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天生好果到天下美果的跨越 ———田东芒果产业发展三部曲
芒果正宗,源自田东。 田东芒果,天生好果。 香芒,香情,香四海。 „„ 如今,在田东,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学龄孩童,都能吟唱这样朗朗上口的顺口溜。 冥冥之中,田东与芒果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历史上看,刊登在美国《科学》杂志封面、在林逢镇檀河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手斧与芒果十分相似。从版图上看,田东的境域形状酷似一个巨大的芒果。从谐音上看,顾名思义,就是具有甜的东西,而芒果正是集中体现。 芒果又名望果,即取意“希望之果”,它是著名的热带水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田东芒果久负盛名。它集诱人养眼的色泽、泌人心脾的清香、清甜爽口的味道、保健养颜的营养、圆滑流畅的艺术造型于一身,是芒果中的佼佼者。早在宋、元时期,它就作为地方名产进贡朝廷。经过多年的倾力打造,现今,它不仅成为田东县头号特色农产品,成为田东的一张亮丽名片,而且成为饮誉中外的品牌。 田东芒果从天生好果跨越向天下美果,经历了激昂的三部曲。 种植曲: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芒果是一种娇贵的果,对于生长气候和环境很挑剔。然而田东,这片热土,得天独厚。它地处右江河谷腹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种植热带水果的黄金宝地。芒果种植条件可与世界上最佳芒果生产地泰国曼谷、印度孟买相媲美,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芒果。 如今,彷徘在右江河谷的平马、祥周、林逢、思林等四个乡镇,除了见到大片大片的“竹海”、“蔗海”之外,那就是大片大片“芒果海”了。 2
那一座座丘陵,芒果树苍翠欲滴,郁郁葱葱,缠缠绵绵,仿佛追逐、嬉戏的波浪,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在农家的房前屋后,在机关大院,也疯长着许多芒果树,既美化绿化人们生活,又为人们奉献清甜果实,这可谓“开门见芒果树”、“与芒果树为伴”。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田东县芒果种植零零散散、小打小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芒果种植开始向规模连片开发发展,逐渐形成了“气候”。1996年,田东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芒果之乡”。现今,田东芒果生产实现了大跨越,做成了大产业。数据显示,田东芒果品种已发展为台农一号、金煌芒、凯特芒、桂热七号、青皮芒、红象牙、红贵妃、红苹芒、玉文芒、文心芒、金兴芒、彬林一号、金穗芒、紫花芒等等38个名优品种,种植面积达12.178万亩,其中已投产果园70106亩,产量3万多吨,产值约6300万元。 这个大跨越得益于基地示范带动。田东现有影响力的芒果种植园示范基地16个,其中最大的有两个。一个是隶属中美洲祺丰集团贸易总公司独自投资的北海祺丰集团田东祥周芒果场,面积12000亩,年产量约200万公斤,产值1000多万元。另一个是台湾商人创办的南宁万桂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合乐芒果场,面积500亩,产量30万公斤,产值200多万元,曾荣获“广西创新计划2007度科技种养大王”称号。它们让田东农民大开眼界,激发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它们引进国内外芒果优新品种和引进芒果标准生产技术,加快了田东芒果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和发展。 这个大跨越得益于芒果合作社推动。田东现有福兰、公靖、合乐、新乐、新州、升太、良余等13个芒果生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为农户统一提供产、供、销等一条龙服务,带动了农户大力种植芒果。思林镇定阳村在廖志庆创建的芒果合作社带动下,全村芒果种植面积由150亩扩大到890亩。廖志庆豪情万丈地说:“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初尝甜头的农户纷纷表示,明年要大干一场。” 这个大跨越得益于种植、管理技术牵动。田东芒果生产上采用国际上 3
最优新的品种,管理上采用标准化无公害芒果生产技术规程。芒果的良种覆盖率达70%,良种面积8万多亩。采用嫁接改良技术后的万桂果场玉文6号芒,在市场上曾卖出一个100元的天价,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第一芒”。今年,思林定阳村黄益提的一兜玉文芒收入1000元,是真真正正的“摇钱树”。 这个大跨越得益于农业保险鼓动。今年四五月份,田东连连遭受冰雹、台风袭击,芒农损失较重。田东县委、县政府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借着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的东风,强化与保险公司沟通交流,于今年五月推出了农业保险业务。此举让芒农吃了“定心丸”,上了“保险柜”,也激发了农民种植芒果的热情和动力。今年全县新种芒果0.8万亩。 营销曲:从“无路可卖”到“无果可卖” 随着种植主体的多样化、种植面积的扩大化,产量逐年递增,曾几何时,田东芒果陷入卖难境地。一是芒果滞销,卖不出去。二是芒果卖不出好价钱。于是出现了这样不良现象。其一每到芒果成熟时节,芒农为了促销芒果,便在公路沿线支起摊点招揽过客。其二不去采摘芒果,让它烂在树上。其三芒果被偷盗,也懒得去守护。其四芒农挥泪砍掉芒果,改种其它农作物。 如何破解芒果卖难这一难题摆上了田东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了有益的探索。这突出表现为田东着力打好三张牌。 第一张牌:建立芒果批发市场。田东原来的芒果交易在现今人民路(曾被称为“芒果街”)。就是在狭小的街道两旁买卖芒果,市场规模很小,交易很少,又阻塞交通,居民怨声载道。1996年,田东在县城城西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占地面积100亩的果菜批发市场。它为购销双方搭起了桥梁和平台,极大地促进了田东芒果的销售。每到芒果成熟季节,市场内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芒果堆积如山,飘香阵阵。 第二张牌:组建强大的营销队伍。田东县支持和鼓励在职干部带薪留职搞芒果营销。同时强化对农村经纪人的培训,提高经纪人的营销技能。现今这支营销队伍有1000多人,为拓宽田东芒果的销售渠道立下了汗马 4
功劳。思林镇定阳村廖正剑,营销芒果14年,每年在沈阳、哈尔滨销售芒果200多吨,盈利15万元。韦育松是平马镇升太村人,1995年至今一直搞芒果营销,与广东、上海、浙江、湖北等地的数十名水果营销商有密切来往,年销售芒果达500吨以上。思林林场工人李如和,于1999年开始从事芒果营销工作,每年营销芒果80万公斤,芒果主要销北京、大连、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 第三张牌:开设邮政快递业务。依托邮政物流网络遍布全国城乡、服务及时等优势,田东县邮政部门转变服务理念,积极拓展服务渠道,在县城果菜批发市场和盛产芒果的主要乡镇设立芒果邮政快递流动服务收寄点,开辟“快速绿色通道”,三天内就能把邮寄的田东香芒送达全国各地收货人手中。仅今年7月,田东县邮政部门已寄递芒果1200多件,总量近两万公斤。 通过健全营销网络,拓宽营销渠道,加快物流速度,田东芒果成功打入了全国各大中城市,甚至还出口日本、香港、欧盟、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在城市超市里,许许多多消费者都认准了田东芒果才购买。 黎文设是田东县的芒果种植大户,现种植芒果500亩,品种有台农、台芽、玉文、杉林等八个品种,今年产量达80多万元,年收入几十万元。他长年累月雇用十几个工人,每年支付工人工资10多万元。他乐呵呵地说:“每年5月份,外地老板就纷纷上门求着预订芒果,并互相顶价,真不知道卖给谁是好。以前,是我求人家买,现在是人家求我卖,爽歪歪!现在就愁没有果可卖了。”黎文设这话说出了田东县广大芒果的心里话,而这正是因为田东已建立了发达的营销网络。 品牌曲:从小有名气到名声大振 芒果是田东县主打的名特优农产品,是农民发家致富之果,是全县充满希望之果。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它只在百色市小有口碑,然而现今,它却声名鹊起,名声远扬,成为国内外响当当的水果品牌,深受世人钟爱和青睐。 这是一个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田东农工资公司是田东龙远投资 5
公司下属的最大子公司,于1998年成功注册了“八香系列”商标(八香即香芒、香蕉、香米、香油、香猪、香鸭、香酒、香料),香芒名列榜首。许许多多种植户、经销商也争先恐后地为芒果注册商标,知名的品牌有东之宝、东园等等十几个。与此同时,田东人注重包装,讲究包装,包装正朝精致包装、豪华包装、特色包装、新颖包装、美观包装、细化包装、分层包装、内外包装等方向发展,以满足差异化市场营销策略的需要。 这是一个芒果品质不断提升的过程。过硬的品质是打造品牌的前提和基础。田东县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抓好芒果品质的培育。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管理,芒果品质一年胜过一年,真真正正成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个台湾客商赋诗赞叹:“一缕清香闻者笑,心知肚明芒果来。日啖芒果两三口,不辞长作田东人。”实在名归,田东先后荣获各种荣誉。2004年荣获“广西无公害农产品(芒果)产地认定证书”和“广西优质产品”称号。2006年7月,荣获“广西无公害农产品(芒果)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2007年,荣获“第二批全国创造无公害产品(芒果)生产示范基地县”。2009年5月,荣获“西部特色产业(芒果)之乡”、“西部著名特色产品(芒果)”桂冠。 这是一个利用节会经济打造知名品牌的过程。本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果为媒,以果传韵,以果招商,产业发展”的宗旨,田东积极举办芒果文化节,弘扬“果”文化精神,挖掘文化产业新亮点,倾力打造田东芒果强势品牌,使之成为弘扬田东芒果文化、展示田东魅力、拓展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农增收、振兴农村经济的“金”字招牌。几年来,田东先后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百色芒果节”、“田东县芒果品评会”、“广西田东芒果文化节”、“2009百色·田东芒果文化节”等,以芒果这样一个独特的水果品种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宣传好芒果,发展好芒果,发展好地方经济,树立好地方形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芒果节举办得十分成功,其亮点有三。一是知名度高。有30家区内外新闻媒体100多名记者、200多名客商、16万游客到田东参加芒果节,极大地提升了田东作为“中国芒果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隆重热闹。节日期间开展了