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而完备的唯物哲学,它不但在实践基础上
坚持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局限,
并且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彻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科学回答了社会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和一般规
律,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打破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
的一统天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使人类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第一次
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一起,构
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基本原理。其基本内容是: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社会意识的产
生和存在都要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和人
类社会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离开了物质生产实践,失去了物质
生活资料,人和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也就没有人的社会生活、政治
生活、精神生活了。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内容。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
来源于社会存在,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是社会存在的各要素及
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多样性,使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也是复
杂多样的,表现为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等等。总之,有什么
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第三,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或早或迟的变化。社会
存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地、历史地变化着的,因而反映社会存在
的社会意识总是与社会存在的变化相适应,这表现在社会意识的变
化、更替,再现在人类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总之,社
会意识总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早或迟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发
展。
唯物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前提下,也充分
肯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肯定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这
样,唯物史首次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做出了全面而科学
的回答,为人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认识各种社会现象,说明社
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奠定了科学历史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治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成为完备的彻底的科学
体系,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长期统治,宣告了唯心主义
的彻底破产。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无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
在历史领域都没有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于是,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这前,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解决,打破了历史唯心主义
在历史领域的一统天下。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人们正确观察社会历史提供了根本的科学方法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历史观走向科学的里程碑,因其在方法论
上的重要意义,也是人类认识史、思想史上的一场伟大变革。
首先,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物辩证的科学原则首次在历史观
上得到了彻底贯彻,实现了历史观及共方法论的根本转变,完成了历
史观上的一场伟大变革。
其次,唯物史观的创立,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体的作用以及社会
主体和社会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
再次,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为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思
想指导。
最后,唯物史观的一系列科学原理,对我们党科学地制定各项
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认识
和处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通过改革和创新解放
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