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引头伺服系统预定回路Anti—Windup设计

导引头伺服系统预定回路Anti—Windup设计

第32卷第3期 2011年9月 制 导 与 引 信 GUIDANCE&FUZE V01.32 No.3 Sep.2011 

文章编号:1671—0576(2011)03~0005—04 

0 导引头伺服系统预定回路Anti—Windup设计 

张 艳 , 刘 扬 , 陈峻山 , 陆涓涓 

(1.海军驻上海地区航天系统军事代表室,上海201109; 

2.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上海200090) 

摘 要:以雷达导引头伺服系统预定回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回路的数学模型。针对由 

饱和非线性引起的Windup问题,提出两种Anti—Windup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字控制器实现。 

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设计方法能有效解决回路Windup问题,提高回路性能。 

关键词:雷达导引头;伺服系统;预定回路;控制器 

中图分类号:TJ765.331 文献标识码:A 

Anti__Windup Design for Prescale Loop of 

Radar Seeker Servo System 

ZHANG Yah ,LIU Yang ,CHEN Jun—shan 。LUJuan-juan 

(1.The Navy of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SAST,Shanghai 20 1 109; 

2.Shanghai Radio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Shanghai 200090,China) 

Abstract:A prescale loop of radar seeker servo system is studied and established the 

maths model of loop.To resdlve the Windup problem in saturation nonlinear loop,two anti— 

Windup design methods are presented and realized by digital controller.The results of test 

prove that these two methods are effective to resolve the Windup problem and improve loop’ 

S performances. 

Key words:radar seeker;servo system;prescale loop;controller 

引言 

伺服系统是雷达导引头的重要组成部分,根 

据导引头信号处理机提供的指令完成预定天线指 

向、隔离弹体扰动、跟踪El标和形成指令信号等功 

牧一日期t2011—06—15 作爿I| 介t张艳(1979~),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导引头与 引信技术的研究。 能口 。预定回路完成天线指向预定功能,按照发 

射前提供的预定角信号或视向预定角信号,将导 

引头天线预先对准目标或前置一个角度,系统对 

其稳态精度、过渡过程的要求都很严格 ]。 

作为一个典型的位置控制系统,预定回路可 

以按照经典控制理论的频域方法设计控制器,但 

由于实际系统中存在的多种非线性特性,必将影 

响线性控制器的性能。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饱和 

非线性会引起的控制器Wi

ndup(积分饱和)问 6 制 导 与 引 信 第32卷 

题,需要设计Anti—Windup(抗积分饱和)控制器 进行补偿L2]。 

本文以某雷达导引头伺服系统的预定回路为 

研究对象,针对由饱和非线性引起的Windup问 

题,设计两种Anti—Windup控制器进行补偿;最 

后通过数字控制器实现补偿算法,并通过实验测 

试验证其控制效果。 

1 回路Windup问题 

1.1 回路模型 

为确保系统静态动态性能,预定回路采用双 对电机速度的控制,外环由电位器构成位置反馈, 

完成对机构位置的控制,预定回路结构框图如图 

1所示。 

图中,R为预定角;E为角误差;n,为参考角 

速度;【,为驱动电压;力为电机角速度;r为天线 

指向角;Gm(s)为电机传递函数;G。(s)为机构传递 

函数;K为测速机反馈系数;C (s)为速度环控制 律;C。(s)为位置环控制律。 

回路的控制对象为电机和机构组成的机电驱 

动机构,文献[3]对其这类驱动特性的建模进行了 

讨论,提出了刚性连接模型和弹性连接模型的两 

种建模方法,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表明,对于位标 

环路结构;内环由测速机构成速度反馈回路,完成 器的驱动特性,弹性连接模型更能准确描述系统 

一一一一、f,一一一一 一 _11二竺:厂 

I 二二 I’ 

图1预定回路框图 

特性。按弹性连接模型建模,得到电机和机构的 

传递函数如式(1)、式(2)所示。 

,、 2 000(0.023 4 + 一 干 丽一 

0.009 365+1) , 0.009s+1)(5.73×10 S+1) … 

Gl 一 掣 

按照频域设计方法,设计测速机反馈为 

K—1.5×10一。 

速度环控制律为 

Cv 一 

位置环控制律为 

C。(s)一22.5 (2) 

1.2 Windup问题 

图1中sat(s)表示回路的驱动电压饱和特 

性, 和 分别为饱和非线性之前的目标控制电 

压和饱和非线性之后的实际输出电压,它们之间 的关系如式(3)所示。 

Dcs,一{u22 si gn[U(s) :; c3 I ] l U(s)I≥22 由于回路中包含积分环节,这使得回路会产 

生饱和非线性带来的Windup问题。图2为考虑 

了加入饱和非线性后的回路模型对不同幅值阶跃 

信号的响应。 

喇 

娥 

件< 

时间/s 

a)5。预定角 

时间/s 

b)5O。预定角 图2

含饱和非线性回路模型阶跃响应 第3期 张艳,等:导引头伺服系统预定回路Anti—Windup设计 7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系统作小角度位置预定 时,回路工作在线性区,饱和特性对系统没有影 

响;当系统作大幅度的位置预定时,饱和非线性造 

成回路性能严重下降,超调变大,调节时间变长, 

出现Windup问题。回路需要设计Anti—Windup 

控制律对饱和非线性进行补偿。常用的Anti— 

Windup设计有基于饱和控制的Anti-Windup设 

计和基于滤波器的Anti—Windup设计L4]。 /mA饱和控制后,回路的大信号阶跃响应仿 

真结果,如图3所示。 

2 Anti—Windup控制器设计 时间 

图3基于饱和控制的Anti—Windup阶跃响应 

2.1基于饱和控制的Anti-Windup设计 

基于饱和控制的Anti—Windup设计通过对 

线性控制施加饱和限制,避免驱动器出现饱和现 

象,从而消除Windup现象,文献Es]证明了该方 

法的稳定性。根据回路的驱动饱和特性选择饱和 

限制参数,在位置环控制律C (s)加入饱和限制, 

修正后的位置环控制律如式(4)所示。 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基于饱和控制 

的Anti—Windup设计后,回路的大信号阶跃响应 

超调降低,调节时间减小,回路性能得到改善。 

2.2基于滤波器的Anti-Windup设计 

基于滤波器的Anti-Windup控制方法由基 

于内模控制结构的Anti—Windup方法改进而 

㈣一 22.5

5x E( ㈤耋 的反馈结构的控制系统’其 

y- 一 己一一 一 口 

. 1 n l一 

图4基于滤波器的Anti—Windup控制 

图中,F( )为Anti—Windup补偿环节,根据 

饱和前后控制电压U和D的差值,对控制量进行 

补偿,减小饱和非线性对回路的影响。 

文献E7]给出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分析,文献 

Es]证明了在饱和非线性存在的条件下,该方法可 

以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优,通过合理地选择F(s), 

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并给出了F(s)的设计 

原则。按照文献E83给出的设计原则,结合位标器 

预定回路模型参数,设计Anti—Windup补偿环节 

如式(5)所示。 

n F(5)一 ‘ ) 

Anti—Windup补偿后,回路的大信号阶跃响 

应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C 

援 

H< 

时同/s 

图5 基于滤波器的Anti—Windup阶跃响应 

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基于滤波器的 

Anti—Windup补偿后,回路的大信号阶跃响应超 

调为零,调节时间减小,基于滤波器的Anti— 

Windup设计的回路性能优于基于饱和控制的 

Anti—Windup设计。 一.)/

哪 8 制 导与 引 信 第32卷 

3控制器实现及回路测试 

线性控制律以及Anti—Windup控制律可以 

通过数字控制器方便地实现,数字控制器分为硬 

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算法设计。 

3.1硬件电路 

控制器硬件电路结构如图6所示。 

……………一叠 

-qCANk-- 信号处理机 

DSP ・●—+ FpGA 什 

I l、 

图6控制器硬件电路结构 

硬件电路主要由DSP电路、FPGA电路、AD 

采样电路、CAN通信电路,功放驱动电路组成。 

DSP电路实现控制算法;FPGA电路完成DSP与 

外围电路的逻辑接口;AD电路完成电位器、测速 

机信号的采集;CAN通信电路实现与信号处理机 

间指令和数据的传输;功放驱动电路采用PWM 方式实现电机驱动。 

3.2软件算法 

线性控制律以及Anti-Windup控制律是在 连续域内设计完成的,采用数字控制器实现需要 

进行离散化设计。根据系统带宽和控制实时性要 

求确定采样频率为1 000 Hz,按采样周期采用双 

线性变换将连续域设计的控制律转化为离散域的 

控制算法,最终通过DSP的定时中断完成回路的 

控制运算。 

3.3 回路测试 

按上述设计结果,分别采用线性控制律、线性 

控制律结合饱和控制Anti—Windup、线性控制律 

结合滤波器Anti—Windup对雷达导引头伺服系 

统预定回路进行控制,输人5O。预定信号,回路测 试结果如图7所示。 

援 皇j:f H< 

鲥 趟 

H< 时间/s 

a)5。预定角 

时同/s 

b)50。预定角 图7回路测试结果 

从测试结果可知,回路小角度位置预定时,回 

路主要工作在线性区,线性控制律起主要作用,各 

种控制方法控制效果相近,回路指标满足系统要 

求;回路大角度位置预定时,驱动电压饱和非线性 

对回路产生影响,单独使用线性控制律回路超调 

增大,不满足系统要求,加入Anti—Windup控制 

律后超调降低,满足系统要求,基于滤波器的An— 

ti—Windup控制律补偿效果优于基于饱和控制 

Anti—Windup控制律。 

4结论 

对于雷达导引头伺服系统预定回路驱动电压 

饱和非线性引起的Windup问题,基于饱和控制 

的Anti—Windup设计和基于滤波器的Anti— 

Windup设计能有效补偿饱和非线性影响,基于 

滤波器的Anti—Windup设计的补偿效果更优。 

采用数字控制器设计能方便地实现两种Anti— 

Windup控制律,实验测试表明有效验证了不同 

算法的性能。 

(下转第14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