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 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2 / 12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实践探索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约5000年前,黄河和长江流域等已出现早期文明社会的要素。 (2)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但其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绵延至今。 (3)中国古代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灿烂而辉煌。 (4)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人才辈出,涌现出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等杰出人物。 (5)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古代文明是古代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也是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文明交融、汇合的产物,又是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和融合的结果。 2.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从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具体结构,见表1。 表1 中国封建社会的具体结构
3 / 12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1)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至19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兴衰更替,而西方资本主义逐步发展、殖民主义势力开始向外扩张。 ①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②18世纪,英美法等国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③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殖民扩张(见表2) 表2 殖民扩张 要点 具体内容 经济结构 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②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特点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 ③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联系紧密。农民无政治权力,处于社会底层 政治结构 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同时,也抑制了新的生产方式产生 文化思想结构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自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儒家思想还与道教、佛教,以及法家等其他思想相融合,共同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社会结构 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要点 具体内容 性质 殖民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而发展,是为资产阶级剥削人民、建立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服务 发展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殖民主义发展成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的世界体系 目的 西方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是为了把东方国家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使其成为(半)殖民地 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因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而面临着生存危机
4 / 12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考点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鸦片战争的具体内容,见表3。 表3 鸦片战争的具体内容 2.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具体内容见表4。 表4 中国社会的根本性变化和特征 要点 具体内容 战争背景 ①19世纪初,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占领印度之后,将目标瞄准了中国。 ②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入超,为改变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③内部接连发生的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得英国急需通过外部侵略战争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 鸦片战争 导火索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开始 1840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结果 清政府战败,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①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②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 ③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 ④1844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 影响 ①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②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5 / 12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了解)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两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变化,新的阶级产生了。 (1)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占有土地、掌握政权、专制统治,但地主阶级本身发生了某些变化。 (2)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3)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4)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考点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 1.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见表5) 表5 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要点 具体内容 根本性变化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①鸦片战争后,因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完全独立的主权地位。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继续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但实际上已丧失完整的主权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①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的同时又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即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②虽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某些发展,但因列强干涉,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基本特征 ①侵略势力逐步操纵了中国的经济、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勾结外国侵略势力,资本—帝国主义借此奴役中国人民。 ③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的广泛存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发展缓慢,对外依赖性强。 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且被列强分割。 ⑥人民受到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
6 / 12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见表6) 表6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课后习题详解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原因在于: (1)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非常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 要点 具体内容 两大历史任务 ①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 ①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