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春季学期“影视批评”学习指导
本课程由电影本体论、电影简史、电影理论简史、电影的视听语言与叙事成规、电影理
论诸流派五部分构成,各部分知识重点及难点如下:
电影本体论
1、 电影与电视的区别。
2、 电影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电影简史
1、 电影的诞生及其与生俱来的特点。
2、 从一战后电影工业的中心由欧洲向美国的转移到二战后诸多电影“新浪潮”涌现的基本
脉络。
电影理论简史
1、 古典电影理论发轫期及成熟期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2、 现代电影理论的划分依据。
电影的视听语言与叙事成规
1、 机位(景别、角度)。
2、 构图(稳定/非稳定构图、封闭性/开放性构图、画框论与窗框论)。
3、 场面调度及摄影机的运动方式。
4、 剪辑(蒙太奇的概念、苏联蒙太奇学派)
电影理论诸流派
1、 安德烈·巴赞的“纪实美学”或“完整电影神话”。
2、 “电影作者论”。
3、 “结构作者论”。
4、 电影符号学。
5、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6、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
7、 女性电影理论(劳拉·穆尔维对主流商业电影的批判、女性电影的三种发展模式)。
8、 电影批评与文化研究的结合。
同学们在学习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看好电影,同时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电影批评
理论对这些影片进行分析,争取在感性经验之上获得理论化的洞见。认真学习“语言学转向”
之后的20世纪西方文论,为电影批评打好最基本的理论基础。认真阅读教材,注意老师是
如何运用这些批评方法进行具体的文本解读和个案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