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2 Vol.(4) No.12
冬虫夏草质量及真伪的经验鉴别
Experience of distinguishing cordyceps quality and authenticity
王永田 田连营 刘灿坤 (淄博市第一医院,山东 淄博,255200)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2)12-0024-02
【摘 要】 目的:探讨简便易行、应用性强的经验鉴别方法,杜绝伪劣冬虫夏草充斥市场,保证名贵药材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通过性状、水、火试法等多年实践经验,将目前发现的劣、假、伪冬虫夏草进行比较,总结出真、优、劣、假、伪的鉴别特征。结果:丰富的经验鉴别方法简便易行、现实应用性强,可把冬虫夏草优劣、假伪很容易的区分开,并能分析
出其原因。结论:生长海拔3900m以上,个大体胖,深黄色,二三十个环纹明显,腹中部的4对足明显,断面可见“V”字形或马蹄形裂隙(呈黑色),火烧发出草香菇略带有腥气,开水浸泡,虫体变26膨大而软,用刀切开子座自体内长出连为一体,浸液有草菇香气味为优质冬虫夏草。
【关键词】 冬虫夏草;特性及名称;优劣的鉴别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imple, strong application identify methods to eliminate the counterfeit cordyceps flooding the
market, an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rare medicinal herbs, to ensure clinical safety. Methods: Through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traits,
water, fire test method will be found bad, false, false cordyceps were compared, summed up the true, good, bad, false, false identification features. Results: a wealth of methods of identifying were simple, real-world applications is strong, it can separate false pseudo easily district, and analyze its causes. Conclusion: The growth of altitude above 3900 m, generally fat, deep yellow, twenty or thirty ringed,
ventral four pairs of feet obvious, visible cross-section "V-shaped or horseshoe-shaped fissure (black), fire issued grass mushrooms slightly with the smell of fish, the water soak the worms become swollen and soft, with a knife to cut the child seat from the body to grow as a single entity, immersion mushrooms fragrant odor quality cordyceps. 【Keywords】 Cordyceps sinensis; Characteristics and names; Identification of the pros and cons
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又称为夏草冬虫,是中国传统
的名贵中药材。它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由于冬虫夏草的疗效好,滋补作用强,来源极少,价
格极其昂贵,故造假售伪现象非常严重,为了杜绝伪劣冬虫夏
草对人们身体的危害和造成经济的损失,下面将冬虫夏草生长
特性、名称、性状特征、水、火试法的经验做以介绍,以供医
药人员和应用人员参考。
1 冬虫夏草生长特性、产地及名称
1.1 特性 真正的冬虫夏草均为野生,生长在海拔3000~5000m的高
山草地灌木带上面的雪线附近的草坡上,对自然环境要求非常
高。冬虫夏草是由一种叫做蝙蝠蛾的昆虫,夏季,虫子卵产于
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草甸土
层。土里的一种霉菌, 这种霉菌孢子,会经过水而渗透到地下,
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快速繁殖,
称为虫草真菌。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慢慢长大,
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
这就是所谓的冬虫。第二年春天来临,霉菌菌丝开始生长,到
了夏天时菌丝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
真菌子座,外观象一棵小草,这棵小草一般就是真菌子座,称
为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
“冬虫夏草”。而在真菌子座的头部含有子囊,子囊内藏有孢
子。
1.2 产地及名称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区域青海、西藏、新疆、四川、云南、
甘肃、贵州等省及自治区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如青海草(产
自青海省境内)、藏草(产自西藏自治区境内)、川草(产自四川省境内)、滇草(产自云南省境内)、甘肃草、(产自甘
肃省境内)、炉草(产自贵州境内产)等。但一般以青、藏产
海拔3900m作为优质分界线,3900m以上的虫草优质,3900m
以下次之,虫草虫大草壮,色泽黄亮俗称为优。
2 鉴别法
2.1 经验鉴别法
2.1.1 性状特征 冬虫夏草体长3~5cm,直径0.3~0.8cm;虫体表面为深
黄色至黄棕色,有二三十个明显的环纹,近头部的环纹较细,
这环就是鉴别真假的一个重要标志,头部红棕色;全体下腹部
有8对足,前面3对、中间4对、后面1对,其中以中部的4
对最明显,这也是冬虫夏草的一个显著特征。尾部像蚕尾。冬
虫夏草的质地比较脆,容易折断,断面略平坦,呈现出淡黄白
色,有时可见“V”字形或马蹄形裂隙(呈黑色)。子座细长
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0.3cm左右;表面灰褐色至棕褐
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草香
菇味微腥,这又是冬虫夏草的特征。
2.1.2 水试法 冬虫夏草,用开水浸泡,虫体变膨大而软,菌座色加重成
为黑褐色,虫体和菌座紧相连,不脱落,用刀切开看头部长草
的部位是自然从体内生长的,子座自体内长出连为一体,类淡
白色,浸液有草菇香气味。假的就看出从头部插入的植物草棒,
或用强力胶水粘合或直接粘合于头部,氺浸液有腥味。水中浸
泡,用粘了胶的虫草遇到水是会断裂的。
2.1.3 火试法 用火烧,优质品发出草香菇略带有腥气,海拔3900m以上,
次品草香菇气淡,海拔3900m以下,而腥气重。伪品腥气很重
微略有草香菇,假品发出焦糊味。 -25-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4卷 第12期
2.1.4 手试法 通过手的感觉观察真伪假劣,正品手捏或搓微有柔软舒适
感觉;而掺水品手感软潮湿;中间掺铁丝竹签品手捏有硬的感
觉;掺糖品手感发粘;假品手搓发硬或脱落杂质等等。故俗称
“拔一拔、搓一搓、压一压、掂一掂”、“抖一抖一头牛”、
“掂一掂一头羊”。意为把土掂患上落,望有没水份、查望有
无用牙签穿的断草。
2.2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适量,加乙醚脱脂后,加乙醇提取,趁热过滤,
减压浓缩,除去沉淀,取滤液1ml,加0.2%茚三酮乙醇试液,
显紫色。(示氨基酸)。
取本品粗粉,乙醚脱脂后,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适
量点样在硅胶G薄层板上,用正丁醇-醋酸-水(4∶1∶6)展
开,喷0.5%高碘酸钾试液和0.5%联苯胺乙醇试液,在蓝色背
景下,可见白色斑点,Rf值约0.14。(示甘露糖)。
3 伪劣假品的鉴别
3.1 掺假品 掺水:用喷壶将冬虫夏草上喷淋稀释的胶水;“压一压”,
如掺水品易压扁,比较软,有铁丝、铅丝、竹签品压时感觉中
坚硬;“抖一抖一头牛”,意思是通过抖得方法去除水分。掺
土:用黄色土、铅粉等掺浮于表面;“掂一掂一头羊”,意思
是通过掂得方法去除表面的黄色土、铅粉杂质。掺竹签、铁丝
等:“拔一拔”,意思是通过拔得方法看中间是否插有铅丝、
铁丝、竹签等杂质,或是否用胶水连接的。另外还有掺糖的,
掺明矾的。
3.2 伪品
3.2.1 亚香棒虫草 为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C.hawkesii Gray)寄生在鳞
翅目昆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特征,虫体呈蚕状,长
3~5cm,直径0.4~0.6cm,表面有类白色的菌膜,除去菌膜显褐色,有环纹20~30个,可见黑点状气门。子座呈长棒状或
有分枝,长4~10cm。
3.2.2 香棒虫草 为麦角菌科真菌香棒虫草(C.barnesii Thwaites)寄生在鞘
翅目昆虫金龟子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特征,虫体
呈弯曲扁肾形,短粗,长1.5~2cm,表面棕黄色。具有1对螯
牙,下腹部有足3对。
3.2.3 凉山虫草 为麦角菌科真菌凉山虫草(C.liangschanensis Zang,Liu et
Hu sp.nov)寄生在鳞翅目昆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特征,虫体呈蚕状,较粗,长3~6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菌膜,
菌膜脱落处呈紫褐色,环纹9~12个,足部明显。子座偶有分
枝,长10~30cm。
3.2.4 新疆虫草 为麦角菌科真菌新疆虫草(C.sp)寄生在鳞翅目昆虫的子
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特征,虫体呈蚕状,较细,长2~4cm,
表面土黄色至紫褐色,有环纹20~40个。
3.2.5 蛹虫草 为麦角菌科真菌蛹草(C.ceps militaris Link)的子座。特
征:子座单生或数个一起从寄生蛹体的头部或节部长出,颜色
为橘黄或橘红色,全长2~8cm,蛹体颜色为紫色,长约1.5~2cm。
3.2.6 野生蝉花 为麦角菌科竹蝉草(C. Paecilomyces cicadae.)寄生在竹蝉、
山蝉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特征:蝉蛹或山
蝉的幼虫体,子座(花)是从单个或是2~3个蝉幼虫头部生
长出来的,约一寸多长,从顶端开分枝。
3.2.7 发酵虫草 从新鲜冬虫夏草中分离得到的麦角菌科真菌,经液体深层
发酵所得的菌丝干燥块或粉末。
3.2.8 其他各地区发现的虫草,按其地域定虫草名称 如分枝虫草、藿克虫草、武夷山虫草、龙洞虫草、张家界
虫草、大塔顶虫草、多壳虫草、柔柄虫草、下垂虫草、江西虫
草、四川虫草、尖头虫草、巴恩虫草、贵州虫草、赤水虫草、
革翅目虫草、拟布班克虫草、珊瑚虫草、娄山虫草、巴恩虫草、
鼠尾虫草、绿核虫草、泽地虫草、茂兰虫草、布氏虫草、高雄
山虫草(淡黄蛹虫草)、球头虫草、金龟子虫草、螳螂虫草、
沫蝉虫草、柄壳虫草、拟茂兰虫草、细虫草(黑锤虫草)、发
丝虫草、金针虫虫草、日本虫草、辛克莱虫草、喙壳虫草、拟
暗绿虫草、峨眉虫草、粉被虫草、大邑虫草、叉尾虫草、桫椤
虫草、蜻蜓虫草、蚁虫草、罗伯茨虫草、九州虫草、细柱虫草、
戴氏虫草、变形虫草、稻子山虫草、双梭孢虫草、古尼虫草等
很多种,广泛意义上的虫草,目前已发现有报道的四百多种。
3.3 假品 用植物的块茎或根、根茎及白僵蚕冒充冬虫夏草。如地蚕、
甘露、甘遂、石蚕等。
3.4 人工造假品 用糌粑粉、黄花菜粉末、面粉、玉米粉、淀粉、石膏等材
料,用特制的假虫草模具压成型,然后上色晾干,冒充真品冬
虫夏草销售。通过手搓可观察出模具压制品,俗称“搓一搓”。
4 讨 论
由于冬虫夏草价格极其昂贵,故市场上假劣伪品甚多,目
前发现以虫草命名的品种很多,现已有报道的四百多种。但真
正完全野生的冬虫夏草被专业人士分为青海草、藏草、川草、
滇草、甘肃草、炉草、灌草等,而这些冬虫夏草又因海拔及雪
域(3900m以上)影响或者以个子的大小(长5cm左右)和胖
瘦(直径0.8cm)及颜色(深黄色)论为优等品。
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有关报道认为,冬虫夏草的
鉴别以性状为表面为深黄色至黄棕色,有明显的三个一组环纹
30个左右,下腹中部有4对最明显的足,断面有时可见“V”字形或马蹄形裂隙(呈黑色),气草香菇味微腥。火烧,发出
草香菇略带有腥气,伪品腥气很重微略有草香菇,假品发出焦
糊味。用开水浸泡,虫体变膨大而软,菌座色加重成为黑褐色,
虫体和菌座紧相连,不脱落,用刀切开看头部长草的部位是子
座自体内长出连为一体,子座外黑内白色,浸液有草菇香气味。
假的就看出从头部插入的植物草棒,或用强力胶水粘合或直接
粘合于头部,浸液有腥味。
通过本文可以看出,经验鉴别的眼看、鼻闻、手摸、水试、
火试法简而易行,实用性强,为此将经验鉴别法总结为“看一
看、闻—闻、摸一摸、泡一泡、烧一烧、拔一拔、搓一搓、压
一压、掂一掂、抖一抖”。
编号:EA-12040111(修回:201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