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纪志义
(讷河市电业局,讷河161300)
喃要]配电系统自动化的系统集成,不仅是有关系统的互连,重要的是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功能的互补、通道的公用
等。与多岛自动化信息专用、功能单一和互不相连不同,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以信息共享、功能综合和无缝集成为其特
征。
【关键词】配电系统;多岛自动化;无缝集成
配电自动化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
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
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
的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进供
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 系.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要求的多样
性,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管理更为
有效。
随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含配电
系统自动化在内的城网建设改造和电力
市场已提上了日程。当前,配电系统自动
化正从传统的“多岛自动化”走向综合优
化的系统集成。与此同时,正在启动的发
电市场展示了向配电市场发展的前景。
现仅就上述发展可能对配电系统自动化 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一、配电自动化的作用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馈线自动化
是基础,因此应以馈线自动化为切人点,
逐步实现配电自动化.并且要使馈线自
动化起到以下作用:
1.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络经过改造后.实现“手拉手”或 环网供电方式,利用馈线自动化系统,可
对配电线路进行故障检测定位、自动隔
离故障区段并恢复对非故障区段的供
电。这样就缩小了停电范围,大大提高了
供电可靠性
2.提高供电质量。通过实时监视运
行状态.适时进行负荷转带及电容器投
切.保证供电质量 3.改善用户服务质量。通过用户侧
管理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4.降低电能损耗。通过优化网络结
构及无功配置,减少线损。
5.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省基本建设
投资。减少后备容量优化运行方式,提高
设备利用率
6.减少配电检修维护费用。在正常 运行时可对各类配电设备、线路进行在
线监测;在发生故障时可对故障进行自
动定位,确定故障类型.节省检修维护费
用。
7.节省总投资。实施馈线自动化所
需要的线路改造、设备投资比较大,但总
体上可节省投资。首先是线路经过改造
后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节省了电力设施
基本建设投资;其次是实施馈线自动化
后,能提供信道、中心站设备等共享资 源.可在其基础上扩充其他配电自动化
子系统.如配变监控子系统、自动抄表子
系统,避免进行重复投资。
二、输电线路、变压器及用户的自动
化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涉及输电、配电
和用电等过程,它主要从变电、配电到,rf_j
电过程来对我们电力系统的线路、变压
器和用户进行监视、控制和管理。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主要功能也就是
从输电线路、变压器以及用户角度的自
动化。
输电线路这一层次上的配电自动化
系统。由于输电线路很长.有的几千米.
有的甚至几十千米.所以在这么长的范
嗣内发生故障的概率是很大的.尤其是
发生单相短路的概率。当发生了故障以 后.我们为了系统的稳定和供电的可靠
性,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及时、有效地进行
处理,以防止事故进~步扩大。如果仍然
采用人工方式的话,肯定无法满足现代
电力系统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采用配
电自动化系统,它能够在输配电线路发
生故障的时候,进行快速判断,排除故障
段,保证非故障段的正常供电,减少停电 范围
变压器这一层次上的配电自动化系 统。输电线路传送的电能不能直接和用
户相连,不能直接对用户送电。因为输电
为了减少损耗,用的都是高压输电,必须
降压才能给用户使用。它既是高压配电
网中的负荷,又是下一级配电网的电源
这是联系电网和用户的枢纽.也是关键
设施,他的主要功能是与二次设备相配 合。
用户这一层次上的配电自动化系 统。因为各种各样的用户是电力系统的
主要对象,他们的需求对于电力系统来 说是很重要的。由于电能自身的特点,导
致了电力系统中的能量必须产多少就用
多少,即电厂所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
率必须同用户的有功和无功需求相适
应,否则电力系统的运行就会有所影响. 可能会导致同步发电机的转速发生变
化,输配电线路的电压发生变化等等 所
以必须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制定发电计
划,使系统保持稳定。
三、当代配电系统的发展方向
当代的配电系统自动化正从“多岛
自动化”走向系统集成,并受到电力市场 发展的影响 国内近年来对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引
进和开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
问题,比如全盘引进.不合国情,价格昂
贵;利用重合器.动作频繁.与保护配合
难,且价格高;寻找短路故障时间较长.
不能寻找接地故障区段,没有寻找断线
故障功能,变电站出线开关需要改造等。
配电系统“多岛自动化”.包括以下
一些单项自动化:SCA—DA/DMS系统、负
荷控制系统、电量计费系统、地理信息系
统、管理信息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环网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
这些单项自动化.以信息专用、功能
单一和互不相连为特征。早期这种单项
A动化不多时,问题还不突出。随着这种
单项自动化分别自行发展和数量不断增 加,势必带来功能相互重叠、信息未能共
享、通道不能公用等弊端。
当然,有些单项自动化利用计算机
通信和网络技术、通过接口和数据的转
换可以实现系统的有缝集成,就像过去
一些调度中心把在线运行的SCADA和离
线管理的MIS通过网络通信关连在一起
那样。但这种有缝集成系统参与信息共
享时的运行效率、使用水平和方便性将
有所降低。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开
放系统结构(OSA) ̄I1有关操作系统、数据
库、用户界面和通信的各种国际标准.为
实现系统的无缝集成提供 可能.这也 是配电系统“多岛自动化”走向系统集成
的基础。
结束语:配电系统自动化的系统集
成,不仅是有关系统的互连。重要的是实
现了信息的共享、功能的互补、通道的公
用等。与多岛自动化信息专用、功能单一
和互不相连不同,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
以信息共享、功能综合和无缝集成为其 特征
参考文献:
【1]杨奇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
趋势『J1.电力系统自动化,1995,19(10).
[2】王海猷,贺仁睦.变电站综台自动化监
控主站的系统资源平衡『Jl_电网技术,
1999,23(3).口
(编辑/李舶)
活力2010-11
1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