势开成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
山地绥中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1%左右,包括:五指山山脉、砬子山山脉、大孤山山脉、三山山脉、高楼山山脉。
丘陵丘陵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8%,几乎各乡镇均有分布。
由于被河流切断,彼此各不相连。
按地区划分,可分为西北部丘陵,沟谷向阳,光照充足,有利于果树栽培,所产白梨闻名东北绥中县;东北部丘陵,沟谷较多,坡丘向阳,梨园遍布;南部丘陵,包括绥中县南部和沿海乡镇,大台山和王凤台果树农场均坐落于此。
平原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1%。
沿海平原是辽西走廊的西入口。
在地区分布上可分六股河西岸平原、沿海平原与河谷平原。
盆地永安堡盆地是县内唯一的盆地,范围包括永安堡乡和前卫镇西北一角。
北有三山山脉,西部和南部是高楼山脉,东部石河上游的大风口水库是唯一的出口处。
东西最长约22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6公里,略呈棱形,面积约250平方公里。
2、地质地层绥中县地层由老至新分布如下:太古界,分布面积最大,岩性以混合花岗岩为主。
元古界长城系,包括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大红峪组。
中生界侏罗系,包括坤头波罗组、白旗组、张家口组、义县组、建昌组。
新生界第四系,包括中下更新统残坡积层、中上更新统冲洪积层、上更新统坡洪积层、全新统冲洪积层、全新统海积层。
侵入岩县内中生代侵入岩发育良好,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北。
包括圣宗庙-葛家屯岩体,属侏罗世中期侵入岩。
宽邦岩体,属侏罗世中期侵入岩。
龙门山岩体,属侏罗-白垩世侵入岩。
栗木沟岩体,属侏罗-白垩世侵入岩。
羊岩子岩体,属侏罗-白垩世侵入岩。
除上述侵入岩体外,尚有多种脉岩,种类繁多,分布零散,规模不大。
绥中县地质构造绥中县所处大地构造半日位属山海关台拱,是一个以上升运动为主的地区。
沉积岩盖层不发育,古老的结晶岩基底广泛出露。
县内大小断裂几十条,多数分布在西北部。
大的断层有四条:明水断野、红庙子断层、东松岭子断层、宁子沟断层。
3、土壤棕壤绥中县地处棕壤带,棕壤分布十分广泛。
总面积179,118.5公顷。
棕壤是在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根据形成的过程,又划分为棕壤性土、棕壤和潮棕壤3个亚类。
草甸土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河漫滩、超河漫滩、冲积平原、沿海淤积平原和山间平地。
总面积54,823公顷,占各类土壤总面积的23.34%。
除近海沿岸和近滩的砂质草甸土外,其它均已恳为农田,是粮、棉、油的主要生产基地。
盐土盐土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的小庄子至万家的近海低洼地带,可溶性含量在0.6%以上,面积166.63公顶,约占各类土壤总面积的0.07%。
盐土的形成过程就是土壤的盐渍化过程。
沼泽土分布在低洼地区,主要集中在王宝、前卫等乡镇。
面积374.3公顷,约占各类土壤总面积的0.15%。
沼泽土母质为河相沉积物,历年季节性节水时间较长。
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前卫、网户、明水、秋子沟等乡镇,面积419.5公顶,约占各类土壤面积的0.18%。
水稻土在县内分布较为零散,发育程度不高,处于初期阶段。
但在土耕条件下,基本改变了原来成土方向。
4、水文水资源绥中县水资源总量为7.98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22亿立方米,地下水2.76亿立方米。
全县蓄水工程有大小水库33座,控制面积727平方公里,调节水量1.18亿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量的19%。
引水工程26处,河流区间径流量利用为0.23亿立方米。
机电井1,266眼(含方塘)开采地下水0.71亿平方米。
在狗河中游有4处温泉:老虎河温泉,海拨145米,主泉眼水温32.5℃,涌水量约2.5吨/小时。
下屯温泉,海拨140米,水温32℃;新庄温泉,海拨120-130米,水温21-25℃;汤口温泉,海拨95米,水温47℃。
河流绥中县主要河流有六股河(与兴城市界河)、宽邦河、黑水河、王宝河、石河、狗河、九江河、强流河、猫眼河等。
界河-六股河源头在建昌县谷杖子乡西北的930高地。
在八家子镇沙河哨东南侧与兴城市三道沟乡西侧入境,成为绥中县与兴城市的界河。
六股河流经本县宽邦满族镇,汇合八家子河、宽邦河;经西平坡满族乡,汇合黑水河;又经高台镇,汇合王宝河;最后经小庄子镇后入海。
西岸共经5个乡镇,汇合4条较大河流,径流68公里,流域面积862.2平方公里。
六股河是辽西地区四大水系之一。
总长143.8公里。
河宽最宽处800米,中下游平均宽600米,平时流水面宽95米,水深0.5米左右。
年最大径流量16.67亿立方米(1969年),多年平均径流量6.3亿立方米。
县内其它河流黑水河,六股河支流;宽邦河,六股河支流,又名二台子河;王宝河,俗称王八河,后雅公称今名。
涝豆沟河,王宝河支流;朱仙屯河,王宝河支流;小庄子河,发源于小庄子镇石官村东北0.5公里处。
马家河,发源于大台山南麓;长滩河,由马家河、阎家岭河、三台子河汇合而成。
猫眼河,发源于鸡架山北峰;叶家坟河,上游称饮马河;狗河,原名高儿河,演变沟儿河谐音称狗河,是县内第一大河。
新开河,旧名凉水河,发源于网户满族乡大官帽山泉眼。
石河,原名石子沟,因多石子而得名。
是县内第二大河。
小王宝河,石河支流;强流河,原名急水河。
九江河,此河流经九门口,原称九门河,后改名九江河。
金丝河,原称荆条河,发原于李家堡乡上荆村。
5、气候绥中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其主要特征:四季分明,水热同期,降水集中,日照充足,季风明显。
春季虽有冷空气侵入,但强度弱,回暖较快;夏季西南季风盛行,雨量充沛,高温潮湿,多雷多雹,伏天潮热。
秋季偏北季风开始增强,雨量骤减,气温速降;冬季偏北季风势力很强,气候干冷,大地封冻。
气温据1986到2000年记载,年平均气温为9.8℃;极端最高气温为38.1℃,历史最高为39.8℃;极端最低气温-25.2℃,历史最低为-26.3℃。
地温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1.9℃,极端最高62.4℃(1993年),极端最低-34.6℃(1990年)。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652.5毫米;年最多降水量为1998年908.5毫米,历史最多为1959年1,087.6毫米;年最少降水量为1999年的295.2毫米,是历史最少的一年。
蒸发年平均蒸发量为1,714.6毫米。
日照年均日照时数2,544.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7%。
气压年平无气压为1,015.1百帕,极端最高为1,046.8百帕(1994年),极端最低为984.0百帕。
风年平均风速2.8米/秒,最多风向为南风,大风日数比前期减少。
无霜期平均无霜期176天,最长196天(1990年),最短141天(1986年)。
6、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全县土地总面积27.65万公顷,在葫芦岛市名列第二位。
全县人均占有0.45公顷,比全国人均0.96公顷少0.51公顷。
地貌类型复杂,土壤类型多样。
山岳面积11.34万公顷,约占总面积的41%。
丘陵面积10.51公顷,约占总面积的38%。
平均面积5.81公顶,约占总面积的21%。
在全部土地资源中,耕地面积5.4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78%,人均0.09公顷。
林地面积9.71万公顶,占总面积的35.11%,人均0.15公顷,居葫芦岛第一位。
牧草地面积15.83公顷,占总面积的0.10%。
居民工矿点面积1.82万公顶,占总面积的6.60%。
交通用地0.4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70%。
水域面积2.3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57%。
未利用土地2.81万公顷,占总面积10.16%。
还有荒草地2.53万公顷,沼泽地0.02万公顷。
矿藏资源绥中县发现有色金属矿30处,分布在12个乡、镇;黑色金属矿14处,分布在8个乡、镇;黄铁矿11处,分布在6个乡、镇;黄金矿11处,分布在5个乡镇;石灰石矿3处,分布在3个乡、镇;凝灰岩矿2处,分布在2个乡;萤石矿和重晶矿5处,分布在4个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