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全程监控

高速公路全程监控

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相关问题
监控设施的全程安装,可以对道 路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路面、 环境等相关的交通问题,给司机带来了 正确、及时的路况信息。并且,全程监 控对于纠正违章驾驶、治理超限超载和 遏制逃费行为等诸多管理问题提供了巨 大帮助。但是,对高速公路实现全程监 控还有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第二种是视频组网方式,即三级 矩阵组网方式,如图2所示。
这种方案的特点是,无论是收费 站还是片区监控中心、省级监控中心都 使用矩阵键盘对图像进行调用。其缺点 是,过多的采用光端机,从而导致信号 大幅度衰减。
第三种方式是全数字化的视频系 统方案,如图3所示。
这种方案下的每一级都要通过软 件对图像和视频进行调用以及控制。 这种方式是建立在IP宽带网络基础之上 的,要求难度比较高,他需要一个对监 控系统的整体设计。但是,它的可操作
独立电源供电。太阳能供电(风 力发电、风光互补供电)是通过采用光 /电转化效应(风/电转换效应、风光/电 转换效应)实现小功率外场设备供电, 优点是建设运营成本较低,施工工期 短,而且环保;缺点是太阳能供电容易 受日照条件和季节性天气的影响,风力 发电容易受风力资源的影响,产生供电 不稳定、不可靠,同时对于风力发电设 备来说,还有工作可靠性的问题。
成本制约
按照我国实际情况和相关经验, 以及摄像机的性能指标,要想实现高 速公路的全程监控,摄像机至少要每 2000m设置一台。而且,大转弯和特 长匣道要增设摄像机。这对成本投资的 要求非常高,它远远超过了我国大部分 地区现行的重点地段设置监控方案的成 本。此外,后期的维护管理也需要大量 的资金投入。
现对图像的调用和控制。其缺点是:对 网络要求很高;并且这种方式要求每一 台摄像机都要配制编码器,其经济的巨 大投入使实现省级数字化组网建设成为 空想。 无线视频技术
主要是对全程监控的补充,某些 地段的摄像机损坏或一些摄像机无法正 常工作的地区,受外部影响中断监控的 地区应用比较多,比较适合路政施法。
I智能交通 NTELLIGENT TRANSPORT
高速公路全程监控
文/李秀丽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家 庭轿车的数量与日剧增。随之而 来的是巨大的交通压力和管理困难,交 通拥挤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造成了 很多人为因素(如酒驾、违规)或自然 因素(如车辆流量大、气候不佳等恶劣 环境)的交通事故。与一般道路相比, 高速公路具有交通流量大、线性好、行 车速度快等特点,对此,更应该采取必 要的监管措施,以免发生交通堵塞甚至 交通事故。
事故多发段的判别基础上,对事故多发 段采取针对性的视频改善措施,能以最 经济的投入,达到最好的安全效果,进 而实现最优的安全经济效益。
外场供电
外场供电主要方式有:专用电缆 供电、独立电源供电(包括太阳能或风 能供电、风光互补供电)、公路沿线就 近供电。
专用电缆供电通过采用中压供电 技术,在全程敷设电缆,实现监控外场 的供电。其优点在于供电可靠,监控外 场布设不受供电点和供电负荷大小的影 响;缺点在于建设运营成本高,施工工 期长,对路肩外场设备有干扰,电力电 缆容易被盗,后期维护费用较高。
其优点在于:节约投资,设备比 较容易统一,便于维护。其缺点是:每 一级都需要矩阵键盘对图像进行控制和 调用,操作相对复杂,在省中心一级, 摄像机迅速增多,无法牢记所有摄像机 的序列号;图像不能一一对应也是十分 严重的问题;视频质量也没有得到很好 的保证。 全数字化组网方式
其优点在于:保证了视频传输质 量;容易对故障进行定位,快速发现故 障位置;操作简单,片区和省中心只需 要对相关软件进行了解就可以很好的实
图1 数字和模拟混合 图2 三级矩阵组 组网监控方案流程 2012 No.22 (Nov)
图3 全数字化视频系统方案
性高,也是目前监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 势。
除了以上三种方式外,还有一种 较新的监控技术——无线视频技术。但 是,这种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传 输通道窄、标准不一等。
公路沿线就近取点,就是利用公 路沿线工业和民用电实现监控外场设备 供电,优点是建设成本低;缺点是供电 不可靠,电力电缆易被盗,且依赖沿线 附近工业与民用供电设施供电,易受其 供电状况的影响。
监管系统的分类
监控系统的分类
一般高速公路都采用数字、模拟 混合的组网监控方案。图1表示的是方 案流程。
矩阵键盘是对摄像机进行管理和 控制的收费站专用设备。收费站还可以 通过矩阵键盘进行图像的浏览和上传。 片区监控中心在图像的调用上面与收费 站相同,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多路图像 进行数字编码,并上传到省中心的解码 器。解码后,就可以通过监视器对其进 行直接调用。互通摄像机则通过附近的 收费站,进行站级传输,通过站级传输 设备将信息传到片区监控的中心矩阵内 部,同样经过数字编码后进入省级的中 心解码器。此外,数字化编码一般采用 的是MPEG2格式。
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的原理和 结构
监控布点
传统密集型监控系统是高速公 路具体情况以及当前设备形态共同实 现的。点到点的监控间隔主要分为: 500m监控、1km监控、2km监控,每 个方案的投资也是成倍增加。如何在 经济效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的 全程监控是关键问题。从摄像机的成像 效果来看,500m左右是最佳距离。但 这个方案大大增加了投资成本,综合以 上情况,建议1km的双向监控以中央隔 离带为中心,采用15~18m左右的立 杆(具体根据路面情况来计算高度)双向 拍摄两个方向的情况。此外,如果更多 的考虑成本控制,适宜采用2km方案, 通过变焦镜头、云台控制等来实现视频 全程监控,但其监控力度有所下降。基 于交通安全特性分析的高速公路监控系 统建立方法的特征是采用现有的道路车 辆运行安全分析方法和上下游路段的关 联性分析,从全程中划分出安全隐患区 域,对这些区域进行严密监控,又称 “安全隐患区域无盲区监控”。通过基 于交通安全隐患区的全程监控技术,在
不同组网方式比较
数字和模拟混合式的组网方式 它的优点在于:能在节约投资的
基础上,保证视频图像的质量;其缺点 在于:不能对故障进行快速定位。如果 矩阵端口绑定不严格,矩阵端口的插拔 不合乎要求都会造成省中心无法适应图 像的情况。片区监管中心和收费站如果 想对图像进行快速操作,就务必要记住 摄像机的序号,降低了效率。 矩阵三级组网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