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难选褐铁矿氯化离析焙烧-磁选研究

难选褐铁矿氯化离析焙烧-磁选研究

第33卷第2期 2013年o4月 矿 冶 工 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01.33№2 April 2013 难选褐铁矿氯化离析焙烧一磁选研究① 王在谦 ,唐云 ,舒聪伟 ,张覃 , (1.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州贵阳550003;2.贵州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3) 摘要:针对某难选高铝硅褐铁矿,开展了氯化离析焙烧一磁选工艺试验研究,探讨了氯化剂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磨矿粒度、 磁场强度等工艺参数对选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化剂用量为10%、还原剂用量为20%、焙烧温度为1 000 oC、焙烧时间为 60 rain、磨矿粒度为一0.038 mm粒级占97%、磁场强度为133.33 kA/m条件下,可获得全铁含量70.41%、回收率75.72%、A1:O3含 量4.26%、SiO2含量7.89%的H65 1I类铁精矿。 关键词:褐铁矿;氯化离析;磁选;铁精矿 中图分类号:TF1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0253-6099.2013.02.021 文章编号:0253—6099(2013)02一oo81—03 Study on Chloridizing Segregation Roasting-Magnetic Separation for Refractory Limonite WANG Zai—qian ,TANG Yun ’ ,SHU Cong—wei ,ZHANG Qin ’ (1.Mining Colleg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03,Guizhou,China;2.Guizhou Key Laboratory of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Non-metallic Mineral Resources,Guiyang 550003,Guizhou,China) Abstract: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performed on chloridizing segregation roasting-magnetic separation technology for some refractory limonite with high content of aluminum and silicon.The effects of technical parameters,such as dosage of chlorination agent,roasting temperature,roasting time,grinding fineness and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on beneficia— tion were all explo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test with 10%chlorination agent and 20%reductant,respectively,at a roasting temperature of 1 000 oC for 60 min,with a grinding fineness of一0.038 mm 97%and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of 133.33 kA/m.resulted in a H65 II-type iron concentrate with total iron content of 70.41%at a recovery of 75.72%,with A1203 content of 4.26%and SiO2 content of 7.89%. Key words:limonite;chloridizing segregation;magnetic separation;iron concentrate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结构调整加 快,钢铁工业飞速发展,使得铁矿石价格全球性持续上 涨,铁矿供求关系日益紧张…。近10多年来,我国铁 矿石产量居世界第一,2011年生产铁矿石13.26亿 吨,但其中大部分属低品位矿,平均品位约32.67%, 铝、硅、磷等杂质含量高,且嵌布粒度细,共伴生关系复 杂,97.5%以上需要通过选矿提高矿石品级才能人炉 冶炼 。这就使得我国不得不大量进口高价铁矿 石。为了解决我国钢铁行业供需矛盾,迫切需要开发 和利用国内现有铁矿资源,提高铁矿石的自给率,从而 保障钢铁业的可持续发展 j。 本文以贵州某高铝硅褐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前 期探索发现,矿石脉石组成复杂,泥化现象严重,采用 强化分散一湿式强磁选、高梯度磁选、反浮选及强磁一反 浮选等常规工艺,很难富集矿石中的铁矿物。而采用 还原焙烧一弱磁选工艺,虽可得到铁精矿品位56.09%、 回收率60.87%的分选指标 J,但并不是很理想。在 此基础上,采用氯化离析焙烧一弱磁选工艺对该矿石进 行了提铁降杂探索研究,获得了全铁含量7O.41%、回 收率75.72%、A1203含量4.26%、SiO2含量7.89%的 H65 1I类铁精矿。 1 研究方法 1.1矿石性质 研究对象为贵州某高铝硅褐铁矿,其化学成分、矿 物组成及相对含量数据分别见表1—2。 ①收稿日期:2012—12—17 基金项目: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z073218),院级创新项目 作者简介:王在谦(1989一),男,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难选矿石的选矿技术及资源综合利用。 通讯作者:唐云(1971一),女,贵州大方人,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难选矿石的选矿技术及资源综合利用。

 82 矿冶工程 第33卷 表1原矿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褐铁矿赤铁矿高岭石蒙脱石勃姆石叶腊石石英石膏伊利石 62.26 8.31 l4.27 g.36 3.12 2.86 2.83 1.15 O.84 矿石中的铁矿物主要为褐铁矿及赤铁矿,两种矿 物中全铁分布率为97.32%;脉石矿物以高岭石、伊利 石、蒙脱石等铝硅质粘土矿物为主,矿石中AI O 和 SiO 含量分别高达26.11%、13.88%;镜下观察可知, 部分铁氧化物浸染状嵌布于粘土类脉石当中。 1.2试验方案 根据上述矿石性质,探索试验阶段进行了还原焙烧、 钠盐焙烧和氯化离析焙烧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见图1。 摹 \ 塘 图1 不同焙烧方案选矿指标对比 从图l可以看出,虽然钠化焙烧工艺所得到的精 矿回收率较高,但品位低,无法满足高炉冶炼要求;而 无论从精矿品位还是精矿回收率来看,氯化离析焙烧 工艺均优于还原焙烧,故选择氯化离析焙烧工艺进一 步试验研究。 对所研究矿石而言,氯化离析焙烧过程就是在高 温条件下,氯化剂依靠褐铁矿高温分解出的水蒸气水 解为高活性HC1气体,HC1气体与矿石中金属氧化物 (主要为Fe 0 、AI O )发生化学反应,快速生成挥发 性金属氯化物,而金属氯化物受碳质还原剂的强烈吸 附,在还原气氛中离析并覆盖在还原剂表面 ,然后 再通过常规选矿手段将有用矿物富集。 氯化离析焙烧过程中理论上将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6HCI+Fe2O3=一2FeC13+3H2O 2FeC13+C+3H2O===2FeO+CO+6HC1 2FeC13+CO+3H2O==一2FeO+CO2+6HC1 FeO+Fe2O3=一Fe3O4 6HC1+A1,O3=一2A1C13+3H2O 从以上反应方程式中可以看出,在反应完全条件 下,焙烧后生成的固体产物主要为Fe O 、A1C1。。由于 A1CI,沸点较低,为182.7 oC,高温条件下其以蒸汽形 式离开矿石,并吸附于剩余的碳质还原剂表面,矿石中 的含铝矿物与含铁矿物得以离析分离;与此同时,非磁 性的褐铁矿通过焙烧,转化为强磁性的磁铁矿,通过弱 磁选便可将铁矿物富集。 将50 g破碎至一2 mm的矿样、10 g棒磨至一0.5 mm的煤粉还原剂和适量氯化剂粉末混匀后放入瓷坩 埚,在马弗炉中进行焙烧,待焙烧产品冷却后磨矿并进 行弱磁选。试验流程见图2。 原矿(-2mm) 塑 垦 图2氯化离析焙烧-弱磁选试验流程 2研究结果与讨论 2.1氯化剂用量试验 在焙烧温度为1 050℃,焙烧时间为30 min,还原 剂用量为20%,焙烧样棒磨至一0.038 mm粒级占 80%左右,磁选磁场强度为173.33 kA/m的条件下, 考察氯化剂用量对选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3。 \ 魍 喀 氯化剂用量/% 图3氯化剂用量对选矿指标的影响 \ 姗 回 从图3可以看出,随氯化剂用量增加,铁品位大体 呈上升趋势,但在氯化剂用量为12%时,有一定的降 低。而铁回收率则总体缓慢下降。综合考虑,选择氯 化剂用量10%较为合适,可以获得产率44.12%、品位 ∞帅鲫 砷如加如 m 0 第2期 王在谦等:难选褐铁矿氯化离析焙烧一磁选研究 61.25%、回收率71.61%的铁精矿。 2.2焙烧温度试验 氯化剂用量为10%,其它条件不变,考察焙烧温 度对选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4。 \ 翅 喀 焙烧温度/*c 图4焙烧温度对选矿指标的影响 \ 瓣 国 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焙烧温度升高,铁品位呈上 升趋势,尤其在975℃,铁品位有一突增。铁回收率在 950—975℃区间明显降低,但超过975℃后,又有明 显上升趋势。这说明975℃是氯化离析焙烧过程发生 的最低反应温度,低于此温度铁品位升高的原因主要 归结于还原焙烧。焙烧温度在1 050℃时,选矿指标 相对较好,但由于此条件下,焙烧过程中发生局部融 化,造成熔结现象,导致松脆易磨的焙烧产品变得致密 难磨,因此不再考察更高温度焙烧。综合考虑,焙烧温 度以1 000 oC为宜,此时可以获得产率42.99%、品位 61.23%、回收率68.65%的铁精矿。 2.3焙烧时间试验 焙烧温度为1 000℃,其它条件不变,考察焙烧时 间对选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5。 \ 坦 喀 图5焙烧时间对选矿指标的影响 \ 锝 回 从图5可以看出,焙烧时间对铁品位的影响不大, 精矿全铁含量在61%一65%范围内变动。但随着焙烧 时间增加,铁回收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综合考虑,选择 焙烧时间60 min较为适宜,此时可以获得产率 49.23%、品位64.61%、回收率81.54%的铁精矿。 2.4磨矿粒度试验 焙烧时间为60 min,其它条件不变,考察磨矿粒度 对选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6。 \ 蹬 正薹 一0.038 1111111粒级含量/% 图6磨矿粒度对选矿指标的影响 \ 瓣 擎 回 从图6可以看出,磨矿粒度变细,有利于铁品位的 提高,而铁回收率变化并不大,在磨矿粒度为一0.038 mm粒级占97%左右,铁品位达到最大值后保持稳定, 说明在此粒度下铁矿物达到单体解离。综合考虑品 位、回收率以及磨矿能耗等因素,确定磨矿粒度为 一0.038 11311"1粒级占97%,此时可以获得产率41.91%、 品位70.56%、回收率75.90%的铁精矿。 2.5磁场强度试验 焙烧样磨矿粒度为一0.038 mm粒级占97%,其 它条件不变,考察磁场强度对选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 果见图7。 \ 趟 丑星 磁场强度/(kA.『r|1) 图7磁场强度对选矿指标的影响 \ 僻 回 从图7可以看出,随磁场强度增大,铁品位、铁回收 率先上升后下降,但变化也不明显。综合考虑,选择磁 场强度为133.33 kA/m,此时可以获得产率41.83%、品 位70.41%、回收率75.72%的铁精矿。 对最终精矿进行铝、硅、铁三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表明,产品中全铁含量为70.4l%,A1 03和SiO 含量 分别为4.26%、7.89%。参照铁精粉质量标准,该精 矿达到H65 II类品级。采用氯化离析焙烧一弱磁选工 艺处理该类矿石,有效完成了提铁降杂的目的。 (下转第87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