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近发展区论文发表

最近发展区论文发表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启示
摘要:“最近发展区”也被称为“潜在发展区”是由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现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将要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由于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是整个高考卷中分值最高的部分,所以在的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区分和定位学生的当前实际水平进而通过最近发展区理论来提高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高中英语阅读,英语教学
一、引言
高中英语阅读题测试比重在高中阶段占了很大比重,当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和阅读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候所采用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教师只能注意到学生们的答案而没有发现学生们为什么阅读水平上不去,即使学生们努力了成绩提高的也不会很明显。

如果教师能把最近发展区理论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定会有大幅度提高。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俄罗斯心里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一个理论,它从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研究儿童的心理和智力的发展发现不应该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仅仅通过测试就确定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全面的。

至少应该把儿童的发展确定为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水平就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就是不需要任何人帮助儿童就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第二个水平就是儿童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但是通过教师或者父母或者同伴的引导和帮助儿童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就是我们所说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特别指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水平的两种水平,如果不了解这两种水平,我们就不可能在每一个具体情况下,在儿童的发展进程与他受教育的可能性之间找到正确的关系”。

事实上不论是儿童还是青少年还是成人都可以通过教师,朋友的指导达到一个更高的潜在水平。

所以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

只有这样,教育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起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1.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和已经拥有的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
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能力,就要先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采用显著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阅读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比如测试一张难度适宜的试卷,通过分析试卷初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看学生哪类阅读题错误率高,哪些是通过努力或者避免马虎就可以改善的,从而初步把握学生的现有水平;或者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主观陈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了解了学生基本水平后,教师就该对每个学生的进步空间有所了解,分析通过什么手段可以使得每个学生从现有的发展水平过度到下一个潜在的发展区域,教师可以把班级程度相差不多的加以分组,从而知道此后用什么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水平,也可以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训练。

教师了解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后也该让学生本人对自己有所了解,制定短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为被动,机械的学习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这跟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都有关。

学习者对于自身最近发展区的发掘可以很好的促进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对于教师来讲想彻底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对于学生自身来讲了解自身的潜在能力就相对变得简单了。

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就会自然花多时间来做,因此让学生主动阅读,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在与老师同学们的合作或者帮助下达到下一个目标。

从而发展出一个又一个的最近发展区。

超越自己,同时与优秀同学竞争。

2.重视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的作用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应发挥到最大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就该有所改变,阅读课堂上不能都是教师一直说,更不能学生一直做阅读,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所了解从而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是帮助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在讲每篇阅读时要采用略读精读结合的方法,阅读前要提出目的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倾向的阅读,把学生按照不同程度分组,大家讨论的形式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不能因为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荒谬就态度大变。

讨论完题目,教师要针对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分给不同的学生。

在让每个同学都有可回答对的题目,从而学生有了积极参与的兴趣,也找到了自信。

教师要了解学生当前的阅读水平,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阅读的题材很多,学生的知识面需要拓宽,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做题,时时刻刻了解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之处,随时纠正使其改善。

学生的努力程度,兴趣以及智力都是有差别的,对于他们之间的差别,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通过测试和留作业观察学生是否进步,是否可以在老师和同
学们的帮助合作下到达下一个最近发展区。

在阅读课中教师不能过多的帮助要给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挑战的心理。

鼓励学生可以到达潜在的区域,学生就会更有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看学生答题的反映来调整提问方式和提问难度。

更多地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营造活跃,幽默的氛围。

3. 确定测试文本的效度
纵观前人关于阅读测试的研究(Bloom et al, 1956;Munby,1978;Lunzer & Gardner,1979; Grabe, 1991; Abdullah,1994),可以总结出影响阅读变量的三个方面:应试者的知识、应试者的技巧与能力和测试文本。

我们暂且不考虑前两个因素,先考虑第三个变量,测量的内容是否与测量的目的相符然后来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反映了所要测量的程度。

检查效度的方法很多,J.W.弗伦奇和W.B.米歇贝根据测验目标把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这种分类为美国心理学会在1974年发行的《教育与心理测验的标准》一书所采纳,成为通行的效度分类方法。

我们在这里只谈内容效度,它是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

成就测验和熟练测验特别注重这种效度。

在成就测验中,测验题目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适当抽出,内容效度就是判断测验题目是否符合它欲测的目标。

这种衡量效度的方法必须针对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测试文本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讲有很大影响,假如给高中学生出一套初中或者小学的英语测试题,那么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很高的分数,可想而知这样的测试就是没有效度的。

所以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注意选择适合高中学生年龄段能力水平的测试文本。

4.教师和学生的反思与自我评价
课后了解自身的的不足之处,调整学习的策略为下一节的学习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了解学生之间差距,反思怎么做来缩短差距,怎么教学才能够真正掌握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怎么提问更能让学生更多的思考。

评价的意义在于施加积极的影响,激发学习者学习的激情可保证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顺利地进行;让学生课后反思自己的错题,问题出在哪里才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和掌握,能够达到下一阶段的最近发展区。

多数老师都会说“我希望同学们下次能够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是一种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期待,同时也是一种对于学生潜在能力的肯定,或者说“我相信下次考试或者下篇阅读你们会完成的更好”时间久了教师与学生就产生一种默契,教师信任他的学生,学生也知道老师信任他们,当然会不辜负老师的信任,无疑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绩就会有很大的突破。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缺点与不足
维果斯基仅仅提供了教学提高的一种可能与方法,对于如何精确地运用并没有进行很好的探究,但这个理论确实很最要,也最需要教育者掌握并且加以运用。

其次,维果斯基的理论并没有告诉世人如何来测量“最近发展区”。

结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识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为学生提高成绩发展学生最近发展区起到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 维果斯基. 维果斯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选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 甘健.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3):131-135.
[4] 黄光扬. 动态评价的理论基础、主要模式及可用性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44-48
[5] 王乐. 动态评价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文学教育,2011,(11)40-4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