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大举措推进产业创新

五大举措推进产业创新

五大举措推进产业创新
一年一度的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工作通报会 3 月 21 日 在
京举行,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率领办公厅、政策法规 司、综
合规划司、科学技术司等司局的领导向与会者介绍了 今年的电子
信息产业重点与工作思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 IT 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 的
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 传统产
业升级改造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 今年是“十
一五”开局之年,信息产业部确定的电子信息产 业发展目标是:
实现销售收入 4.66 万亿元,较 2005 年增长 21.32%;实现工
业增加值 1.1 万亿元,增长 22.17%;利税 1850 亿元,增长
6.2%;出口额达到 3084 亿美元, 增长 15%
围绕宏观发展目

标,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表示,信息产 业部 11 个司局将合
力在五个方面“重拳出击” ,推进自主创 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
力。

找对产业路子
勿庸置疑,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 为国
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2005 年实现销售收入 3.84 万亿
元,出口额 2681.7 亿美元,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 1/3; 但大
宗出口产品主要是低附加值的 PC 电脑、手机等,确切 地说,挣
的是量大利薄的“苦力钱” 。一位与会者跟记者开 玩笑地说,信
息技术是传统产业转变增长方式的“金钥匙” 但信息产业自身更
需要转变增长方式。
转变产业增长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娄勤俭表示,今年 信息
产业部将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做大、做强核心 基础产
业,努力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比重。前不 久,娄勤俭
在印度考察,一个总额 17 亿美元的软件外包项 目,引起了他极
大兴趣。 “编软件什么时候能赚这么多钱?” 调查发现,该项目
不是单纯写 CODE ,而是几乎承包了一家 银行的所有信息化工
作,从业务流程重组、项目实施、编软 件到后期服务。娄勤俭
说,软件产业的发展必须找对路,不 但要注重软件开发技术的发
展,而且要培养高层次人才,包 括咨询顾问、软件架构师等。

协助企业创新
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缺心少魂”的问题,去年 11 月
26
日,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殿甫以电子信息产 业的
一员老兵的身份,专门致信曾培炎副总理,呼吁国家解 决京东方
上液晶面板第六代线的资金难题,以突破上游产业
瓶颈。王殿甫说: “自主创新关系到中国彩电工业乃至电子
信息产业的生死存亡。但企业自主创新意味着要冒极大的投 资和
经营风险,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单个企业难以承担这 种风险,
需要政府投入公共资源。 ”
面对民众的呼声,娄勤俭说,今年信息产业部将下大力 气推
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集中力量攻克关 键领域的
核心技术,实现信息技术的整体性突破。虽然电子 发展基金数量
有限,今年信息产业部将通过各地信息产业厅 局的申报,对源于
企业的科技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此外,信息产业部还正在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磋商,计 划在
今年 5、6 月份召开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大会。娄勤俭说, 希望大
会期间有一些实际的政策出台。

继续大公司战略
信息产业部实施大公司战略已经好几年了,现在来看已 经具
备了一定的实力,如联想集团、华旗公司等已经大步走 向国际市
场,但力量还比较小。今年,信息产业部将继续推 进大公司战
略,加快实施大企业跨国经营试点,着力培育本 土跨国公司。推
动本土企业成为国际知名公司,既有实力的 问题也有认识的问
题。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环境下 应尽量减少政府对市场
的干预。娄勤俭反驳说,在封闭的市 场环境中,政府可以放任企
业自由竞争、自由发展;但当前 中国是开放经济,在全球竞争的
环境中放任一个弱小的企业 和大企业竞争,无异于让一个 4、
5
岁的孩子自己成家过日 子。如果在 WTO 允许的条件下,政府不
扶持民族企业的发 展尤其是弱小民族产业的发展,将承担历史的
责任。
综合规划司司长王建章表示,今年信息产业部将利用与 商务
部联合工作机制,加强相关企业间沟通,为企业做好信 息咨询服
务,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继续深 入开展大湄公
河次区域、上海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工作,为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创造条件;同时,继续积极引进外资,引 导外资投向集成电路、
软件、基础元器件、设备仪器和关键 材料等核心基础产业,提高
外资利用水平和质量。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出“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 兴东
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 展”。信息
产业部今年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之 一,将制定切实
可行的配套政策,进一步促进国家电子信息 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
的发展。据介绍, 9 个国家电子信息产 业基地和 34 个园区
“十五”期间发展迅速,年均增速超过 40%,高于全国 13 个百
分点。今年,信息产业部首次邀请 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
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 件出口基地的代表出席会议,期
望与各级电子信息产业主管 部门一起推动产业基地和园区的发
展,共同推动电子信息企 业向产业链上游迁移。
王建章表示,综合规划司今年将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 上,
完成基地和园区配套政策的制定工作,完成产业基地和 园区认定
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年内完成首批国家产业基地 的滚动调整工
作。他要求各级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当 地产业基地和园区
的行业管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编 制,大力推进国家产业基
地和园区建设;积极研究制定本地 区配套政策,落实配套资金,
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相关资源支 持产业基地和园区发展。
科技司副司长韩俊说得更具体,今年信息产业部科技司 将支
持地方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推进粤、港、澳三地 快速通关
的 RFID 标准研究和应用,加快推进珠三角音视频 产业开发、湖
北武汉二维条码产业开发和安徽合肥中文语音 识别产业开发与标
准研究、制定和应用有机结合、互动发展 的试点。

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既需要企业的自主创新,也需要良 好的
产业环境保驾护航。 2000 年出台的 18 号文件有力地促
进了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仅 2005 年,软件企业享
受的税收优惠大约在 30亿〜40亿元,自从18号文件颁布
以 来,全国软件企业大约已经享受到 160 多亿元的税收优
惠, 这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政策优惠。
娄勤俭表示, 2006 年信息产业部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出台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法律法规, 完善
产业运行的宏微观环境。国务院法制办已经将《软件与 集成电路
产业发展条例》列入 2006 年立法计划,政策法规 司将加快推进
《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立法制定工 作,把《软件与集
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的立法作为电子信 息产业立法的突破口;
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将加强与 有关部门研究协商, 推动国
家扩大出口退税率 17%的产品范 围;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将进
一步完善支持软件和集成电路 产业的有关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