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电图PPT课件
13
2019/11/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概念 (2)正常位心脏
(3)顺钟向转位(clockwise rotation) (4)逆钟向转位(counter clockwise rotation)
(1)概念
14
2019/11/3
从心尖向心底部观察
根据过渡区波形( R/S ≈1 )出现的位置来判断。
心脏循长轴转位
11
2019/11/3
心电向量
平均心电轴的目测方法
12
2019/11/3
电轴正常(不偏):I与Ⅲ导联QRS主波均向上。
电轴右偏:I导联QRS主波向下,Ⅲ导联QRS主波向 上。
电轴左偏:I导联QRS主波向上,Ⅲ导联QRS主波向 下
电轴不确定:I与Ⅲ导联QRS主波均向下。
六. 钟向转位
26
2019/11/3
PR段是从P波终点至QRS波起点之间的线段。
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 电活动。
2019/11/3
3. PR间期(PR interval )
27
PR间期包括P波和PR段。 反映从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又称房室
传导时间。正常成人PR间期为0.12s~0.20s。P-R>0.22s 房室传导阻滞 幼儿及心动过速者可缩短;老人及心动过缓者可略延长, 不超过0.22s。
二次投影/肢导联 30
额面向量环与肢体导联心电图的关系
2019/11/3
2019/11/3
(2)正常位心脏
31
V6 V5
V1 V2 V V
34
32 QRS波群的形态及命名
2019/11/3
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扩大。 该类型P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又称“二尖瓣P波”
左心房扩大及左心室肥大
2019/11/3
右心房扩大
25
① P波呈尖峰状,PⅡ、Ⅲ、aVF>0.25mV,常见于肺心病,称为肺型P波; ② PV2>0.15mV;
③ 有引起右房扩大的病因,心电图上常伴右室肥大的图像。
2. PR段(PR segment )
T波
心室快速复极的过程。
Q-T间期 心室开始除极到复极完毕全过程的时间
心电图波形及意义
1. P波(P wave )
22
2019/11/3
P波是反映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起始部代表右房除极,中间部代表右、左房除极,终末部代表左
房除极。 P 时限(宽度)≤0.11s P 振幅 肢导联≤0.25mV 胸导联≤0.20mV 方向:Ⅱ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
18
2019/11/3
后
右
左 V6
V5 V1 V2 V3 V4
心脏循长轴转位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20
心电图各波段
心电活动
2019/11/3
P波 P-R段
最早出现较小的波,心房除极波 心房开始复极到心室开始除极
P-R间期 P波与P-R段合计
QRS波群 左、右心室除极全过程
S-T段
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条直线, 代表心室缓慢复极的过程
均可;
P波、T波的常见形态
2019/11/3
23
2019/11/3
24
左心房扩大
P波增宽,时限>0.11s或伴 有切迹,双峰间距≥0.04s, 在Ⅰ、Ⅱ、aVL导联较明显;
V1导联P波的终末电势PtfV1≤ -0.04mm•s;
P波宽度与P-R段比值>1.6; 有引起左房扩大的病因,X线、
心电图
1
2019/11/3
(Electrocardiogram,ECG)
心电图图形
标准十二导联系统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矢状面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Ⅰ Ⅱ 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
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导联轴
肢导联QRS波的形态与电压
1)形态:I、II导联主波向上,aVR主波向下
2)电压:RaVR <0.5mV,RⅠ<1.5mV,RaVL<1.2mV,RaVF<2.0mV,任何导联正向波和负向波绝对值相加
≥0.5mV
心前区导联QRS波的形态与电压 1)形态: 心前区导联R波自V1至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 Vl、V2导联: R/S<1V3、V4导联: R/S ≈1 V5、V6
右
左
前
心电轴
10
2019/11/3
心电轴常指平均QRS电轴(mean QRS axis),为心室除极过程 中各瞬间向量的综合。
临床上所指的心电轴是指平均QRS电轴在额面上的投影。 心电轴方向多采用其与I导联正侧的夹角度数表示。
临床意义:左心室肥大可使心电轴左偏。右心室肥大可使 心电轴右偏
自心尖朝心底部方向观察 顺钟向转位:
V3、V4波形出现在V5、V6导联
逆钟向转位:
V3、V4波形出现在V1、V2导联
2019/11/3
(2)正常位心脏
16
V6 V5
V1 V2 V V
34
(3)顺时钟转位
17
2019/11/3
后
右
左
V6
V5 V1 V2 V3 V4
(4)逆时钟转位
(4)Q波
28
2019/11/3
电压:<同导联1/4 R波(aVR除外)。 时间:<0.04s。 V1~V2导联中不应有q波,偶可呈QS型。
(3)QRS波群(QRS complex)
29
时间 1)总时间:多为0.06~0.10s,最宽不超过0.11s。
2019/11/3
2)室壁激动时间: VATV1≤0.03s VATV5≤0.05s。
导联: R/S>1 波形 自V1~V4导联R波逐渐增高;V1导联的R/S<1,V5导联的R/S>1;正常时,V1、V2不应有q波,但可呈
QS型;V4~V6导联可见生理性q波,但不能后面导联的q波比前面导联的小。 Q波 生理性Q波<1/4R,<0.04s。 2)电压:RV5<2.5mv,RV5+SV1<3.5(女)或4.0mV(男)。 RV1<1.0mV,RV1+SV5<1.2mV。 任何导联正向波和
5
加压单极肢导联探查电极分别连接在人体的左上肢、右上肢或左下肢, 负极均连接在零电位点中心电端(0)(无关电极)。
F′
R aVR +
aVL L +
0
L′
R′
aVF +
F
L
aVR aVL
Ⅰ
Ⅱ
Ⅲ
aVF
F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额状面情况
二次投影/胸导联
横面向量环与胸导联心电图的关系
9
后
201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