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靶向药物 阿帕替尼

靶向药物 阿帕替尼


1. Bruix J, et al.Hepatology..2011 Mar;53(3):1020-2.
2. Villa E ,et al. Hepatology 2000;32:233
3. Llovet JM and Bruix J. J Hepatol 2008;48:S20-S37
慢性肝损害 肝细胞再生
HCC分子发病机制涉及多条信号通路
HCC 分子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涉及
多条信号通路:
Wnt pathway
信号传导途径异常导致细胞异常增生 EGFR pathway
及存活
Raf/MAPK pathway
➢ 异常的生长因子激活 (TGF-β, EGFR)
VEGFR pathway
➢ 细胞分裂信号途径的持续活化 (Raf/MEK/ERK, PI3K/AKT, Wnt )
阿帕替尼联合 TACE治疗病例实践
一般资料
4/15/2021
特征 性别 男 女 中位年龄(范围,年) BCLC分级 B级 C级 D级 AFP(例) 升高 正常 肿瘤个数(例) 单结节 多结节 肿瘤大小(cm,范围) 肿瘤负荷(例) 血管门静脉侵犯 肝外转移 TACE次数(次,范围)
例数(n)
20 1 61(36-75)
HCC与血管发生
• 在HCC中, 许多促血管生成因子过度分泌,包括: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 • 胎盘生长因子 • 转化生长因子α与β • 基本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 表皮生长因子(EGF) • 肝细胞生长因子 • 血管生成素 • 白介素(IL)-4, IL-8
Regorafenib(瑞格非尼) Apatinib(阿帕替尼)
肝癌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治疗药物
索拉非尼(Sorafenib) 厄罗替尼(Erlotinib)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 拉帕替尼(Lapatinib) 舒尼替尼(Sunitinib) linifanib 贝伐单抗(Bevacizumab) 布立尼布(Brivanib)一线、二线 瑞格非尼(Regorafenib)二线 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二线 Tivantinib 二线 Lenvatinib二线 阿帕替尼二线
CASE 2
• 崔XX,M,58yo • 2012年8月27日在我院外科行肝癌切除术 • 病理肝细胞癌 • 2012年11月行第一次TACE术 • 2016年8月30日 AFP突然升高 • 既往:慢性乙型肝炎病史30余年 • 于2016年9月1日口服阿帕替尼 250mg qd
治疗手段
介入治疗的现状
• 大肝癌难以彻底清除,需要反复多次治疗
• 不适宜肝功能失代偿者
• 可伴严重并发症
• TACE后复发及转移率较高 • 栓塞不全、侧支循环建立 • TACE后VEGF上调、新生血管增生
抗血管生成药物可能 减少介入后的复发和转移率
1.Liou TC.et a1.Pulmonary metastasi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J Hepatology.1995,23:563—568.2. Sergio A,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7;23:563-568
4/15/2021
北京友谊医院放射介入科28
2016-07
Case 1
2016-09
2016-12
口服艾坦前
4/15/2021
口服艾坦后1月
口服艾坦后4月
北京友谊医院放射介入科
2016-07
Case 1
2016-09
2016-12
口服艾坦前
4/15/2021
口服艾坦后1月
口服艾坦后4月
北京友谊医院放射介入科30
• HBV 感染(中国等中低收入国家的主要风险因素) • HCV 感染(日本、东亚地区) • 黄曲霉毒素暴露(非洲、东亚)
环境/生活因素(肝癌低发地区主要风险因素)
• 吸烟(高收入国家) • 酗酒(北美、欧洲等高收入国家)
自身疾病
• 糖尿病 • 肥胖
遗传因素
• 自身免疫肝炎等
巴塞罗那分期指导下肝癌治疗
肝癌治疗新途经
——抗血管生成治疗
Contents
目录
01
HCC诊治现状
02
HCC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03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肝癌诊治中的应用 及肝癌靶向药物的研发进展
04
阿帕替尼在肝癌诊治中的研究探索
肝癌:全人类的严重威胁▬ 全球常见,中国高发
➢全球每年新发HCC,中国占到55%; ➢全球因HCC而死亡的患者中,也有45%-50%发生在中国; ➢中国的HCC,具有许多特殊性,明显地与众不同。
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肝癌
研究 设计
晚期肝细胞癌患者
TACE治疗后4-7天 给予艾坦治疗500mg qd 连续服用8周后进行后续TACE治疗 TACE前4天停止服用艾坦
治疗直至PD、死亡 或不可耐受毒性
Internal Data
研究 单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友谊医院 医科院肿瘤医院 302医院 北京医院 北京肿瘤医院 304医院等
Marotta F, et al. Clin Ter 2004;155:187–1993; Thorgeirsson S, Grisham JW. Nat Genet 2002;31:339–346; Wiesenauer CA, et al. J Am Coll Surg. 2004;198:410–421; Wang XW, et al. Toxicology 2002;181-182:43–47 Feitelson MA, et al. Surg Clin N Am 2004;84:339–54
Akt pathway
➢ 抗细胞凋亡信号途径失调 (p53, PTEN)
新生血管异常增生(如VEGF途径), 促 Hanahan D, We进inb肿erg瘤RA生. C长ell 2及00进0;10展0:57–70
Jak/Stat pathway
HCC的多种治疗手段
治疗手段多样
目前在用的治疗手段: 手术,介入,射频,化疗,放疗,药物等
HCC的自然病程及预后
HCC 分期1
自然病程
HCC的自然病程(未治疗者、历史数据)
早期2
中期3
晚期3
BCLC A
BCLC B
BCLC C
5年生存率20%*
16月
6月
终末期3 BCLC D
3-4月
单发肿瘤直径≤9 cm; 或多发肿瘤≤3 个,且最大肿瘤直径≤5 cm,全部肿瘤直径总和≤9 cm,无大血管侵犯 、淋巴结转移及肝外转移,均行了手术切除或肝移植,这些患者( n = 3401) 的5 年生存率达 69. 9%),既扩 大了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范围,又未降低术后,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这可能更符合中国国情。
肝硬变 遗传学改变
HCC
HCC:复杂的发病机理
正常肝 慢性HCV 肝病
肝硬化 HCC
• HCC多因子发病机理包括: •肝细胞死亡和再生后的肝硬变 / 纤维变性
• 感染性损害 (例如,肝炎病毒)
• 毒素损害 (例如,酒精、黄曲霉毒素)
• 胚系基因的突变/缺失/扩增 • 促有丝分裂的致癌基因 • 肿瘤抑制基因
数据来源 http://www. .
研发公司
拜耳 罗氏 默克 GSK 辉瑞 雅培 罗氏 BMS 拜耳 礼来 ArQule 卫材 恒瑞
临床试验分期
Ⅲ期-阳性 Ⅱ期-已关闭 Ⅱ期-已关闭 Ⅱ期-已关闭 Ⅲ期-失败 Ⅲ期-失败(未达到主要终点) Ⅱ期-已关闭 Ⅲ期-均失败(未达到主要终点) Ⅲ期-正在进行中 III期-失败(未达到主要终点) Ⅲ期-正在进行中 Ⅲ期-正在进行中 Ⅱ期-阳性 Ⅲ期-正在进行中
Semela D, Dufour J-F. J Hepatol 2004;41:864–80
VEGF/VEGFR是血管生成的重要通路
VEGFR1
VEGFR3
VEGFR1 主要负责对单核细胞和
巨噬体迁移的正调控。
VEGFR3 主要与淋巴管的生成相
VEGFR2
关。
VEGFR2 在血管内皮激活的下游效 应包括细胞增殖,迁移,通透性和 生存,在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中起 首要作用。
0 3.0 5.3 8.3 17.6 117 Age-standardised incidence rates per 100,000
年发病:74.8万 年病死:69.6万
病死/发病比例接近0.9。
CA CANCER J CLIN 2011;61:69–90
肝癌危险因素各不相同
病毒感染(全球范围内,超过70%肝癌的发生与病毒感染相关)
750 mg, P.O., Q.D.
安慰剂 P.O., Q.D.
访 至 死 亡
• BCLC分期: B-C期
(N=120)
• ECOG 评分0 -1
主要疗效指标:
总生存期(OS) 次要疗效指标:至疾病进展时间(TTP),无进展生存期(PFS), 3/6/12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等
VEGF, PIGF VEGF-B VEGFR-1 VEGFR-2 PDGFR-ß
c-kit, Flt-3
Bevacizumab(贝伐珠单抗)
IMC-1121B (Ramucirumab)
VEGF Trap (AVE0005 Aflibercept)
BAY 43-9006(索拉非尼) SU11248(舒尼替尼)
12 6 3
16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