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教案完美版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教案完美版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教案
〖课程标准〗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南昌起义。

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的有关史实,学习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识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习文图结合、灵活处理学习材料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人民的光明前途而抛头颅、洒热血,与国民党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们不怕困难、敢于同敌人作斗争、坚信必胜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进程当中的三件大事: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三件事对今后中国革命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尤其是“农村包围城市”为今后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在八年级上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没有八一南昌起义,就没有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诞生;没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就无立足之地;没有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不会保存革命的火种。

鉴于以上原因,就必须讲清楚每个事件的过程、重要意义。

本节课教师主要以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授课过程为主,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根据现有的资料,尽可能运用挂图、投影、地图、歌曲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环环相扣,高潮迭起。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对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新亮点,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动脑动手、相互交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

难点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学生主动参与,师生情感互动,讨论交流,问题导学,诱思探究。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师:8月1日是我国的什么节日?
生:“八一建军节”。

师:回答得非常好。

那么“八一建军节”跟什么历史事实有关?(设置悬念,激发
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不要着急。

我想,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就会找到答案的。

导入新课
师: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为什么要发动武装起义?(要求学生阅读第一目第一段小字,然后回答问题)
生:(读后回答)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将对革命者斩尽杀绝的政策,高举起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起义。

师:回答得真不错。

这说明当时进行武装起义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出示挂图(油画:《南昌起义》)现在,请同学们看这幅油画,结合课文以及你所收集到的有关南昌起义的历史资料,来给大家讲一讲“南昌起义”。

(选一名有较强表达能力的学生讲述)生:(观察图画,整理资料后讲述)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

在总指挥贺龙的领导下,暴动枪声一打响,起义官兵如猛虎下山,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

经过四个多小时激战,起义军歼敌一万多人,占领南昌城。

这幅油画反映的就是南昌起义前一刻,周恩来、贺龙等领导人在南昌起义总指挥部前鼓动士兵组织起义的场面。

师:起义胜利以后,南昌起义的这支部队又到哪儿去了呢?
生:起义胜利后,部队撤离南昌,南下广东。

在国民党优势兵力的围攻下,起义军在转战中失败。

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

师:起义部队为什么要撤离南昌南下广东,为什么又在南下广东中受到严重损失?(要求学生同桌讨论)
生:(讨论之后回答)由于敌人兵力强大,装备精;革命队伍少,力量小。

师:那么,要想革命成功,应该准备哪些条件呢?(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生:①壮大革命队伍;
②有正确的革命理论和战略思想作基础;③制造先进武器……师:队伍怎么壮大呢?
生:到边远的山村去壮大。

师:说得好!国民党的军队占领着大城市,力量又非常强大,革命队伍少,不能在大城市里打败国民党,只能到农村去。

虽然这次起义由成功转为失败,但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谁来说一说南昌起义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要求学生整理思考后回答)
生: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它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第一步,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开辟了新的篇章。

师:为什么以“八一”作为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生:因为通过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创建了自己的第一支队伍。

师:很好!同学们要记住八一建军节的来历,它与我们今天学的南昌起义紧密联系。

南昌起义以后,中共又发动了一次起义。

(导入第二目内容)革命摇篮井冈山(板书) 师:谁来给大家讲一讲秋收起义?(要求学生阅读第二目第一段大字,大家推荐一位同学讲解)
生: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起义。

因为是在农民秋收时候发动的起义,所以叫秋收起义。

这次起义的目的是攻占长沙,但起义军在进攻长沙时,遭到数倍敌人的围攻,损失严重。

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师:投影出示问题:
(1)起义军在进攻长沙时,损失严重。

这说明了什么?
(2)秋收起义的部队为什么要向井冈山进军?
(3)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要求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讨论回
答)
生:①说明了在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无法夺取政权。

②因为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海拔多在800~1000米之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这里的几个县都建立过共产党组织的农民协会,群众基础好。

井冈山远离国民党控制的大城市,敌人的统治力量在这个地区比较薄弱,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壮大革命队伍,所以秋收起义部队要向井冈山进军。

③因为中国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一些补充。

出示油画《井冈山会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画,画面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生:井冈山会师。

师:谁来给同学们讲一下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生:(由学生毛遂自荐)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辗转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

两支部队最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此时中国共产党才有了自己的第一支正规部队。

师:讲得非常好。

(投影井冈山会师图片)同学们看一下这幅图片,你们从中看出什么?又想说点什么?
生:(观察图片后)可以看出当时井冈山地区非常贫穷落后。

当时的革命斗争非常艰苦,革命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一样都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

师: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些例子?
生:(略思后)讲述“朱德的扁担”等事迹。

师:从这些中共领导人身上我们应学习什么?
生:无私奉献、平易近人、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精神。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教材上的一幅插图,今天的井冈山地区跟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
生:整齐、美观,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林立,绿树成阴,人民生活大变样。

师:可见中国农村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

那么,当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生:(结合课文讨论回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师:这条道路正确吗?(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明确)在当时来讲,这一决策显然是正确的。

因为中国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就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仅仅依靠工人阶级,革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师:突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革命摇篮。

投影1928―1930年中国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这幅图反映了什么?
生:(观察讨论)中共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越来越多,革命队伍发展壮大。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