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无权处分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无权处分与无权代理区别
(1)无权处分:指欠缺通过实施法律行为对某一项既有权利施加影响。
无权代理:指欠缺将所独立实施之法律行为的效果归属于被代理人承担的权能。
(2)无权处分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法律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行为。
(3)无权处分“不影响合同的效力”;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效力待定”。
关于无权处分规定:
《民法典》第597条第一款规定:“因出卖人未取得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597条第二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者限制转让的标的物,依照其规定。”
物权变动与无权处分
见图片:
无权处分例子①
甲将相机交给乙保管,乙擅自将该相机以自己的名义出卖给“知情”的丙,并交付相机。
①乙、丙的合同系因无权处分订立的买卖合同,无权处分不影响买卖合同效力,无法律规定的效力瑕疵,乙、丙的相机买卖合同有效。
②丙系恶意受让人,若甲未认,丙不能通过“善意取得”,即“非基于法律行为的动产物权变动”途径原始取得相机所有权。
③若乙、丙买卖合同订立后的合理期限内,甲追认或者乙取得处分权,“基于法律行为的动产物权变动”规则(三个条件:第一,买卖合同有效;第二,让与人有处分权;第三,完成公示,即完成动产交付),丙通过“基于法律行为的动产物权变动”途径继受取得相机所有权
④若乙、丙买卖合同订立后的合理期限内,甲未追认,乙亦未取得处分权,丙确定不能通过“基于法律行为的动产物权变动”这一途径取得相机所有权,乙作为出卖人对买受人
⑤丙构成违约,且系根本违约,丙享有法定解除权,可通知乙解除买卖合同
无权处分例子②
夫妻甲、乙婚后购买一套房屋(市价600万元),登记在甲名下。未经乙同意,甲谎称房屋拒为己有,以自己的名义将该房屋出卖给“不知情”的丙,并给丙办理了过户登记。
①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该房屋属甲、乙共同共有。根据《民法典》第301条,甲、丙买卖合同属于因甲无权处分订立的买卖合同,无权处分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效力,不存在法律规定的效力瑕疵,甲、丙的房屋买卖
合同有效丙系善意受让人,受善意信赖保护。若符合《民法典》第311条规定的善意取得房屋所
②有权的构成要件,无须乙追认,亦无须甲取得处分权,丙可基于“善意取得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途径取得房屋所有权
③若甲系以300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出卖给不知情的丙,善意的丙不符合“以合理的价格受让”这一要件,不能通过“善意取得”这一“非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途径原始取得房屋所有权
④若甲系以300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出卖给不知情的丙,但在甲、丙买卖合同订立后的合理期限内,权利人乙追认或者甲取得处分权,则符合《民法典》第209条规定的“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三个条件:第一,买卖合同有效;第二,让与人有处分权;第三,完成公示,即完成过户登记),丙通过“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途径继受取得房屋所有权。
⑤若甲系以300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出卖给不知情的丙,但在甲、丙买卖合同订立后的合理期限内,权利人乙未追认,且甲亦未取得处分权,不符合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丙确定不能通过该买卖合同取得房屋所有权,出卖人甲对丙构成违约,且系根本违约,丙有权解除买卖合同,并请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擅自出租他人之物的事实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①《民法典》第723条第一款规定:因第三人主张权利,致使承租人不能对租赁物使用、收益的,承租人可以请求减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
②《民法典》第723条第二款规定:第三人主张权利的,承租人应当及时通知出租人
根据《民法典》第723条的规定,因擅自出租他人之物订立的租赁合同,擅自出租他人之物的事实,不影响租货合同的效力,无法律规定的效力瑕疵的,该粗货合同有效。
【例子1】甲因出国访学2年,将房屋钥匙交给乙,委托乙偶尔看看房屋是否漏雨。甲出国后,乙立即以自己的名义将该房屋出租给丙,租期1年。
①乙、丙间房屋租货合同属于擅自出租他人之物的租赁合同,根据《民法典》第723条的规定,乙、丙间房屋租赁合同有效。
②若甲知情后对两行使返还原物请求权要回房屋,因乙、丙间租货合同有效,丙可对乙主张违约责任。
【例子2】甲将房屋出租给乙,租期3年。乙未经甲同意,撞自转租给丙,约定租期2年。
①乙、丙房屋租货合同属于因乙擅自转租订立的,但擅自转租的事实不影响转租合同的效力。因无法律规定的效力瑕疵,乙、丙的房屋转租合同有效。
②乙、丙的房屋转租合同有效,但属于乙擅自转租,因此,乙、丙间有效的转租合同仅对乙丙发生效力,对出租人甲无法律约束力,相对于房屋所有人甲,丙属无权占有人,甲对丙享有《民法典》第235条规定的返还原物请求权。【基于债权成立的占有具有相对性,只能对抗相对人,基于绝对权成立的占有具有绝对性。】
【案例分析】
甲公司将自己所有的10台机器出租给了乙公司,乙公司未经其同意,将其低价出售给知情的丙公司,丙公司又将其出租给丁公司。丁公司对上述交易过程完全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