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PPT课件
•
永久性“器官”:肠道的连续性因疾病而中断
4
肠造口适应症
• 直肠癌、结肠癌 • 家族性息肉病(结肠息肉) • 克隆氏门闭锁、巨结肠
5
肠造口分类
• 按造口解剖位置分:
•
胃造口、小肠造口(空肠、回肠)、大肠造口
(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
27
造口水肿原因及处理
28
造口水肿原因及处理 原因:手术刺激、缝线过紧、造口底盘开口过小、腹壁
皮肤开口过小 处理:一般不用处理
可用高渗盐湿敷或硫酸镁湿敷 底盘要比造口大,避免影响血运
29
造口狭窄原因及处理
30
造口狭窄原因及处理
造口狭窄及紧拉,造口皮肤开口细小,难于看见粘 膜或造口皮肤开口正常,指诊时手指难于进入,肠管周 围组织紧缩。指检:箍指。
• 按造口用途分:
•
暂时性造口、永久性造口
• 按手术方式分:
•
单腔造口、双腔造口
6
空肠造瘘术
适应症:
幽门梗阻
十二指肠瘘
胃肠吻合口瘘
食管狭窄
重症胰腺炎估计短 期内不能经口进 食
距屈氏韧带15-
25cm处选定造
瘘部位
7
空肠造瘘术
放置造瘘管,轨道式包埋, 与腹壁固定
8
回肠单腔造口
适应症: 结直肠切除术 慢性广泛性溃结、
肠造口
.
1
1 综述 2 分类 3 术后并发症
2
关于肠造口
• 定义:
•
源自于希腊语,处于某种
医疗目的,人为造成空腔脏
器与外界相通。最常见的造
口包括肠造口、气管造口、
食管造口、胃造口及泌尿系
造口。
• 肠造口是利用外科手术的 方式自腹壁所做的开口,以 利于排泄物排出。
3
关于肠造口
• 目的:
•
临时通道:缓解梗阻,恢复功能
正确的造口定位
19
造口位置不当
20
造口的评估与观察
• 造口的活力
• (1)颜色
•
正常:鲜红或分红,湿润且平滑
•
苍白:贫血
•
暗红或淡紫色:缺血
• (2)外形
•
水肿是正常现象,一般6-9周逐渐消退
21
造口的评估与观察
• 造口的高度
•
理想高度为1-2cm
•
记录为回缩、平坦、突出、脱垂
• 造口形状及大小
•
形状:圆形、椭圆、不规则形
•
大小:圆形测量直径
•
椭圆形测量最窄、最宽点
22
造口的并发症
造口并发症:肠造口出血、肠造口坏死、 肠造口水肿、肠造口狭窄、 肠造口回缩、肠造口脱垂、 肠造口粘膜与皮肤分离、肉芽肿。
肠造口周围并发症: 粪水性皮炎、过敏性皮炎、造口旁疝、 尿酸盐结晶、念珠菌感染、造口粘膜移 位增生、周围皮肤静脉曲张、肿瘤转移
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造口,留意是否有便秘阻塞造口, 如便秘可服泻药
教育病人有关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及时诊治 如情况严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32
造口回缩原因及处理
• 原因: • 肠游离不充分,产生牵拉 • 肠系膜过短 • 造口周边缝线固定不足或缝
线过早脱落 • 造口周边愈合不良,引致疤
痕组织形成 • 环状造口的支架过早去处 • 体重急剧增加
• 乙状结肠移动度较大的部 位,游离系膜,切断肠管, 近端经造口拖出(或经腹 膜外途径),分层缝合固 定。
16
• 病人能看到、手 能触及
• 足以贴袋子的平 坦腹壁
肠造口定位
17
肠造口定位必需考虑的因素
• 手术切口
• 髋骨 • 耻骨联合 • 肚脐 • 腰带 • 肋缘的下沿 • 腹直肌 • 腹股沟
18
11
回肠双腔造口术
单腔造口
双腔造口
12
盲肠造口术
• 荷包缝合后切除阑尾,直入引流管,打结,与皮肤缝合固定
13
盲肠造口术
• 盲肠与腹膜缝合固定,与皮肤固定引流管
14
结肠双腔造口术
• 结肠并行后经造口拖出,穿透系膜放置支撑,分层 缝合固定腹膜、腹外斜肌腱膜,打开肠壁外翻与皮 肤缝合。
15
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
33
造口回缩原因及处理
• 处理: • 应用凸面猪油膏可应用于
非常严重的病例,必须配 合腰带使用 • 皮肤有损伤者,可应用皮 肤保护粉或无痛保护膜 • 乙状结肠造口而皮肤有持 续损伤,可考虑用结肠灌 洗法 • 减体重 • 严重病例可能需手术
34
造口脱垂原因及处理
35
造口脱垂原因及处理
• 肠管由造口内向外翻出来,可由数公分至10-20公分, 可能引起水肿、出血、溃疡、肠扭转、阻塞或缺血 而坏死
• 5黏膜摩擦出血,可以涂上皮肤保护粉后用柔软
的纸或纱布按压止血
25
造口缺血、坏死
26
造口坏死原因及处理
是严重的早期并发症,往往发生在术后24-48H, 原因:损伤结肠边缘动脉;提出肠管时牵拉张力过大, 扭曲压迫肠系膜血管导致供血不足;造口开口太小或缝合 过紧 1、术后每天特别是48H密切观察造口血运,术后宜选用透 明造口袋 2、造口黏膜暗红色或紫色应围绕造口的碘仿纱拆除,同 时使用生物频谱仪局部照射 3、如果黏膜完全变黑,应同时检查肠腔血运情况,坏死 的深度广度,如肠腔颜色变黑,有异常臭味,就可能需要 再次手术
不能耐受一期结 肠切除的 多发息肉病分期结 肠切除的一个步 骤 距回盲瓣15cm处 切断肠管
9
回肠单腔造口术
右下腹做小切口,引出回 肠近端,将肠管与腹膜、 腹外斜肌腱膜分层固定, 最后外翻式缝合于皮肤, 造口高出于皮肤 10
回肠双腔造口术
• 适用于需二期手术 还纳造口的病人
• 回肠末端肠管并行 缝合数针,经造口 处拖出,与腹膜、 腹外斜肌腱膜分层 缝合,关闭腹腔后 切开肠壁,外翻与 皮肤缝合固定
• 原因: • 肠管固定于腹壁不牢 • 腹壁肌层开口过大 • 腹压增加 • 腹部肌肉软弱
原因: 造口周边愈合不良、血运不良、造口粘膜皮肤缝线感
染、筋膜或皮肤疤痕组织收缩、手术时皮肤开口过小 手术时腹壁内肌肉层开口太小、Crons病复发,肿瘤 压迫肠管(造口周围或造口边缘有肿瘤)、二期愈合 形成疤痕组织收缩
31
造口狭窄原因及处理
处理: 不严重者,可用手指或扩肛器扩开造口,但注意不
可损伤造口(从尾指开始慢慢好转后该用食指,涂润滑 剂轻轻进入造口,停留2-5分钟,每天一次,需要长期进 行。
23
造口出血
24
造口出血原因及处理
• 出血:多发生在术后72H
• 1多数是肠造口粘膜与皮肤连接处的毛细血管与 小静脉出血,用纱布稍加压迫即可止血;
• 2出血量多,可用千分之一的肾上腺素溶液浸湿 的纱布压迫止血
• 3或用云南白药外敷后用纱布压迫止血
• 4更多的出血则可能是肠系膜小动脉为结扎或结 扎线脱落,此时拆开1-2针粘膜-皮肤缝线,需找 出血点,彻底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