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第5期 2011年9月 洛商学院警轻 Journal of Shanghai Business School №5 VoI 12 8ep 2011
【操作实务】
我国外债风险管理的实证分析
张 彬 黄圆圆
(1.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中国福州350108;2.福州大学中国福州350001)
摘要:相关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的外债规模急剧扩大,特31J是短期外债的比例增速极快。外债结构存在很多的不合 理性,这些因素都会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面对如此庞大的外债,我们必然会对我国外债的偿还能力产生质
疑。文章从我国外债的现状着手,通过相关数据的计算并将这些数据同一系列安全指标进行比较,用计量方法找出影响
我国外债的主要因素,结合我国外债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做出适当的调整。 关键词-外债;外债风险;外债规模;外债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7—324X(2()11)【J5—94—100一{)7
西方早期经济学家是极力反对外债的,认为外债对
一围的经济发展是有害无益。如亚当・斯密认为:“巨大
债务,从长远看可能会毁掉欧洲所有大国。”大卫・休谟 认为:“圉家如不消灭债务,债务就会消灭国家”。凯恩
斯的外债理论在“一战”时期萌芽,那时,他就提出为 使战败同德国尽快恢复经济,赔偿军费,就应对德国进
行巨额贷款。希望通过借助外国贷款,来弥补德国国内 建设资金的不足。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了
著名的“起飞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要“起飞”,首先
得从一个或几个产业部门开始,形成主导产业,从而带 动其他产业,实现国家经济“起飞”。而要顺利实现这个
过程,他认为必须要先有“社会先行资本”的保障。而 这种“社会先行资本”的一大来源就是外债。2()世纪7()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福兰克和费雪尔提出了著名的“外
债周期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利用外债,存在着一个债 务周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国会经历由债务国到债权 围的几个角色转换:不成熟的债务国…成熟的债务国
债务下降国一一不成熟的债权围-_-_成熟的债权国。 以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
普雷维什、巴西经济学家多斯桑托斯为代表的依附论学
者提出,外债只会加剧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
以上大多数的研究结果都具有较强的启发作用,但由于 每个同家具有独特的一面,冈而针对中国而言,还需通
收稿日期:2(111{)8一l7 作者简介:1.张彬,福建福州人,硕士,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讲 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2.黄圆圆,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硕士 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94・ 过一些具体数据研究来分析我国外债独特的一面。
一、我国外债余额现状
(一)外债总额稳步上升
截止到2010年6月末,我国的外债总额为5 138亿 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台湾地区和澳门特 对外负
债)。外汇管理局的相关统计表明,我国的外债总额处于 总体上升的趋势。由于2000年我国的外债统计口径方法
的改变,如图1所示,2000年到2001年的折线冈斜率发
生了明显的改变,但是外债的增长趋势不受影响。外债 总额从1988年的4(J()亿美元增长到20()9年的4 287亿美
元,增长了9.7倍,年均增长量达到了176.7亿美元。
2008年以后,我国的外债增速放缓,特别是2()08年末到 2009年第一季度,外债余额减少了378.4亿美元,较
2()()8年末下降了10.1 ,而2009年第二季度局势发生了 扭转,外债规模又继续扩大。
500.0 1L]400.0 300.0 200.0 2 100.0 0.O 一外债总额 ~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百分比
器赛 塞夏 塞 8g g蓦 吕g答g 宝金 金2 旦2 昌 舄 舄 年
图1 我国1988年20()9年债务率和负债率
数据来源:南罔家外汇管理局数据编制 70 器
3400 2O l0 O
(二)短期外债比例大幅增加
目前我国短期外债主要由贸易信贷、商业贷款、债
http:{| J、 .s
bs.oJu.cn 第12卷第5期 2011年9月 张彬黄圆圆 ZHANG Bin&HUANG Yuanyuan NO 5 V0I 12 8ep 2011
券发行和非居民货币存款等构成,其中一半以上是贸易 信贷负债(包括我国出口商的预收货款和进口商的延期
付款,绝大部分是低于一年的短期负债)。按外债期限来
分,我国外债中短期外债余额增长的幅度明显,其数量
由1988年的37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 593亿美元。 其所占外债总额的规模由1988年时不足中长期总额四分
之一的18.3 。到2()09年已经占到外债总额的60.5 。 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外债结构的变化可以详细分成j
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8年到2000年,中长期外债都
较上一年度保持了8() ~9【】 的稳定增长,增长幅度远 远超过了短期外债的增幅。第二阶段从20()1年到2003
年,长期外债总额处于减速上升阶段,2003年长短期外 债的差距缩小,长期外债总额为1 166亿美元,短期外债
为1 0284L美元。第三阶段从2()【)4年至今,短期外债占外 债总额的比例(52.7 oA)反超长期外债的占比
(47 3 ),并且比例的差值在加大。 ]
(三)债务类型多样化,币种结构多元化
从币种结构来看,我国债务以美元为主,截止到 2010年6月末,外债中美元占72 ,比上年末增长4.3
个百分点,其次是日元与欧元,分别占1O 和5 。具 体如下图所示:
10%
图2外债币种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数据编制。
虽然我国的外债币种结构日趋丰富,但从图2中所 显示的各种外债币种所占比例来看,美元债务所占的比
例与2009年的68 相比,还是处于稳中略有上升的态
势。这使我国的外债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制于美元。一旦
美元升值就意味着我国外债风险的加大,偿还外债的压 力就会明显变大,汇率风险将成为我国外债的一大隐患。
从债务类型上看,2001年起贸易信贷的规模在外债
总额中占绝对的优势。2009年末,我国外债余额比上年
表1 2007年--2009年我国外债承受能力指标比对表 末增加385亿,其中贸易信贷余额较上年末增加321亿,
对外债余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 。除贸易信贷外,主
要的贷款为国外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2010年末, 国际贷款为2 373亿美元,占登记外债总额的77 。l2
二、影响我国外债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章中表1和表2利用了2007年一-2009年的相关数
据直观地分析我国外债的安全性,借此找出影响我国外 债规模及结构的因素。对于一国外债规模的评价,国际
上通用的指标一般包括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j大指
标。但是这三大指标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它们只能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债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特别是在当今复
杂多变的经济背景下,存在相当多的易变因素。中同作
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面临国际金融各方面体系还不够 完善的情况下,这三大指标根本无法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我国外债的真实情况,有时候甚至会因为监控的盲区而
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文章将结合多种指标,分析影响 我国外债风险的主要因素。
(一)外债承受能力指标
图3 1988年~2()09年负债率和债务率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1算编制。
从图3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负债率处于8 到18 的
震荡区间,波动幅度相对较小。债务率的波动区间为 2() 到1O0 ,两项指标都处在国际要求的安全警戒线
内。从折线形态来看,债务率和负债率在2002年和20()8
后都有小幅度的上升。但总体而言,两项指标的走势形 态都呈下降的趋势。这表明我国外债债务率和负债率都
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外债的承受能力还是较好的。
l |薯誊棼强罄 毒氆 罄毫鬟,虢 蘩 瓣毫糖鬣嚣%毫键 薯鬟 鬻 曩||鞲。|囊糍 。薯一l嚣茧鬣 毫曩薯 叠|| 蠢|曩t
警 2 n ∞ i t 蘩 8磐 j l \ i fil ̄
负债率 <2() 11 5 8 6 8 7 安全 安全 安全
债务率 <1O0 29() 24 7 32 2 安全 安全 安全
注:负债率=外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 债务率=债务余额/(商品出口收入+劳务出口收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计算编制
http ff .sbs.cdu. ・95・ 一兀一兀一兀他 美日欧其 口■口
口 第12卷第5期 20f1年9月 我国外债风险管理的实证分析 Risk Management of China’S Foreign Debt NO 5 VOI 12 Sep 2011
表1列举了2007年到2009年的负债率和债务率,通 过与国际警戒线的简单比照,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的
表2 2007年--2009年我国外债偿还能力指标比对表 正确性。 (二)外债偿还能力指标
÷ \ | 毫§ 蠹巷棼爱t薯誊萎蠹 零鬣l诗 谯 l 童薯誊≯毪露嚣薯i鼍誊蠹 蠹 蕞誊叠毫鼍 薯薯囊曩|薯l薯 垒 曩誊。 l| | _
| 一≯ | 。 l蠹l l 鼍§ 删 | lI 凌 爱 21)88
偿债率 <2() 2 0 1 78 2 87 安全 安全 安全
还本付息额/财政收入 <100 3 82 3 14 3.81 安全 安全 安全
外汇储备/短期外债 >1 6.48 8 60 9 25 安全 安全 安全
沣:偿债率=还本付息额/(商品出L=I收八十劳务出口收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外n 管理局数据计算编制
外债偿还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举借
外债的能力,这有利于提高债权国对我国的信心,间接 地减少了我国再次举借外债的困难。中国有句老话“有
借有还,再借不难。”即使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中,这 样的道理依然存在。表2中显示,我国外债的偿债率远
低于国际安全数值2() ,而且每一年的数值均未超过 3 ,由此可见我国有足够的能力偿还外债,还本付息额
和财政收入的比值也很小。虽然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07
年2009年我国的还本付息额和财政收入的数量都在上 升,但是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略大于还本付息额上涨的
幅度。财政收入由2007年的51 322亿元上升到2009年
的68 4774 ̄,元,涨幅达到33.4 ,而2()07年还本付息额 为268 44亿美元,2009年为382.54亿美元,涨幅仅为
29.}; 。 ]因此,二者的比值自然就会低于1O0 。再者,
由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逐年扩大,使得第三个指标外汇 储备和短期外债的比值可以远大于1,达到了国际安全指
标的要求,确保了我国外债的偿还能力。 (三)外债动态指标
债务增长系数I=外债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率,为了保持经济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必须要求外
表3 2007年--2009年我国外债动态指标比对表 债的增长率不能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即该指标 的数值必须小于1。
债务增长系数Ⅱ=外债增长率/出口创汇增长率,其
中出口创汇增长率要大于外债增长率,因为较高的出口 创汇增长率表明我国举借的外债利用效率高,将其投资
于出口行业,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回报,没有形成资 源的浪费,因此该数值要小于1。
外债期限条件系数1I=短期债务增长率/中长期债务
增长率<1,即要求短期债务的增长率不得高于中长期债 务率,严格控制外债的结构,避免过高的短期外债带来
流动性风险。
偿债能力转换系数=外债还本付息增长率/出口创汇
增长率<1,由于外债偿还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受出口 创汇能力的影响,只有较高的出口创汇能力才能保证外
债地偿还,因此偿债能力转换系数要控制在l之内。
储备偿还系数=储备增长率 还本付息增长率>1, 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为满足三个月的进口
需求,只有较高的外汇储备才能够承受较高的还本付息 额,因此要求储备增长率要高于还本付息额。 表3是我
国外债20()7年一2009年具体的外债动态指标的情况。
l | l ||毫jj毫|誊l曩 j 窦谯蟊一誊lt i曩誊 誊毫棼 蔼 l萎誊§薯簧薯i罨t 一= .|誊。 鬣牲i|i l — t l \ \ 姗 Il||
债务增长系数I <1 1 15 I)21 1 14 较危险 安全 较危险
债务增长系数Ⅱ <1 ()57 ()11 ()63 安全 安全 安全
期限条件系数Ⅱ <1 1 79 一()597 4 29 较危险 安全 危险
偿债能力转换系数 <1 【】43 (】92 1 68 安全 安全 安全
储备偿还系数 >1 (】_6() 1 61 1 05 较危险 安全 安全
数据来源:由国家统计局和 家外汇管理局的栩关数据计算和编制而成的。
通过对上述一整套的指标的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1.有较好的外债承受能力和外债偿还能力 我国的外债承受能力指标和外债偿还能力指标都处
・96・ 在国际警戒线的安全范围之内,这主要得力于近年来我
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创汇的逐年稳步上升,从而使我 国有较强的外债承受能力以及外债偿还能力,不会冈为
http:|{
.毫o c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