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岩土工程勘察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若勘察工作不到位,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将揭露出来,即使上部构造的设计、施工达到了优质也不免会遭受破坏。
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活动都会给地质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不同的地质条件又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同的效应。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地质问题,对建筑地区做出工程地质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是按照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土体性态的影响,并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条件以及地基处理等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技术论证和评价,提交处岩土工程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决策性具体建议,并提出基础、边坡等工程的设计准则和岩土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意见,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岩土工程勘察应分阶段进行。
岩土工程勘察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三阶段,其中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场地方案确定的要求;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
根据勘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水电站、水工构造物的勘察)、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大型桥梁及工业、民用建筑等。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等工程一般比较重大、投资造价及重要性高,国家分别对这些类别的工程勘察进行了专门的分类,编制了相应的勘察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等,通常这些工程的勘察称工程地质勘察。
因此,通常所说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指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勘察对象主体主要包括房屋楼宇、工业厂房、学校楼舍、医院建筑、市政工程、管线及架空线路、岸边工程、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等。
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2 土工程勘察热点
当前,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评价仍然是岩土勘察工程中最普遍最大的热点。
特殊条件指的是:
(1)特殊土。
包括湿陷性黄土、软土、膨胀土、盐渍土等。
在特殊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它们所具有的特殊物理力学化学性质。
(2)特殊工程地质条件。
包括岩溶、斜坡与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效应等。
其中强震区的砂土液化、断裂、震陷等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经常遇见的。
(3)特殊工程。
包括高层建筑、动力机器基础、地下工程、水上工程、核电站、道路桥梁、机场跑到、水坝、尾矿坝等。
大型建筑地基勘察与评价仍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对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预测及对策以及地震效应的抗震设计参数等问题。
3 房建类岩土工程勘察
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岩土工程详勘的目的、任务:(1)查明勘察范围内场地原始地形、地貌,岩土层的成因、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旧基础、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其分布范围。
(3)查明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活动断裂等)和特殊土(包括软土、填土、污染土、湿陷性土、膨胀土、红粘土、多年冻土等)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的建议。
(4)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补给及排泄条件,地下水位,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评价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对基坑工程还应查明各土层的渗透性质,分析评价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及浮托力的作用和影响;预估产生基坑突涌、流沙(土)或管涌等地下水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提供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
(5)基坑工程还应查明基坑周边环境,提供基坑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分析评价放坡开挖的可能性和基坑边坡稳定性,适宜选用的支护结构类型及其稳定性,基坑开挖与降水对地基变形、周围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
施工图设计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1平原地区应查明塔基土层的分布、埋藏条件、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水对混凝土和金属材料的腐蚀性;2丘陵和山区除查明本条第1款的内容外,尚应查明塔基近处的各种不良地质作用,提出防治措施建议;3大跨越地段尚应查明跨越河段的地形地貌,塔基范围内地层岩性、风化破碎程度、软弱夹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对塔基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4对特殊设计的塔基和大跨越塔基,当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时,勘察工作应满足本规范要求。
对架空线路工程的转角塔、耐张塔、终端塔、大跨越塔等重要塔基和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逐个进行塔基勘探。
直线塔基地段宜每3~4个塔基布置一个勘探点;深度应根据杆塔受力性质和地质条件确定。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3.0.1条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条规定,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简单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中详细勘察有关要求,结合拟建建筑物规模、结构型式、荷载特点与场地地质条件,采用钻探、室内试验、资料收集、现场地质调查等综合手段,以全面获取场地第一手资料,最后给出合理的评价。
4 岩土工程勘察意义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特殊性岩土种类众多,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复杂多样。
工程建设前,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查明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同时,岩土工程勘察所占工程投资比例甚低,但却可以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和指导,以正确处理工程建筑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
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避免或改造不利条件,减少工程后期处理费用,使建设的工程能更好的实现多快好省的要求。
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就显得相当重要。
我国岩土工程勘探已经累积了数十年工程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技术进步,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水平已有了显着提高,已经完全有能力承担各类大型复杂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包括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复杂地基处理、深基坑开挖、大型边坡工程、地下工程、移山填沟、围海造陆、海上平台、核电站等。
针对岩土工程勘探对于整体工程的重要性,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探时首先要对工程勘探工作的取样及地址钻探进行控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参考文献
[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50025-2004)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全国地层委员会,2002)
[5]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
[6]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7]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8]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
[9] 《中国地质调查局管理制度汇编》(绿皮书)2003年12月.
[10]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10号文件
[11] 《中国地质调查局管理制度汇编》(绿皮书)2003年12月.
[12]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10号文件.
[13] 陈希哲编着.《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4] 谷德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