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电网及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体系介绍_中国电科院_20160330

微电网及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体系介绍_中国电科院_20160330


三、调试验收类
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调试系列 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验收系列
四、试验检测类
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口设备技术规定系列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测试系列
五、运行维护类
分布式电源并网安全规范系列 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维护系列
六、调度管理类
分布式电源并网调度系列 分布式电源并网信息交换系列
21
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的内容重点
一 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现状及趋势

产业发展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

标准化工作现状及展望
一 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现状及趋势
指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安装、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 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内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发电 设设施或有电力输出的能量综合梯级利用多联供设施。
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天然气、资 源综合利用发电等技术类型。
负荷,包括敏感负荷和非敏感 负荷
快速开关,用于将微网与主网 分离与再并网
微网控制及调度系统
发展现状-中国
中国高度重视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建设 − 出台政策鼓励扶持发展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15年, − 分布式太阳能发电达到1000万千瓦 − 建设3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 − 建设100个“新能源示范城市” − 建设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
进行预言:微电网的普及率将会遵循 “Fisher-Pry S曲线”发展,微电网的 最高增长速度出现在2020年以后 • 其他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微电网的快 P9 速增长趋势可能会提前到来 • 因此,预计微电网项目呈指数增长的 趋势将一直延续到2017年以后
微电网应用定位
1. 满足高渗透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消纳 当局部地区的分布式发电规模较大,对现有配电网运行控制造成较大影
微网内需求侧管理 微网内储能管理 微网保护 微网信息与通讯 微网监控系统功能 微网黑启动 微网运行评价
三 标准化工作现状及展望
国际标准化现状
在IEC先后发起成立ad hoc G53微电网特别工作组和IEC SEG6微电网 系统评估组,制定IEC在微电网领域的战略规划
并网型微电网试验检测系列 孤岛型微电网试验检测系列 直流微电网试验检测系列 并网型微电网运行维护系列 孤岛型微电网运行维护系列 直流微电网运行维护系列
微电网调度系列 微电网信息交换系列
微电网已立项标准-国标8项、行标6项
序号 标准类型
标准名称

1
国标
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2
国标
3
工程建设 国标
响时,则可以考虑采用微电网等先进技术手段,消除或降低高渗透率分布式 可再生能源接入带来的负面影响。 2.满足与大电网联系薄弱的偏远地区电力供应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牧地区、偏远山区以及海岛等地区,与大电网联系 薄弱,大电网供电投资规模大、供电能力不足,部分地区甚至大电网难以覆 盖,采用微电网技术可解决这些地区供电问题。
− 对不同应用场景下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功能进行定位和系统边界 区分
− 从系统的角度辨识标准缺失和重复情况,识别亟需制定的标准 ,制定微电网标准化路线图和标准体系。
需要标准化支撑的技术领域
微网建模及仿真 微网并网 微源接入微网 微网规划设计 微网运行特性测试 微网调试及验收 微网运行维护 微网内发电侧管理
订微电网及分布式电源并网国家标准体系和年度计划建议;组织微电 网及分布式电源并网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及宣贯工作;审查微电网及分 布式电源并网国家标准送审稿,提出审查意见。
制定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标准体系主要解决的问题:
指导设计 • 对分布式电源并网应满足的技术条件、并 网接口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进行规定
规范建设 • 对分布式电源入网调试、验收及测试进 行规定
《微电网规划设计推荐性实践》
国内标准化现状
国家标准:分布式电源并网领域4项、微电网领域8项 行业标准:分布式电源并网领域6项、微电网领域6项 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体系的研究和编制,内容涵盖微电网与
分布式电源并网的规划设计、调试验收、并网测试、运行控制等内容 申请成立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制修
4
国标
微电网接入系统设计规范 微电网接入配电网系统调试与验收规范
微电网接入配电网测试规范
5
国标
微电网接入配电网运行控制规范
6
国标
微电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7
国标
8
工程建设 国标
P27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微电网工程设计规范
备注
在编 在编 报批 报批 在编 在编 在编 在编
微电网已立项标准-国标8项、行标6项
协调运行 • 对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控制、运行监视 和信息交互应满足的技术要求进行规定
保障安全 • 对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的互联接口入网 测试、安全保障措施进行规定
P20
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体系
一、基础通用类
分布式电源设备及系统 术语定义、电气图形及文字 符号、调度命名规则
二、技术要求类
分布式电源并网规定系列 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指标评价系列
3. 满足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用户的用电需要
工厂、医院等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不仅要提供满足
其特定设备要求的电能质量,还要能够避免暂时性停电,满足重要负荷不间断供电
的需求。采用先进微电网技术可提高供电可靠性。
10
微电网与传统电网的区别
• 内部电源以分布式电源为主,容量小、惯量小,出力具有间歇性和 不可控性
参与IEC智能电网路线图编写 参与微电网用于灾备的白皮书编写 开展了IEC/ TC8 PT62786“用户侧电源接入电网”标准的编写 牵头编写IEEE P2030.3《储能接入电力系统测试标准》,已进入投票
环节 在IEEE申请获批成立IEEE P2030.9微电网规划设计工作组,组织编写
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标准化工作支撑 − 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迫切需要国家层 面的标委会进行统筹协调,确保标准内容的衔接和协调一致
标准体系亟需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
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涉及发电、电网、用户等多个领域,系统 复杂性突出 − 需要将微电网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单元,对相关技术领域开展系 统分析
接入规定
从DG并网后电网安全运行的角度
对接入容量、接入电压等级、电能质量、功率控制、电压频率响 应特性、保护、通信与信息、电能计量、并网检测等进行规范。
并网测试
规范各阶段应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周期,用于检验 DG是否满足接入技术规定的要求。
孤岛运行 信息通信
从安全的角度,规定设计、操作和集成分布式孤岛电力系统的方 法和应考虑的因素,提出并网、离网以及两种模式过渡过程中应 满足的技术要求。
燃料类型
能量转换方式
逆 变 器
同步 电机
异步 电机
农林废弃物 直燃发电
汽轮机

生 垃圾焚烧

发电
汽轮机

质 农林废弃物气化 微燃机 √
垃圾填埋气
内燃机

沼气发电
燃气轮机

地热能发电
汽轮机

气压涡轮机

海洋能发电
液压涡轮机

燃料电池 蓄电池
直线电机 √ 逆变器 √ 逆变器 √
微电网
• 以分布式发电技术为 基础,融合储能、控制 和保护装置的一体化单 元 • 靠近用户终端负荷 • 接入电压等级是配电 网电压等级 • 能够工作在并网和/ 或孤岛两种模式
微网
P25
微电网标准体系
一、基础通用类 二、技术要求类 三、调试验收类 四、试验检测类 五、运行维护类 六、调度管理类
微电网设备及系统 术语定义、电气图形及文字符 号、调度命名规则
并网型微电网并网规定系列 孤岛型微电网技术要求系列 直流微电网技术要求系列 并网型微电网调试验收系列 孤岛型微电网调试验收系列 直流微电网调试验收系列
分布式电源
分类
接入电网形式
燃料类型 水电
能量转换方式
逆 变 器
同步 异步 电机 电机
水轮机

太阳能发电
逆变器

风电
煤层气 转炉煤气 资源综 高炉煤气 合利用 工业余热
余压
天然气
直驱式 感应式 双馈式 微燃机 内燃机 燃气轮机
汽轮机
微燃机 内燃机 燃气轮机








√ √ √
分类
接入电网形式
规范建设 • 对微电网与配电网互联部分的设备调试、 功能调试以及验收内容进行规定
协调运行
• 对微电网不同运行模式下在功率控制、 系统异常响应、模式转换等方面应满足 的技术要求进行规定
保障安全 • 对微电网互联接口的测试条件、测试项 目、测试方法进行规定
配电网
G GGG
交互影响 DG DG
DG DG DG
序 号
标准类型
9
行标
10 行标
11 行标
12 行标
13 行标
14 行标
标准名称
微网系统接入系统验收实验标准 微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功能规范 离网型微网运行管理规范 离网型微电网监控技术规范 微电网规划与设计导则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条件
4 工程建设国标
已立项 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调试与验收标准
P23
分布式电源并网在编/已发布标准-国标4项、行标6项
序号 标准类型
状态
标准名称
1
行标 NB/T 32015-2013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