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和克说课课件ppt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和克说课课件ppt
说设计思路
具体分四个层次: 1、抓住学生的已有生活常识及经验,让学生知道 质量单位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进行“看一 看”、“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找一 找”、等实际操作,以增加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 助学生形成克和千克的重要概念。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估、称等活动中,去体 验发现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知道1千克=1000克。 4、在练习巩固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说教学程序和设计意图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学习课题
1、用超市购物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找出数 学信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2、初步感知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 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揭示学习课题。
说教学程序和设计意图
(二)交流预习效果,提炼学习提纲
1、通过课前的学习,你学懂了什么? 2、你还想问什么? 3、归纳学习提纲。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青龙小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付柳超
青龙镇海迤小学
董小焕
说教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 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 自主体验和交流合作感悟“克”和“千克”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 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数学 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能进行克与千克 之间的换算。 教具与学具:苹果、玉米粒、口香糖、天平、盘秤、有质量 标识的物品、2分硬币等,课件。
说教学程序和设计意图
(三)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点拨答疑
1、体验1克有多重。 活动:掂一掂,找一找、称一称,估一估, 说一说 2、认识各种各样的称 3、体验1千克有多重。 活动:找一找、掂一掂,算一算、估一估,说一说。 4、沟通克与千克的内在联系。 (1)算一算:学生计算两袋盐的质量500克+500克=1000克 (2)称一称:感受用千克作单位的表示方法。 (3)对比:一手掂2分硬币,一手掂1千克的物品,有什么感受? (4)找一找:生活中质量大约是1千克的物品。 5、小组交流:生活中计量物体质量是怎样应用克与千克作单位。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 一下吗? 2、概括:运用所学知识再去超市购物,调查更多物品的价格, 这样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而,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 以发展。
教学反思
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 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 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 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 欢、熟悉的超市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体验、发 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 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 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 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 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说教学程序和设计意图
(四)练习应用巩固、拓展延伸总结
练习:通过精心设计,力求达到 “有序”、“多样”、 “有度”。为此,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填空、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读称。 2、深化练习: 改错题 3、思考题
说教学程序和设计意图
(四)练习应用巩固、拓展延伸总结 质疑小结、概括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