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免疫预防与治疗概要

第十二章 免疫预防与治疗概要

第十二章 免疫预防与治疗

Chapter 12 Immunoprophylaxis and Immunotherapy

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目的要求

·掌握: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主要疫苗制剂种类及传统疫苗的应用;熟悉:新型疫苗的种类及应用;了解:免疫治疗的概念和分类,抗体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免疫增强剂,免疫抑制剂。

二、教学内容

1。人工免疫的概念、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的种类。

2。疫苗的应用:传染病、肿瘤、免疫避孕。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的概念和分类,抗体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免疫增强剂,免疫抑制剂。

第二部分 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 型题)

1.属于免疫增强剂的是

A.BCG B.环磷酰胺 C.环孢素A D.FK-506 E.糖皮质激素

2.属于免疫抑制剂的是

A.BCG B.IL-2 C.环磷酰胺 D.免疫核糖核酸 E.胸腺肽

3.过继免疫治疗输入的物质是

A.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 B.活疫苗 C.死疫苗

D.BCG E.FK-506

4.抗肿瘤主动免疫的治疗方案

A.注射IL-2 B.抗体导向药物治疗 C. 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

D.应用具有抗原性的瘤苗 E.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5.下列属于基因工程疫苗,应除外

A.转基因植物疫苗 B.重组DNA疫苗 C.合成肽疫苗

D.重组抗原疫苗 E.DNA疫苗

6.下列不属于人工主动免疫描述的选项是

A.输入抗原性物质 B.需较长潜伏期 C.免疫力持久

D.只能用于疾病预防 E.多用于疾病预防或用于疾病治疗

7.患病后获得对该病的抵抗力属于

A.天然被动免疫 B.天然主动免疫 C.人工主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过继免疫

8.活疫苗与死疫苗比较前者不具有的特点

A.接种次数少 B.副作用小 C.较好免疫效果

D.容易保存 E.易突变

9.胎儿从母体获得IgG属于

A.过继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自然被动免疫

D.人工主动免疫 E.自然主动免疫

10.下列哪项属于人工主动免疫?

A.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麻疹

B.注射卡介苗预防结核

C.注射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恶性肿瘤

D.静脉注射LAK细胞治疗肿瘤

E.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

11.免疫增强剂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疗?

A.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病

B.恶性肿瘤和超敏反应

C.恶性肿瘤和免疫缺陷病

D.恶性肿瘤和移植排斥反应

E.免疫缺陷病和超敏反应

12.卡介苗可用于下列哪种疾病的治疗?

A.结核病 B.皮肌炎 C.膀胱癌 D.类风湿关节炎 E.甲状腺机能亢进

13.关于免疫重建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输入同种异体淋巴细胞 B.胚肝或骨髓干细胞移植 C.应用免疫刺激剂

D.应用卡介苗等微生物制剂 E.应用左旋咪唑等化学制剂 14.肿瘤疫苗与传统疫苗的主要区别

A.肿瘤疫苗主要用于肿瘤的预防

B.传统疫苗主要用于疾病的治疗

C.肿瘤疫苗主要用于肿瘤的治疗

D.肿瘤疫苗主要用于免疫重建治疗

E.肿瘤疫苗主要用于人工被动免疫治疗

15.免疫抑制剂不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

A.艾滋病 B.类风湿关节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超敏反应性疾病 E.抗移植物排斥反应

(二)多项选择题(X 型题)

1.疫苗的基本要求

A.安全 B.绝对无毒性 C.有效 D.实用 E.价格低

2. 下列生物制剂属于活疫苗的是

A.卡介苗 B.伤寒疫苗 C.骨髓灰质炎疫苗 D.类毒素 E.麻疹疫苗

3. 类毒素的性质具有

A.毒性 B.免疫原性 C.无毒性 D.抗体活性 E.佐剂

4. 下列属于基因工程疫苗的是

A.重组抗原疫苗 B.重组载体疫苗 C.合成肽疫苗 D.亚单位疫苗 E.DNA疫苗

5. 疫苗可应用于

A.抗感染 B.肿瘤治疗 C.计划生育 D.免疫缺陷病 E.缓解免疫病理损伤

6. 用于肿瘤生物治疗的疫苗

A.TIL B.肿瘤细胞疫苗 C.基因修饰的瘤苗 D.抗原提呈细胞疫苗 K

7. 用于人工被动免疫治疗的制剂有

A.抗毒素 B.恢复期病人血清 C.丙种球蛋白 D.BCG E.类毒素

8. 下列属于天然被动免疫的是

A.母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B.患病后获得特异性免疫

C.接种疫苗后获得免疫力 D.母乳喂养新生儿获得sIgA E.输入LAK

9.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生物制剂有

A.转移因子 B.免疫核糖核酸 C.糖皮质激素 D.环磷酰胺 E.环孢素A

10. 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生物制剂

A.转移因子 B.免疫核糖核酸 C.糖皮质激素 D.环磷酰胺 E.环孢素A

二、填空题

1.人工主动免疫是给机体接种 ,主要用于 。

2.传统疫苗类型主要有 、 和 。

3.常用的减毒活疫苗主要有 、 和 。

4.常用的类毒素疫苗有 和 ,它们常与 组成三联疫苗。

5.活疫苗与死疫苗相比,具有 、 和 等优点。

6.疫苗最初用于 的预防控制,目前它也可用于 和 等方面。

7.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输入 ,是机体立刻获得免疫力的方式,主要用于 。

8.新生儿可获得母亲的 和 类免疫球蛋白,形成天然被动免疫。

三、名词解释

1.疫苗(vaccine)

2.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3.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4.灭活疫苗( inactivated vaccine)

5.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

6.类毒素(toxoid)

7.抗毒素(antitoxin)

8.计划免疫(planned immunization) 9.亚单位疫苗 (subunit vaccine)

10.基因工程疫苗(genetic engineering vaccine)

四、问答题

1.简答人工免疫的种类及其特点。

2.何谓生物应答调节剂?主要包括哪些制剂?

3.简述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治疗的基本措施。

4.简述疫苗的发展方向。

5.简述计划免疫的内容及意义。

6.简述疫苗的应用。

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与题解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 型题)

1.A 2.C 3.A 4.D 5.C 6.D 7.B 8.D

9.C 10.B 11.C 12.C 13.B 14.C 15.A

(二)多项选择题(X 型题)

1.ACDE 2.ACE 3.BC 4.ABE 5.ABCE

6.BCD 7.ABC 8.AD 9.CDE 10.AB

二、填空题

1.抗原性物质、传染性疾病预防和紧急治疗。

2.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

3.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腮腺炎疫苗。

4.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百日咳疫苗。

5.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好、副作用低。

6.传染性疾病、肿瘤治疗、免疫避孕。

7.抗体或免疫效应分子、疾病的治疗。

8.IgG、sIgA

三、名词解释

1.疫苗:将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包括细菌性制剂、病毒性制剂和类毒素等。

2.人工主动免疫:是一种用细菌、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获得抵抗相应病原体感染能力的免疫措施。

3.人工被动免疫:是一种通过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制剂,达到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

4.灭活疫苗也称为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使其失去致病力和繁殖能力而制成的疫苗。

5.减毒活疫苗:是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常规制备方法是诱导病原体发生变异或在动物宿主内反复传代,一直到毒力大大降低但仍然保留其免疫原性。 6.类毒素:是用革兰氏阳性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制成。类毒素无毒性,但仍然保留原来的抗原特异性,接种机体后能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从而诱导免疫力的产生。

7.抗毒素:是类毒素免疫动物后制备的抗体,具有中和相应外毒素毒性的生物学活性。

8.计划免疫:是指根据特定传染病的疫情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整体的免疫水平,控制传染病的流行直至最终消灭传染病的免疫措施。

9.亚单位疫苗:是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的甚至有害的成分,保留有效的免疫原成分制作的疫苗。

10.基因工程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制备的疫苗,包括重组抗原疫苗、重组载体疫苗、DNA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和一些肿瘤疫苗等。

四、问答题

1.人工免疫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给人体接种抗原(或抗体)或输入免疫细胞,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人工免疫可分为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它们的特点见表。

表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比较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给机体输入的物质 抗原性物质(疫苗、类毒素) 免疫分子或免疫细胞

机体产生免疫力所需的时间 需潜伏期(7~10天) 不需潜伏期,输入后即刻产生

免疫力在机体内的维持时间 较长(数月~数年) 较短(2~3周)

应用范围 一般用于疾病预防 多用于疾病治疗或紧急预防

2.生物应答调节剂是指具有促进或调节免疫功能的制剂,通常对免疫系统正常者无影响,而对免疫功能异常,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有促进和调节作用。

生物应答调节剂主要有卡介苗、胸腺肽等。卡介苗为减毒活疫苗,它能活化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杀菌能力,促进IL-1、IL-2、IL-4和TNF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使肿瘤细胞坏死并抑制其转移等。胸腺肽是从动物胸腺中提取的可溶性多肽混合物,包括胸腺素、胸腺生成素等。胸腺肽具有促进T细胞发育,增强成熟T细胞应答能力等多种生物活性。

3.免疫分子治疗指给机体输入免疫分子制剂,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免疫分子治疗包括抗体治疗和细胞因子治疗。

能用于分子治疗的抗体分子有抗毒素血清、恢复期病人血清、人丙种球蛋白等多克隆抗体制剂。抗毒素主要有破伤风抗毒素和白喉抗毒素,它们具有中和相应外毒素的作用。恢复期病人血清含有高效价特异性抗体,能够治疗相应的疾病并有较好的效果。人丙种球蛋白来自正常人血浆或胎盘组织,其中含有多种抗体,可用于治疗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和预防麻疹、传染性肝炎等。单克隆抗体制剂包括抗淋巴细胞表面分子的抗体、抗细胞因子单抗等。抗CD3抗体可活化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体可用作肿瘤的靶向治疗;抗细胞因子抗体可用于中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感染、造血障碍等疾病的治疗。如多数细胞因子具有直接或间接抗肿瘤活性,如TNF-α和TNF-β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IL-2、IL-1、TNF-α可诱导CD8+Tc、NK 细胞的抗肿瘤活性。EPO有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功能,治疗红细胞减少症可取得明显效果。IL-1、TNF-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