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 邓雪芳

浅析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 邓雪芳

浅析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邓雪芳
发表时间:2019-03-25T17:22:25.3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邓雪芳
[导读] 摘要: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提高了电力系统供电的质量,同时,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进行解决。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永州供电分公司湖南省永州 425600
摘要: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提高了电力系统供电的质量,同时,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进行解决。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对我国存在的供电以及用电之间存在的不平衡情况能够进行很好的解决。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电力系统中应用了很多的现代电子技术以及通讯技术,这对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文章对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以后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系统自动化;问题
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同时,我国的人口数量也出现了逐渐增多的情况,这样就导致我国的能源供应面临着非常大的问题。

人口数量的增多使得日常生活中用电量出现了很大波动,在用电高峰的时候会导致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很多的问题,导致电力系统承受很大的压力。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配电系统中应用了比较先进的电子以及通信技术,逐渐实现了配电管理工作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有很大作用。

1当代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概述
随着社会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电力能源远程输送的构建网络也在不断扩展和完善。

在人民群众自身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带动和驱使下,社会上对于电力能源远距离输送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家电网建设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为能够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的全新局势,逐渐开始提升了对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电输送工作研究的重视程度。

经过数十年时间的发展,我国电力能源远程运输网络的构建已经取得了惊人的研究成果。

研究至今的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主要包括馈电线路自动化以及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所谓馈电线路的自动化,其具体指的就是电力能源远距离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用电故障、对相应电路的自动化检测和维修的自动化。

而配电系统管理的自动化,则主要指的就是电力能源远距离运输的信息管理、配送点设定等相关内容的自动化控制。

2当今社会配电运输的发展现状
电力能源的远距离运输与我国的水资源输送和天然气能源储备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三大支柱型产业。

有关电力能源输送网络构建的规划,一直是备受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高度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

但由于我国电力能源网络构建技术研究人员个人的实践工作经验较少,在具体研究规划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只能大量借鉴其他国家的建设规划经验,导致在具体研究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经常出现一系列的弊端和矛盾问题。

我国现今社会当中的配电运输网络虽然已经发展成了树状网络的发展形式,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面积也得到了显著扩展,但电力能源运输和用电故障检修工作的时效性依旧是电力系统运作过程当中较为薄弱的技术应用环节。

部分城市以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电力能源的供应仍旧不能满足城市中心集中用电区域的电量使用需求。

大量电网构建的实际问题,急需要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建设自动化的电力配电系统逐步解决或者完善。

3优化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有效途径
3.1配电管理的自动化网络构建
配电管理系统是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网络构建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尤为注意的重点构建内容之一。

现代化自动配电管理系统,能够对整个电力能源网络运输的有序运行提供保障。

在我国当今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发展阶段,电力能源传送信息的数据采集、远程输送状况的监控管理、地理信息分布以及电力能源输送线路的符合管理线路等,都是配电管理自动化网络构建当中主要包含的运作管理内容。

为了能够将自动化的科学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更好的结合应用到配电网络构建的设计方案之中,在配电管理的自动化网络构建方面主要应用了配电网的SCADA功能、负荷管理功能、以及电力能源输送的地理信息采集管理三个主要的自动化构建系统。

所谓配电网的SCADA功能,其实际上指的就是电力能源网络运输过程中的变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管理系统能够通过变电自动化的技术应用手段,实现对电力能源网络输送数据的实时分析整合。

当配电网络出现用电故障时,相应的数据信息就会发生变化,帮助故障检修人员第一时间查找出电力输送故障的检修点。

配电管理自动化网络构建当中的负荷管理功能,能够为技术人员电力能源运输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供方便。

通过应用负荷管理功能,技术人员可以坐在监控中心,掌握千里之外整个馈电线路的实际运输状况。

当馈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帮助其在第一时间制定有针对性的补救抢修措施,为全面优化不同地区配电线路的网络构建方式提供保障。

3.2通信系统的配电自动化网络构建
想要实现配电自动化网咯构建的有序运行,就要将精准的配电信息传送作为前提和基础。

相关技术工作人员为了尽可能实现电力能源运输网络构建的稳定运作,将通信系统的信息处理手段深入结合到配电自动化网络构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

当配电网络进行电力能源的远距离输送时,远方变电站当中采集到的能源输送信息以及故障抢修记录,可以通过配电线载波通信或者光线通信的方式传送至能源网络控制中心。

相关技术人员通过信息传输的内容,对网络构建的优化设定更为合理的发展规划。

相比光纤通信,配电网络线路的载波通信方式更为原始和传统,是相关技术人员应用最早的信息传输方式之一。

现代化的光纤通信方式的信息传输时效性更高、信息精准度更优,更能满足当今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电力能源供应工作提出的高水平要求。

现代化光线信息传输的技术应用手段也被相关人员广泛应用在电力自动化配电网络运输的过程之中,成为了电力通信系统的主要传输方式之一。

3.3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
继电保护对故障的诊断和处理都非常快,而在配电自动化过程中,配电自动化系统发现和解决问题也需要依靠继电保护来完成,配电自动化系统仅仅是一套把各种技术综合起来的措施,如果能够做到与继电保护这项技术完美的结合,是配电自动化系统亟需解决的问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目的就是加快故障的处理速度,最大限度的降低由于突发状况造成的对于供电系统的影响。

现状的配电网络,特别是中压配电网,多数线路为支线较多的树枝型辐射的结构,传统的继电保护对配电系统的监控和故障处理存在缺陷,这就需要配电自动化系统进一步与继电保护相结合,把配电自动化的控制的各个方面能够与继电保护相融合。

二者的配合,既能充分发挥继电保护切除故障快、影
响小的特点,也能利用配电自动化来弥补一些继电保护中一些特殊情况的出现。

4结语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既可以提高配电系统的利用效率,也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舒适程度,通过不断克服技术上的难题,就能够在未来的电力供给方面以及电力应急管理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所说的一些假设上的建议,如果能够很好的解决,必将促进我国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更加完善,其不但将提升我国电力供给方面的科技水平,同时也将提高我们电力系统上的服务水平,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

同时本文也呼吁更多学者、专家以及科研机构,更多地关注、研究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使我国的电网更加坚强,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瑞丽,尹飞凰,孙银生.光通信网络在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设计思路构架[J].激光杂志,2015(02):93-95.
[2]陈国华,李金河.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24):122.
[3]戴海峰,何小玉,季锦涛.海洋平台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保护配置优化[J].电气技术,2013(10):74-75+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